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5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所述立柱的顶端插入有圆柱,所述圆柱与立柱间隙配合,所述圆柱的顶端固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和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杆,所述立柱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该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通过立柱、圆柱、第二螺杆、第二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旋钮之间的配合,便于对模块化房屋支撑柱进行安装使用,适用范围得到增加,通过套筒、第一螺栓、锥形块和斜块之间的配合,套筒插入到模块化房屋的支撑板与基面内部后,进而代替了膨胀螺栓的固定方式,能够满足模块化房屋快速的拆卸与拼接。

A support column for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
本技术涉及模块化房屋
,具体为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
技术介绍
模块化房屋已经开始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但是模块化房屋的概念大部分人还是不太清楚,所谓模块化房屋就是将房子的组成部分,分化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实现工厂制造,房屋可以随时随地在现场组装,而整个过程只花费数小时即可完成,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与不可循环的模式,可简约、可复古、可居住、可娱乐、可用于特殊用途,在模块化房屋搭建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模块化房屋支撑柱对模块化房屋的支撑板与基面进行支撑,但现有的模块化房屋支撑柱的高度不能够就行调节,适用范围有限,且在安装的过程中都是用膨胀螺栓进行对模块化房屋支撑柱进行固定,不能够满足模块化房屋快速的拆卸与拼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模块化房屋支撑柱的高度不能够就行调节,适用范围有限,且在安装的过程中都是用膨胀螺栓进行对模块化房屋支撑柱进行固定,不能够满足模块化房屋快速的拆卸与拼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所述立柱的顶端插入有圆柱,所述圆柱与立柱间隙配合,所述圆柱的顶端固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和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杆,所述立柱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立柱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圆柱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包括套筒、斜块、锥形块、圆槽、圆球、第一螺杆、第一旋钮和插头,顶端两个所述套筒均与圆盘固定相连,顶端两个所述套筒贯穿圆盘,底端两个所述套筒均与底座固定相连,底端两个所述套筒贯穿底座,所述套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均滑动卡接有斜块,所述斜块贯穿套筒,两个所述斜块之间贴合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上表面中心开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贴合有圆球,所述套筒的顶端插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套筒的一部分与圆球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螺杆与套筒螺纹相连,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旋钮,所述套筒的底端固接有插头。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钮、第一螺杆、圆球和圆槽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测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伞形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螺杆、第二轴承、凹槽、转杆、第三轴承、第二伞形齿轮、第二旋钮和塞垫,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位于立柱的内部,所述第一伞形齿轮通过第一轴承与立柱转动相连,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贯穿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二螺杆通过第二轴承与圆柱转动相连,所述凹槽开设在立柱的外壁左侧,所述凹槽的内部右侧插入有转杆,所述转杆通过第三轴承与立柱转动相连,所述转杆的右侧固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相连,所述转杆的左侧固接有第二旋钮,所述凹槽的内部左侧插入有塞垫,所述塞垫与凹槽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伞形齿轮、转杆和第二旋钮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立柱、圆柱、第二螺杆、第二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旋钮之间的配合,转动第二旋钮能够调节立柱底端与圆柱顶端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得模块化房屋支撑柱的高度能够进行调节,便于对模块化房屋支撑柱进行安装使用,适用范围得到增加,通过套筒、第一螺栓、锥形块和斜块之间的配合,套筒插入到模块化房屋的支撑板与基面内部后,顺时针转动第一旋钮能够使斜块与模块化房屋的支撑板与基面进行撑紧,进而代替了膨胀螺栓的固定方式,能够满足模块化房屋快速的拆卸与拼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第二旋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圆盘、套筒和斜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斜块、锥形块和第一螺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底座,3、圆柱,4、圆盘,5、限位杆,501、套筒,502、斜块,503、锥形块,504、圆槽,505、圆球,506、第一螺杆,507、第一旋钮,508、插头,6、调节机构,601、第一伞形齿轮,602、第一轴承,603、第二螺杆,604、第二轴承,605、凹槽,606、转杆,607、第三轴承,608、第二伞形齿轮,609、第二旋钮,610、塞垫,7、滑槽,8、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包括立柱1,立柱1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2,立柱1的顶端插入有圆柱3,圆柱3与立柱1间隙配合,圆柱3的顶端固接有圆盘4,圆盘4和底座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杆5,立柱1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6,立柱1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7,滑槽7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8,滑块8与圆柱3固定相连,滑槽7与滑块8构成滑动结构,滑块7能够在滑槽8的内部进行滑动,限位杆5包括套筒501、斜块502、锥形块503、圆槽504、圆球505、第一螺杆506、第一旋钮507和插头508,顶端两个套筒501均与圆盘4固定相连,顶端两个套筒501贯穿圆盘4,底端两个套筒501均与底座2固定相连,底端两个套筒501贯穿底座2,套筒5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滑动卡接有斜块502,斜块502贯穿套筒501,两个斜块502之间贴合有锥形块503,锥形块503的上表面中心开有圆槽504,圆槽504的内部贴合有圆球505,套筒501的顶端插入有第一螺杆506,第一螺杆506贯穿套筒501的一部分与圆球505固定相连,第一螺杆506与套筒501螺纹相连,第一螺杆506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旋钮507,套筒501的底端固接有插头508,第一旋钮507、第一螺杆506、圆球505和圆槽504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测垂直线上,第一旋钮507的转动能够使第一螺杆506和圆球505进行同心转动,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伞形齿轮601、第一轴承602、第二螺杆603、第二轴承604、凹槽605、转杆606、第三轴承607、第二伞形齿轮608、第二旋钮609和塞垫610,第一伞形齿轮601位于立柱1的内部,第一伞形齿轮601通过第一轴承602与立柱1转动相连,第一轴承602的内圈与第一伞形齿轮601固定相连,第一轴承602的外圈与立柱1固定相连,第一伞形齿轮60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603,第二螺杆603贯穿第一伞形齿轮601,第二螺杆603通过第二轴承604与圆柱3转动相连,第二轴承604的内圈与第二螺杆603固定相连,第二轴承604的外圈与圆柱3固定相连,凹槽605开设在立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2),所述立柱(1)的顶端插入有圆柱(3),所述圆柱(3)与立柱(1)间隙配合,所述圆柱(3)的顶端固接有圆盘(4),所述圆盘(4)和底座(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杆(5),所述立柱(1)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6),所述立柱(1)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圆柱(3)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2),所述立柱(1)的顶端插入有圆柱(3),所述圆柱(3)与立柱(1)间隙配合,所述圆柱(3)的顶端固接有圆盘(4),所述圆盘(4)和底座(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杆(5),所述立柱(1)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6),所述立柱(1)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圆柱(3)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与滑块(8)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包括套筒(501)、斜块(502)、锥形块(503)、圆槽(504)、圆球(505)、第一螺杆(506)、第一旋钮(507)和插头(508),顶端两个所述套筒(501)均与圆盘(4)固定相连,顶端两个所述套筒(501)贯穿圆盘(4),底端两个所述套筒(501)均与底座(2)固定相连,底端两个所述套筒(501)贯穿底座(2),所述套筒(5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滑动卡接有斜块(502),所述斜块(502)贯穿套筒(501),两个所述斜块(502)之间贴合有锥形块(503),所述锥形块(503)的上表面中心开有圆槽(504),所述圆槽(504)的内部贴合有圆球(505),所述套筒(501)的顶端插入有第一螺杆(506),所述第一螺杆(506)贯穿套筒(501)的一部分与圆球(505)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螺杆(506)与套筒(501)螺纹相连,所述第一螺杆(506)的顶端固接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亮李聪郑顺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