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274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草药敷料由10~30重量份的混合料A和3~10重量份的混合料B配伍组成;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地榆15~35份、白芷10~40份、大黄5~30份、虎杖15~40份、当归10~50份、干地黄15~35份、黄连10~45份、黄柏15~35份、黄芩20~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混合料A中黄芩、黄连和黄柏都属于味苦、性寒的清热、降火、燥湿类药物;地榆、大黄、虎杖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毒素抗炎,有活血定通、清热利湿、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

A Chinese herbal dressing for trauma treat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962年,英国皇家医学会Winter博士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伤口在适度湿润的环境下,细胞再生能力及游移速度较快,其复原速度比完全干燥的环境下快一倍以上;经过40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已被欧美国家医疗界接受。在我国,由于临床伤口治疗、护理起步较晚,对于伤口的治疗和护理模式的改变范围仍然比较局限,2000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新颁布的行业指南中指出: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环境、饮食的不断改变,压疮、皮肤疾病、糖尿病人数、各种手术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敷料多数仍停留在应用黄纱条(雷夫诺尔溶液)清洗消毒外敷,还有部分进口液体敷料,但因成分单一,并且不具有抗菌、消炎、去腐生肌的作用,同时敷料在制备完成后需要立即将其用灌装设备进行灌装保存,避免长时间放置在外面,导致其药效下降,现有的灌装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不便于上盖和合盖,不能连续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该中草药敷料由10~30重量份的混合料A和3~10重量份的混合料B配伍组成;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地榆15~35份、白芷10~40份、大黄5~30份、虎杖15~40份、当归10~50份、干地黄15~35份、黄连10~45份、黄柏15~35份、黄芩20~35份;所述混合料B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紫草5~15份、冰片2~5份、蜂蜡3~10份;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混合料A中各种原料,将其混合后粉碎,然后按照1g:3~5mL的料液比将粉碎后的A组分药粉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于70~80℃下处理24~48h,提取出中药成分中的脂溶性部分,滤去药渣,制得混合料A;步骤二、称取混合料B中各种原料,将其混合后粉碎,然后按照1g:30~50mL的料液比将粉碎后的B组分药粉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于80~100℃下处理24~48h,滤去药渣,制得B组分药油;步骤三、将混合料A和混合料B按10:1的质量比混合后,制得中草药敷料,然后将中草药敷料放入存储箱中,通过灌装设备将中草药敷料灌装到药瓶中,首先将药瓶放置在输送机构上输送,药瓶到达灌装机构下方时,驱动辅助机构,通过瓶嘴夹将药瓶瓶嘴固定,并且驱动气缸三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升降板二下降,进而带动灌装嘴下降,然后通过泵体和输送管将存储箱中的中草药敷料抽到药瓶中进行灌装,最后依次进行上盖、合盖后输送出去。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地榆30份、白芷30份、大黄30份、虎杖30份、当归30份、干地黄30份、黄连30份、黄柏30份、黄芩30份;所述混合料B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紫草10份、冰片3份、蜂蜡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机构的工作步骤为:旋转手轮二转动,带动丝杆二转动,丝杆二带动两块滑块相对或者相离移动,进而带动U型板相对或者相离移动,进而带动两块输送夹板移动,调节两块输送夹板之间的距离,夹住药瓶,输送带输送药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机构的工作步骤为:旋转手轮一,带动丝杆一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板一升降,调节瓶嘴夹安装板的高度,然后驱动气缸一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挡板移动,将瓶身挡住,并且驱动气缸二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两块瓶嘴夹安装板相对移动,通过瓶嘴夹将瓶嘴夹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的工作步骤为:将瓶盖放入存盖箱中,然后驱动旋转电机一,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摇杆带动推板来回运动,将存盖箱中的瓶盖逐个推入输送管道中,输送管道将其输送到药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合盖的工作步骤为:驱动气缸五工作,通过活塞杆推动齿轮箱下降,直至压头与药瓶盖抵触,然后驱动气缸四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三爪机械夹钳将药瓶盖夹住;最后驱动旋转电机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齿轮带动三爪机械夹钳转动,将药瓶盖合在药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装设备包括操作台、辅助机构、输送机构、药瓶、灌装机构、调节机构、上盖机构、密封机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贯穿操作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所述输送机架的顶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放置有药瓶,手轮二一端固定安装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上设置有两段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二远离手轮二的一端穿过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上相对安装有U型板,两块所述U型板的相邻一侧均安装有输送夹板,所述输送夹板位于输送带上方,所述输送夹板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一,所述导向杆一与输送机架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机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机构,两个所述辅助机构均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板一,两根所述支撑杆一的顶部贯穿升降板一与支撑板一连接,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支撑板一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手轮一,所述手轮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贯穿支撑板一与升降板一连接,所述升降板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瓶嘴夹安装板,所述瓶嘴夹安装板上均匀安装有瓶嘴夹,所述瓶嘴夹为橡胶结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二、支撑板二、气缸三和升降板二,两根所述支撑杆二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二与升降板二连接,所述升降板二上依次设置有灌装机构、上盖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灌装嘴、灌装管道、导向杆二、灌装连杆、弹簧一和输送管,所述灌装管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存储箱连接,所述灌装管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灌装嘴,所述灌装管道的顶部通过弹簧一与灌装连杆连接,所述灌装管道的顶部且位于弹簧一内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二,所述导向杆二插入灌装连杆中,所述灌装连杆固定在升降板二上;所述上盖机构包括输送管道、送盖箱、旋转电机一、存盖箱、偏心轮、摇杆、推板,所述送盖箱固定在升降板二上,所述送盖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一,所述旋转电机一的输出轴与送盖箱内部设置的偏心轮连接,所述偏心轮上设置有摇杆,所述摇杆远离偏心轮的一端与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伸入存盖箱内,且推板的两侧与送盖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存盖箱顶部开设有送料口,且存盖箱的上开设有用于推板移动的滑槽;所述送盖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二、齿轮箱、气缸五,所述气缸五固定在升降板二上,所述气缸五的活塞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滑动设置在升降板二上,所述齿轮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敷料由10~30重量份的混合料A和3~10重量份的混合料B配伍组成;/n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地榆15~35份、白芷10~40份、大黄5~30份、虎杖15~40份、当归10~50份、干地黄15~35份、黄连10~45份、黄柏15~35份、黄芩20~35份;/n所述混合料B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紫草5~15份、冰片2~5份、蜂蜡3~10份;/n该中草药敷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n步骤一、称取混合料A中各种原料,将其混合后粉碎,然后按照1g:3~5mL的料液比将粉碎后的A组分药粉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于70~80℃下处理24~48h,提取出中药成分中的脂溶性部分,滤去药渣,制得混合料A;/n步骤二、称取混合料B中各种原料,将其混合后粉碎,然后按照1g:30~50mL的料液比将粉碎后的B组分药粉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于80~100℃下处理24~48h,滤去药渣,制得B组分药油;/n步骤三、将混合料A和混合料B按10:1的质量比混合后,制得中草药敷料,然后将中草药敷料放入存储箱中,通过灌装设备将中草药敷料灌装到药瓶中,首先将药瓶放置在输送机构上输送,药瓶到达灌装机构下方时,驱动辅助机构,通过瓶嘴夹将药瓶瓶嘴固定,并且驱动气缸三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升降板二下降,进而带动灌装嘴下降,然后通过泵体和输送管将存储箱中的中草药敷料抽到药瓶中进行灌装,最后依次进行上盖、合盖后输送出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敷料由10~30重量份的混合料A和3~10重量份的混合料B配伍组成;
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地榆15~35份、白芷10~40份、大黄5~30份、虎杖15~40份、当归10~50份、干地黄15~35份、黄连10~45份、黄柏15~35份、黄芩20~35份;
所述混合料B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紫草5~15份、冰片2~5份、蜂蜡3~10份;
该中草药敷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称取混合料A中各种原料,将其混合后粉碎,然后按照1g:3~5mL的料液比将粉碎后的A组分药粉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于70~80℃下处理24~48h,提取出中药成分中的脂溶性部分,滤去药渣,制得混合料A;
步骤二、称取混合料B中各种原料,将其混合后粉碎,然后按照1g:30~50mL的料液比将粉碎后的B组分药粉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于80~100℃下处理24~48h,滤去药渣,制得B组分药油;
步骤三、将混合料A和混合料B按10:1的质量比混合后,制得中草药敷料,然后将中草药敷料放入存储箱中,通过灌装设备将中草药敷料灌装到药瓶中,首先将药瓶放置在输送机构上输送,药瓶到达灌装机构下方时,驱动辅助机构,通过瓶嘴夹将药瓶瓶嘴固定,并且驱动气缸三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升降板二下降,进而带动灌装嘴下降,然后通过泵体和输送管将存储箱中的中草药敷料抽到药瓶中进行灌装,最后依次进行上盖、合盖后输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地榆30份、白芷30份、大黄30份、虎杖30份、当归30份、干地黄30份、黄连30份、黄柏30份、黄芩30份;
所述混合料B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伍组成:紫草10份、冰片3份、蜂蜡5份。


3.一种用于创伤救治的中草药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计,称取地榆15~35份、白芷10~40份、大黄5~30份、虎杖15~40份、当归10~50份、干地黄15~35份、黄连10~45份、黄柏15~35份、黄芩20~35份,将其混合后粉碎,然后按照1g:3~5mL的料液比将粉碎后的A组分药粉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于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炎田长存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一枫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