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44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涉及中药领域,该骨质增生贴膏包括以下原料: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冰片、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通过将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和莱菔子破碎、用乙醇浸渍三次并合并三次浸出液,浓缩后回收乙醇,得到浸膏;再向基质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浸膏、冰片、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经过滤、切断、盖衬后切块,得到贴膏。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制备出的骨质增生贴膏具有补肾、活血和止痛的功能,能够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和大骨结病。

A kind of external plas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osteoge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
技术介绍
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一种正常退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关节部位,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进而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目前,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西药治疗、紫外线疗法和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等,但大多方法存在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大、治疗周期长或治疗成本较高等问题。相对而言,中医疗法安全、副作用少且对身体损伤较小,而相比于中医针灸疗法以及按摩与牵引等难以缓解病人痛苦以及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中药疗法为更多人所接受、推崇。中国专利CN108186791A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熟地黄200-205份、鹿衔草130-140份、烫骨碎补130-140份、鸡血藤130-140份、肉苁蓉130-140份、淫羊藿130-140份、炒莱菔子80-90份。该组合物具有补肾,活血,消炎止痛的作用,能够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和大骨节病,同时还具有改善肠系膜循环,促进胃肠功能性修复,用于治疗胃肠损伤等功能。中国专利CN101829224B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该组合物由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鸡血藤、肉苁蓉、淫羊藿等原料药制成,该组合物制剂对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跟骨刺、股骨头坏死等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但上述两项专利技术制备过程需要经历1-4次煎煮,该方法需要对火候等进行控制,较为繁琐,药液量难以控制,同时煎煮过程常在开放环境下进行,容易造成药液污染等问题。针对目前骨质增生治疗存在的效果差、副作用大、治疗周期长或治疗成本较高以及中药治疗中各类制剂、贴膏等存在的制备过程繁琐、药液易污染等问题,应寻找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使得其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制备出的骨质增生贴膏具有补肾、活血和止痛的功能,能够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和大骨结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该骨质增生贴膏黏附性较强、含膏量较高,具有补肾、活血和止痛的功能,能够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和大骨结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包括以下原料: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冰片、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进一步地,所述外用贴膏,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50-400份熟地黄、225-275份鹿衔草、225-275份骨碎补、225-275份肉苁蓉、225-275份淫羊藿、225-275份鸡血藤、100-150份莱菔子、24-30份冰片、30-36份樟脑、21-27份薄荷脑和24-32份水杨酸甲酯。优选地,所述外用贴膏,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65-380份熟地黄、230-260份鹿衔草、230-260份骨碎补、230-260份肉苁蓉、230-260份淫羊藿、230-260份鸡血藤、115-130份莱菔子、25-28份冰片、32-35份樟脑、22-26份薄荷脑和25-30份水杨酸甲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用贴膏,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75份熟地黄、250份鹿衔草、250份骨碎补、250份肉苁蓉、250份淫羊藿、250份鸡血藤、125份莱菔子、27份冰片、33份樟脑、24份薄荷脑和28份水杨酸甲酯。进一步地,所述熟地黄为君药,与所述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的重量比均为1.3-1.6:1;所述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均为臣药,与所述莱菔子的重量比均为1.6-2.2:1;所述冰片、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均为使药,四者的总重量与原料中其他药材的总重量之比为1:14-16。优选地,所述熟地黄为君药,与所述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的重量比均为1.5:1;所述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均为臣药,与所述莱菔子的重量比均为2:1;所述冰片、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均为使药,四者的总重量与原料中其他药材的总重量之比为1:15.6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骨质增生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用量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和莱菔子破碎、用乙醇浸渍三次并合并三次浸出液,浓缩后回收乙醇,得到浸膏;(2)向基质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浸膏与配方用量的冰片、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搅拌均匀后过滤、切断、盖衬后切块,得到贴膏。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破碎指破碎成粗粉(所谓粗粉指粉末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其中二号筛为24目,四号筛为65目,药筛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所述浓缩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所述乙醇的加入量第一次为药材总重量的4倍,第二次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第三次为药材总重量的2倍。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过滤采用120目的滤网过滤;所述盖衬为在药面上衬上硅胶纸或瓦楞模,防止粘连。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浸渍的温度为40-50℃,每次浸渍时间均为8h。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乙醇为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基质的原料包括橡胶、松香、立德粉、凡士林、羊毛脂和液状石蜡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基质的原料为重量比为4:2:5:0.3:0.1:0.05的橡胶、松香、立德粉、凡士林、羊毛脂和液状石蜡。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基质的加入量与所述浸膏的重量之比为1:3-7。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基质的加入量与所述浸膏的重量之比为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骨质增生贴膏为淡棕色片状橡胶膏,气芳香,单片规格为7cm×10cm。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具有补肾、活血和止痛的功能,能够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和大骨结病。2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制备出的外用贴膏黏附性较强、含膏量较高。具体实施方式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各个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因此对其来源不做具体限定。实施例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50份熟地黄、225份鹿衔草、225份骨碎补、225份肉苁蓉、225份淫羊藿、225份鸡血藤、100份莱菔子、24份冰片、30份樟脑、21份薄荷脑和24份水杨酸甲酯。该骨质增生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用量的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和莱菔子破碎至粗粉、用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在40℃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冰片、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冰片、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50-400份熟地黄、225-275份鹿衔草、225-275份骨碎补、225-275份肉苁蓉、225-275份淫羊藿、225-275份鸡血藤、100-150份莱菔子、24-30份冰片、30-36份樟脑、21-27份薄荷脑和24-32份水杨酸甲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65-380份熟地黄、230-260份鹿衔草、230-260份骨碎补、230-260份肉苁蓉、230-260份淫羊藿、230-260份鸡血藤、115-130份莱菔子、25-28份冰片、32-35份樟脑、22-26份薄荷脑和25-30份水杨酸甲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地黄为君药,与所述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的重量比均为1.3-1.6:1;所述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均为臣药,与所述莱菔子的重量比均为1.6-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福伏莹韩晓霞樊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