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83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壳体组件中支架易断裂的技术问题。该壳体组件包括壳本体和设置在壳本体上的支架,支架以非焊接方式与壳本体连接,使二者连接后不产生热效应区;支架与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支架上设置有卡柱,壳本体上设置有与卡柱规格相适配的卡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支架与壳本体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同时避免了焊接时应力集中造成支架与壳本体连接处在电机装负载的过程中由于负载载荷过重造成应力集中不均断裂的现象;在支架的折弯处设置双边的加强筋,加强支架折弯处的强度。

Housing assembly and motor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机壳上,如图1、2、3所示,电机支架100与卷板机壳200的连接方式为电机支架100焊接在卷板机壳200上,再组装为完整的电机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机并不是最终载体,而是用于其他负载上的,一般通过电机支架100与负载相连接,但由于电机支架100与机壳200焊接的过程中,由于焊接时应力集中比较大,会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并且在电机支架100与机壳200连接处由于残余焊接应力的存在造成电机支架100的塑性下降,电机支架100性能不均匀,造成电机支架100在承受较大的负载载荷时容易产生断裂;在电机与其他负载安装时通常会在电机支架100上面设计与负载匹配的安装孔300,用于电机与负载的安装,然后通过安装孔300上螺接螺母+螺钉进行固定,安装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壳体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壳体组件中支架易断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的支架,通过所述支架使所述壳本体与负载连接;所述支架以非焊接方式与所述壳本体连接,使二者连接后不产生热效应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与所述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柱规格相适配的卡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柱长度大于所述壳本体厚度,所述卡柱采用可弯折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柱横截面为非圆形,内部为中空或实心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柱的数量为多个,呈均匀或不均匀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卡柱沿所述支架周边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弯弧形板状结构,其弧度与所述壳本体弧度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壁中部,所述卡柱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连接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处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加强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铆钉或螺纹通孔;所述铆钉规格与负载上的连接孔规格相适配;或者是,负载与所述支架之间的连接通过螺母依次穿过负载上的连接孔、第二连接部上的螺纹通孔后与螺帽螺接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加强筋为一体成型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包括所述壳体组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支架与壳本体之间原有的焊接连接方式改进成通过非焊接方式连接,解决了支架与壳本体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残余的焊接应力造成的支架翻折处断裂的问题,提高支架强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中,通过将支架与壳本体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同时避免了焊接时应力集中造成支架与壳本体连接处在电机装负载的过程中由于负载载荷过重造成应力集中不均断裂的现象;更进一步的,在支架的折弯处设置双边的加强筋,加强支架折弯处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传统电机支架、机壳和电机的安装方式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统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壳体组件中支架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壳体组件一种实施例与电机组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壳体组件中支架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壳体组件另一种实施例与电机组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壳体组件中壳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本体;11、卡孔;2、支架;21、卡柱;22、铆钉;23、螺纹通孔;24、第一连接部;25、第二连接部;26、加强筋;100、电机支架;200、机壳;30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本体1和设置在壳本体1上的支架2,通过支架2使壳本体1与负载连接;支架2以非焊接方式与壳本体1连接,使二者连接后不产生热效应区。如图10所示,具体的,支架2与壳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支架2上设置有卡柱21,壳本体1上设置有与卡柱21规格相适配的卡孔11。如图6和图7所示,使用时,将卡柱21卡入到卡孔11内实现支架2与壳本体1的卡接,为了提高卡接强度,卡柱21与卡孔11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以为铆钉22或螺纹通孔23;当连接件为铆钉22时,将铆钉22铆接到负载上的连接孔内从而实现壳本体1与负载的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当连接件为螺纹通孔23时,通过一螺栓依次穿过负载上的连接孔和螺纹通孔23后与一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壳本体1与负载的连接;本专利技术将支架2与壳本体1之间原有的焊接连接方式改进成通过非焊接方式的卡接连接,解决了支架2与壳本体1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残余的焊接应力造成的支架翻折处断裂的问题,提高支架强度。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本体1和设置在壳本体1上的支架2,通过支架2使壳本体1与负载连接;支架2以非焊接方式与壳本体1连接,使二者连接后不产生热效应区。具体的,支架2与壳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支架2上设置有卡柱21,壳本体1上设置有与卡柱21规格相适配的卡孔11。使用时,将卡柱21卡入到卡孔11内实现支架2与壳本体1的卡接,为了提高卡接强度,卡柱21与卡孔11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与负载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以为铆钉22或螺纹通孔23;铆钉22规格与负载上的连接孔规格相适配;当连接件为铆钉22时,将铆钉22铆接到负载上的连接孔内从而实现壳本体1与负载的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当连接件为螺纹通孔23时,通过一螺栓依次穿过负载上的连接孔和螺纹通孔23后与一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壳本体1与负载的连接。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卡柱21长度大于壳本体1厚度,卡柱21采用可弯折材料制成。使用时,将卡柱21卡入到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的支架,通过所述支架使所述壳本体与负载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以非焊接方式与所述壳本体连接,使二者连接后不产生热效应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的支架,通过所述支架使所述壳本体与负载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以非焊接方式与所述壳本体连接,使二者连接后不产生热效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柱规格相适配的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长度大于所述壳本体厚度,所述卡柱采用可弯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横截面为非圆形,内部为中空或实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的数量为多个,呈均匀或不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卡柱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盼唐宗兵唐旭辉周浩徐红升吴川陈海龙段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