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片及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56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底盘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片及盘式制动器,其中制动片包括背板和粘接于背板上的摩擦片,背板的朝向摩擦片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凸纹路,摩擦片的朝向背板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凹凸纹路形状互补的第二凹凸纹路,第一凹凸纹路与第二凹凸纹路相互嵌设。背板的朝向摩擦片的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凸纹路,第一凹凸纹路增加了背板的朝向摩擦片的的端面的表面积,在摩擦片的朝向背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凹凸纹路,第二凹凸纹路增加了摩擦片的朝向背板的端面的表面积,摩擦片粘接于背板上时,使得摩擦片与背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增加摩擦片与背板之间的粘接强度,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的摩擦片脱离和制动性能丧失的问题。

Brake pad and disc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片及盘式制动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片及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器主要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目前盘式制动器的应用更为广泛。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制动钳和液压泵,制动钳上设有两块制动片,两块制动片位于制动盘的两侧,通过液压泵驱动两块制动盘夹持制动盘,从而实现制动。现有的制动片包括背板和摩擦片,背板朝向摩擦片的一侧为平面,摩擦片粘接于背板的前述平面上。为了降低汽车的能耗,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逐渐普及,由于制动能量回收装置也参与制动,常规制动系统参与的制动强度和制动次数降低,使得摩擦片磨损大幅降低,摩擦片使用时间增加。现有的制动片在长时间使用后,摩擦片的粘接力会逐渐下降,最终使摩擦片与背板脱离,导致制动性能下降或制动功能丧失,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制动片在长时间使用后,摩擦片的粘接力会逐渐下降,最终使摩擦片与背板脱离,导致制动性能下降或制动功能丧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动片及盘式制动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粘接于所述背板上的摩擦片,所述背板的朝向所述摩擦片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凸纹路,所述摩擦片的朝向所述背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纹路形状互补的第二凹凸纹路,所述第一凹凸纹路与所述第二凹凸纹路相互嵌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粘接于所述背板上的摩擦片,所述背板的朝向所述摩擦片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凸纹路,所述摩擦片的朝向所述背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纹路形状互补的第二凹凸纹路,所述第一凹凸纹路与所述第二凹凸纹路相互嵌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纹路为第一滚花纹路,所述第二凹凸纹路为与所述第一滚花纹路形状互补的第二滚花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纹路为沟槽纹路,所述第二凹凸纹路为与所述沟槽纹路形状互补的凸脊纹路;或者,
所述第一凹凸纹路为凸脊纹路,所述第二凹凸纹路为与所述凸脊纹路形状互补的沟槽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表面设有防腐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表面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侧环面,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凸纹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面包括粘接区域和非粘接区域,所述粘接区域的轮廓与所述摩擦片的轮廓相同,所述粘接区域正对所述摩擦片用于与所述摩擦片粘接,所述非粘接区域为所述第一端面上除粘接区域外的区域,所述防腐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侧环面和所述第一端面的非粘接区域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涂层为锌涂层、锌铝涂层、锌镍涂层或者石墨烯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斌刘浪孙建涛易东旭崔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