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43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包括机座,机座顶部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设置有压装机构,机座顶部设置有顶升机构;压装机构包括固定于固定板的纵向电缸缸体部分,纵向电缸上方的伸缩部位固定有第一顶板,第一顶板底部固定有第一导柱,第一导柱活动贯穿第一导套,第一导套贯穿固定于固定板,第一导柱底部固定有第一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中,便于操作人员对转子与电机座进行压装;将电机座固定在第二顶板顶部,升降气缸活动部伸出,驱动抬升至适合装配的高度,第二导柱在第二导套内活动,能够保证电机座直线上升,有效避免发生倾斜,第二底板能够进一步避免电机座上升过程中发生倾斜。

A kind of motor stator and bear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装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由定子磁极、转子电枢、换向器俗称整流子、电刷、机壳、轴承等构成。再对转子与电机座进行装配的时候,目前同行组装电机过程中轴承压机他们大部分都是使用曲柄压力机进行轴承压装。因为由于运行速度低,压力大、体积大等特点造成制造成本高,人工搬运定转子费时费力,组装轴承的位置也无法精准对齐,这导致后续的插铜条很不顺利,甚至需要用胶锤敲击,因此导致产品品质很难控制,生产效率低下,操作不当和长期进行压装作业会对人体产生职业病,单个产品加工时间较长,质量也不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便于操作人员对转子与电机座进行压装。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包括机座,机座顶部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设置有压装机构,机座顶部设置有顶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包括机座(1),机座(1)顶部固定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顶部固定有固定板(12),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2)设置有压装机构(2),机座(1)顶部设置有顶升机构(3);/n压装机构(2)包括固定于固定板(12)的纵向电缸(21)缸体部分,纵向电缸(21)上方的伸缩部位固定有第一顶板(22),第一顶板(22)底部固定有第一导柱(23),第一导柱(23)活动贯穿第一导套(24),第一导套(24)贯穿固定于固定板(12),第一导柱(23)底部固定有第一底板(25);/n所述第一底板(25)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外套筒(26),外套筒(26)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内套筒(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与轴承压机,包括机座(1),机座(1)顶部固定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顶部固定有固定板(12),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2)设置有压装机构(2),机座(1)顶部设置有顶升机构(3);
压装机构(2)包括固定于固定板(12)的纵向电缸(21)缸体部分,纵向电缸(21)上方的伸缩部位固定有第一顶板(22),第一顶板(22)底部固定有第一导柱(23),第一导柱(23)活动贯穿第一导套(24),第一导套(24)贯穿固定于固定板(12),第一导柱(23)底部固定有第一底板(25);
所述第一底板(25)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外套筒(26),外套筒(26)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内套筒(27),内套筒(27)左右两端设置有旋转抵接固定器(28);
所述旋转抵接固定器(28)设置有贯穿内套筒(27)侧壁的球壳(281),球壳(281)内部设置有自由转动的转球(282),转球(282)贯穿固定有插接套(283),插接套(283)两端开口端插接有第一伸缩轴(284)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创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