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81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台面,台面上呈等边三角形设置三台气缸,顶角的气缸连接扩口块,两个底角的气缸对称设置,分别连接一第一顶块,两个第一顶块之间设有一第二顶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洁,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作业的安全型,并且保持了固定圈的完整性。

Semi automatic assembling machine for fixing ring and saddl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固定圈装入鞍梁是将固定圈放置在鞍梁的侧圈上,然后通过冲压的方式将固定圈直接铆合到侧圈中,在冲压的过程中,固定圈受到巨大的压力,塑料制的固定圈容易受到损坏,影响产品结构的稳固与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台面,所述台面上设有三个气缸,三个气缸呈等边三角形设置,气缸的活塞缸均朝向等边三角形的底边中央,位于顶角位置的气缸其活塞杆连接一扩口块,扩口块一端较宽,与气缸活塞杆连接,另一端较窄,位于底角位置的两个气缸其活塞杆端部各连接一第一顶块,两个第一顶块的中间设有一第二顶块,第二顶块固定在台面上。所述扩口块较窄的一端中央设置有一扩口片。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洁,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作业的安全型,并且保持了固定圈的完整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鞍梁与固定圈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的一种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台面2,所述台面2上设有三个气缸3,三个气缸3呈等边三角形设置,气缸3的活塞缸均朝向等边三角形的底边中央,位于顶角位置的气缸其活塞杆连接一扩口块4,扩口块4一端较宽,与气缸活塞杆连接,另一端较窄,位于底角位置的两个气缸其活塞杆端部各连接一第一顶块6,两个第一顶块6的中间设有一第二顶块7,第二顶块7固定在台面2上。所述扩口块4较窄的一端中央设置有一扩口片5。鞍梁与固定圈的连接如图2所示,本技术在进行作业的时候,鞍梁的两个侧圈10设置在第二顶块7的两侧,第二顶块7顶住两个侧圈10中间的连接条11,扩口块4对准鞍梁的两个端部9的中央,气缸3推动下,扩口片5插入两个端部9中央,扩口块4将两个端部9撑开,使侧圈10变大,鞍梁发生塑形形变,然后人工将固定圈12放入被撑大的侧圈10内,接着扩口块4所连接的气缸回缩,两侧气缸3推动,第一顶块顶住鞍梁两侧的凹口8使鞍梁形状恢复,并使侧圈10夹紧固定圈12,达到紧固的目的。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洁,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作业的安全型,并且保持了固定圈的完整性。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2)上设有三个气缸(3),三个气缸(3)呈等边三角形设置,气缸(3)的活塞缸均朝向等边三角形的底边中央,位于顶角位置的气缸其活塞杆连接一扩口块(4),扩口块(4)一端较宽,与气缸活塞杆连接,另一端较窄,位于底角位置的两个气缸其活塞杆端部各连接一第一顶块(6),两个第一顶块(6)的中间设有一第二顶块(7),第二顶块(7)固定在台面(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圈与鞍梁半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2)上设有三个气缸(3),三个气缸(3)呈等边三角形设置,气缸(3)的活塞缸均朝向等边三角形的底边中央,位于顶角位置的气缸其活塞杆连接一扩口块(4),扩口块(4)一端较宽,与气缸活塞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君
申请(专利权)人:赛勒罗亚车业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