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99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将机体分隔为上工作空间和下工作空间,上工作空间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板顶面的放线装置、线分散盘、线汇聚盘、加捻定子、导线装置和绕线筒,下工作空间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绕线筒通过绕线轴和驱动电机连接,放线装置包括通过延伸至下工作空间的第一放线轴、第二放线轴和第三放线轴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第一放线筒、第二放线筒和第三放线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放线装置和绕线筒之间通过传动轮和传输带连接,能够实现绕线筒和放线筒的同步转动,避免纱线缠绕或者断裂,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A new type of twister for polypropylene fib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技术
,尤其是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
技术介绍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合并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包括捻线机机体和电路部分组成,捻线机机体外部的纱锭与电路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捻线机适用于:棉纱、棉、化纤纤维、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真丝、玻璃纤维等加捻、合股工程。现有的捻线机的放线筒和绕线筒分别由不同的电机驱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机的精度下降,当纱线放线速度大于绕线速度时,纱线易发生缠绕,当纱线放线速度小于绕线速度时,纱线易崩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捻线机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将机体分隔为上工作空间和下工作空间,上工作空间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板顶面的放线装置、线分散盘、线汇聚盘、加捻定子、导线装置和绕线筒,下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是,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将机体(1)分隔为上工作空间(3)和下工作空间(4),上工作空间(3)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板(2)顶面的放线装置、线分散盘(5)、线汇聚盘(6)、加捻定子(7)、导线装置和绕线筒(8),下工作空间(4)内设置有驱动电机(9),绕线筒(8)通过绕线轴(10)和驱动电机(9)连接,放线装置包括第一放线筒(11)、第二放线筒(12)和第三放线筒(13),第一放线筒(11)、第二放线筒(12)和第三放线筒(13)分别通过延伸至下工作空间(4)的第一放线轴(14)、第二放线轴(15)和第三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丙纶丝生产用捻线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是,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将机体(1)分隔为上工作空间(3)和下工作空间(4),上工作空间(3)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板(2)顶面的放线装置、线分散盘(5)、线汇聚盘(6)、加捻定子(7)、导线装置和绕线筒(8),下工作空间(4)内设置有驱动电机(9),绕线筒(8)通过绕线轴(10)和驱动电机(9)连接,放线装置包括第一放线筒(11)、第二放线筒(12)和第三放线筒(13),第一放线筒(11)、第二放线筒(12)和第三放线筒(13)分别通过延伸至下工作空间(4)的第一放线轴(14)、第二放线轴(15)和第三放线轴(16)固定在安装板(2)上,绕线轴(10)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轮(17),第一放线轴(14)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18)和第三传动轮(19),第二放线轴(15)上设置有第四传动轮(20)和第五传动轮(21),第三放线轴(16)上设置有第六传动轮(22),第一传动轮(17)通过第一传输带(23)和第二传动轮(18)连接,第三传动轮(19)通过第二传输带(24)和第五传动轮(21)连接,第四传动轮(20)通过第三传输带(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逸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华欣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