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注水开关管柱及井筒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41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流注水开关管柱及井筒套管,自流注水开关管柱用于将井筒外部的水层和套管之间连通,包括管柱和浮子开关,所述管柱的一端与所述井筒连接,所述管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管柱内部设有缩径口,所述浮子开关滑动卡设在所述缩径口处,当所述井筒外部的液体流入所述管柱时,所述浮子开关被液体顶起,以使液体通过所述管柱流入所述套管,当液体停止进入所述管柱时,所述浮子开关回到初始位置,以使所述管柱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流注水开关管柱通过缩径口与浮子开关的配合,避免了水内杂质阻塞自流注水开关管柱,提升了原油开采的工作效率。

A self flowing water injection switch string and wellbore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流注水开关管柱及井筒套管
本技术涉及石油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流注水开关管柱及井筒套管。
技术介绍
自流注水技术是一种利用油田地层水补充地层能量的一种开采方式,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地层中的能量不断被消耗,最终导致地层中的能量不足而难以使油层中的原油被挤出,因此,需要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通过将地层中存水层内部的水注入到油层中,使得油层内的压力增大,进而能够使原油继续喷出地层。目前,自流注水技术是将水体较大且能量充足的地层水直接注入到需要补充能量的油藏中,其原理是利用水源层和压力不断降低的油层之间的压差,让水源层的水流入到油层中,达到注水开发的目的,自流注水的水源可以来自油层的上部,也可以是下部,只要水源层的天然能量充足即可,一般的实施方法是在井筒和套管柱之间设置注水管柱,注水管柱内设有水嘴,当需要注水是将水嘴打开,注水结束后再将水嘴关闭,然后闷井进行水油置换后开井生产。然而,注水管柱和水嘴之间可靠性差,两者之间的结合性不佳,不能反复开关使用,尤其是水嘴容易受到地层水里杂质的影响,造成堵塞,从而导致水嘴开关失灵,且更换水嘴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流注水开关管柱,用于将井筒外部的水层和套管之间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柱和浮子开关,/n所述管柱的一端与所述井筒连接,所述管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管柱内部设有缩径口,所述浮子开关滑动卡设在所述缩径口处,当所述井筒外部的液体流入所述管柱时,所述浮子开关被液体顶起,以使液体通过所述管柱流入所述套管,当液体停止进入所述管柱时,所述浮子开关回到初始位置,以使所述管柱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流注水开关管柱,用于将井筒外部的水层和套管之间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柱和浮子开关,
所述管柱的一端与所述井筒连接,所述管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管柱内部设有缩径口,所述浮子开关滑动卡设在所述缩径口处,当所述井筒外部的液体流入所述管柱时,所述浮子开关被液体顶起,以使液体通过所述管柱流入所述套管,当液体停止进入所述管柱时,所述浮子开关回到初始位置,以使所述管柱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注水开关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开关包括:浮子头、第一平直段、扶正器、第二平直段和卡扣,其中,所述第一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浮子头连接,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正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扶正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流注水开关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浮子头和所述扶正器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注水开关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直段滑动连接在所述缩径口处,且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莹张新海曹鹏濮孟蕾韦庆凯董丰硕廉凌峰袁欢岳清政高敏陈杨磊纪杨陈浩刘昱成于小童滕沛延谷尚震王圣允林暄皓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