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32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上模芯和下模芯,下模芯的上端居中设置有主流道,该主流道的一端延伸至进料锥,主流道的另一端以及两侧的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均设置有成型模腔,上模芯上与成型模腔相对应的位置嵌入设置有柱形镶件,用于成型支架上端的内孔,下模芯上位于成型模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成型插槽,上模芯上与成型插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配的成型插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直接成型倒扣部,金属液进料速度快但是对模腔的冲击小,使用寿命长,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A die casting die for connecting bracket of automobile rear axle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是汽车减震器中的关键部件,其呈圆柱状,上端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安装耳,其另外两侧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倒扣部,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是用压铸模具进行成型的,由于倒扣部的存在,一般的做法是成型出倒扣部的一个面,另一个面需要进行后续另外的加工,这样比较费时,生产效率不高。另外,现在一出多的模具中,主流道一般都是通过一条分流道直接连接各个成型模腔,而对于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成型模具来说,由于其模腔的深度比较大,一条分流道往往无法快速填满整个模腔,而且由于模腔离主流道比较近,如果分流道的一端之间与模腔贯通则流速太快的金属液会直接冲击模腔和镶件,导致模腔侧壁和镶件会快速被侵蚀,模具的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可以直接成型倒扣部,金属液进料速度快但是对模腔的冲击小,使用寿命长,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上模芯和下模芯,所述的下模芯的上端居中设置有主流道,该主流道的一端延伸至进料锥,主流道的另一端以及两侧的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均设置有成型模腔,成型模腔可以为三个,也可以是五个,根据模具的整体大小来决定,一般三个比较好,这样金属液可以快速进入到模腔中。所述的上模芯上与成型模腔相对应的位置嵌入设置有柱形镶件,用于成型支架上端的内孔,所述的下模芯上位于成型模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成型插槽,所述的上模芯上与成型插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配的成型插块,合模时成型插块插入到相应的成型插槽中,填满成型插槽,在成型插槽的底部与成型插块的下端之间形成用于倒扣部成型的成型槽。所述的主流道与每个成型模腔之间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道,所述的上模芯上设置有与成型模腔相连通的缓冲凹槽,所述的分流道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缓冲凹槽相连通,每个成型模腔均通过两条分流道进行进料,而且缓冲凹槽可以对流经分流道的金属液进行缓冲,缓冲后再平稳地进入到模腔中,两条分流道的缓冲进料的速度不会低于一条分流道直接进料的速度,也可以快速填满模腔,而且更加地均匀,对于深度比较深且壁比较薄的产品的成型比较有利。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模具的空间,与每个成型模腔对应的两条分流道对称设置在成型插槽的两侧,而且这样的设置使得分流道与模腔相通的位置位于连接支架的两侧安装耳的位置,这个位置的壁比较厚,模腔空间比较大,有利于金属液的快速扩散。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道呈弯曲状布置,不但能降低金属液的流速,还能充分利用模具的空间。作为补充,所述的下模芯上端面靠近分流道端部的位置均设置有与成型模腔相连通的渣包槽,所述的渣包槽通过排气槽延伸至下模芯与下模板的相接处,渣包槽是模具必备的,而本专利模具中渣包槽主要设置在连接支架的两侧安装耳的位置,离分流道比较近,有利于降温和排气。为了能实现缓冲和导流,所述的缓冲凹槽的截面呈底部为圆弧面的V形,这种结构使缓冲凹槽也不太会被侵蚀。为了方便柱形镶件的更换和使用时的冷却,所述的上模芯上的柱形镶件安装孔的侧壁上开有与上模芯内部的冷却流道相通的冷却孔,成型时冷却液在上模芯内部的冷却水管中流动,流动时会通过冷却孔接触到柱形镶件,虽然接触的面积不大,但是在柱形镶件内部不方便设置冷却水管的情况下已经可以起到一定的冷却效果。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通过设置成型插槽与成型插块可以直接成型倒扣部,流道布局合理,金属液进料速度快但是对模腔的冲击小,使用寿命长,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半剖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模芯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模芯俯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模芯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上模芯;2.下模芯;3.上模板;4.下模板;5、主流道;6、分流道;7、缓冲凹槽;8、成型插块;9、柱形镶件安装孔;10、冷却孔;11、成型插槽;12、柱形镶件;13、排气槽;14、渣包槽;15、进料锥;16、倒扣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3和下模板4,所述的上模板3和下模板4之间设置有上模芯1和下模芯2,所述的下模芯2的上端居中设置有主流道5,该主流道5的一端延伸至进料锥15,主流道5的另一端以及两侧的上模芯1和下模芯2之间均设置有成型模腔,成型模腔可以为三个,也可以是五个,根据模具的整体大小来决定,一般三个比较好,这样金属液可以快速进入到模腔中。所述的上模芯1上与成型模腔相对应的位置嵌入设置有柱形镶件12,用于成型支架上端的内孔,所述的下模芯2上位于成型模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成型插槽11,所述的上模芯1上与成型插槽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配的成型插块8,合模时成型插块8插入到相应的成型插槽11中,填满成型插槽11,在成型插槽11的底部与成型插块8的下端之间形成用于倒扣部16成型的成型槽。所述的主流道5与每个成型模腔之间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道6,所述的上模芯1上设置有与成型模腔相连通的缓冲凹槽7,所述的分流道6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缓冲凹槽7相连通,每个成型模腔均通过两条分流道6进行进料,而且缓冲凹槽7可以对流经分流道6的金属液进行缓冲,缓冲后再平稳地进入到模腔中,两条分流道6的缓冲进料的速度不会低于一条分流道6直接进料的速度,也可以快速填满模腔,而且更加地均匀,对于深度比较深且壁比较薄的产品的成型比较有利。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模具的空间,与每个成型模腔对应的两条分流道6对称设置在成型插槽11的两侧,而且这样的设置使得分流道6与模腔相通的位置位于连接支架的两侧安装耳的位置,这个位置的壁比较厚,模腔空间比较大,有利于金属液的快速扩散,所述的分流道6呈弯曲状布置,不但能降低金属液的流速,还能充分利用模具的空间。所述的下模芯2上端面靠近分流道6端部的位置均设置有与成型模腔相连通的渣包槽14,所述的渣包槽14通过排气槽13延伸至下模芯2与下模板4的相接处,渣包槽14是模具必备的,而本专利模具中渣包槽14主要设置在连接支架的两侧安装耳的位置,离分流道6比较近,有利于降温和排气。为了能实现缓冲和导流,所述的缓冲凹槽7的截面呈底部为圆弧面的V形,这种结构使缓冲凹槽7也不太会被侵蚀。为了方便柱形镶件12的更换和使用时的冷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3)和下模板(4),所述的上模板(3)和下模板(4)之间设置有上模芯(1)和下模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芯(2)的上端居中设置有主流道(5),该主流道(5)的一端延伸至进料锥(15),主流道(5)的另一端以及两侧的上模芯(1)和下模芯(2)之间均设置有成型模腔,所述的上模芯(1)上与成型模腔相对应的位置嵌入设置有柱形镶件(12),所述的下模芯(2)上位于成型模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成型插槽(11),所述的上模芯(1)上与成型插槽(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配的成型插块(8),所述的主流道(5)与每个成型模腔之间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道(6),所述的上模芯(1)上设置有与成型模腔相连通的缓冲凹槽(7),所述的分流道(6)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缓冲凹槽(7)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3)和下模板(4),所述的上模板(3)和下模板(4)之间设置有上模芯(1)和下模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芯(2)的上端居中设置有主流道(5),该主流道(5)的一端延伸至进料锥(15),主流道(5)的另一端以及两侧的上模芯(1)和下模芯(2)之间均设置有成型模腔,所述的上模芯(1)上与成型模腔相对应的位置嵌入设置有柱形镶件(12),所述的下模芯(2)上位于成型模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成型插槽(11),所述的上模芯(1)上与成型插槽(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配的成型插块(8),所述的主流道(5)与每个成型模腔之间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道(6),所述的上模芯(1)上设置有与成型模腔相连通的缓冲凹槽(7),所述的分流道(6)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缓冲凹槽(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银明陈益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银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