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45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应釜,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一端与加热管或冷却管连接,且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调节管连接的分流管;所述罐体内沿其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盘管,所述盘管上的输入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流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竖直设置;所述盘管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盘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使反应釜罐下端加热或者冷却的效率提高一些。

A kind of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355731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冷却盘管和反应釜本体,冷却盘管呈连续“S”型竖直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内,所述的冷却盘管旁附加一根冷热盘管,冷热盘管也呈“S”型,冷热盘管的两头为进口和出口且分别穿过并固定在反应釜本体上,其中进口分岔为加热蒸汽入口和冷却水入口,出口分为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出口。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为冷热盘管是呈“S”型,所以在使用冷热盘管加热或者冷却的时候,加热或者冷却的助剂会沿冷却盘管S型路径流动,加热或者冷却的助剂流动的距离就会变长,加热或者冷却的助剂在发挥效果后加热或者冷却的效果就会下降,从而使反应釜下端加热或者冷却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使反应釜罐下端加热或者冷却的效率提高一些。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一端与加热管或冷却管连接,且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调节管连接的分流管;所述罐体内沿其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盘管,所述盘管上的输入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流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竖直设置;所述盘管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盘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或者冷却管朝调节管内通入加热助剂或者冷却助剂,然后这些助剂会流入到分流管内,再从分流管内转移到第一连接管上,然后就会流入到沿罐体竖直设置的盘管上,最后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出罐体,因为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管从罐体上端到盘管之间的距离是最短的,从而使助剂从调节管流到盘管的行程短一些,避免热量或者冷却效果降低;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使反应釜罐下端加热或者冷却的效率提高一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涂设有保温涂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设的保温涂料能够对第一连接管进行保温,减少加热助剂或者冷却助剂在第一连接管内能量散失的太多,从而避免影响盘管位于罐体下方加热或者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导出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导出管连接,所述导出管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助剂或者冷却助剂从盘管内流出,然后进入到第二连接管内,再从第二连接管流进到导出管内,通过导出管排出罐体;设置的导出管能够减少伸出罐体第二连接管的数量,使罐体表面上连接管的数量少一些;从而使罐体美观一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盘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盘管上的散热片能够使盘管在罐体内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的效果好一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连杆,所述连杆上滑移连接有托座,所述托座上铰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托座上铰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盘管的管道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盘管放置到罐体之间,使盘管的管道夹持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然后调节连接组件,使连接组件将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进行固定,从而使盘管与连杆连接在一起,使连杆对盘管进行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螺栓,所述螺栓抵紧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抵紧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使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二通孔,使螺栓抵紧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然后旋转螺母,使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使螺母抵紧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位于所述盘管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倾斜设置有搅拌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就会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使搅拌叶对罐体内进行加工的产品进行搅拌;搅拌叶倾斜设置在减少阻力的同时增大搅拌叶搅拌时的有效面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管上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加热管与冷却管;加热管与冷却管内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内需要加热或者冷却的时候,先调节三通阀,使调节管与加热管或者冷却管连通,然后打开加热管或者冷却管上对应的控制阀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加热管上套设有防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的防烫层能够避免操作人员不小碰到加热管上的时候烫伤,对操作人员有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使反应釜罐下端加热或者冷却的效率提高一些;2.设置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反应釜,体现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体现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11、进料管;12、出料管;13、调节管;2、调节机构;21、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分流管;24、盘管;25、导出管;26、散热片;3、固定机构;31、第一固定块;311、第一通孔;32、第二固定块;321、第二通孔;33、连杆;331、滑槽;34、托座;4、连接组件;41、螺栓;42、螺母;5、搅拌机构;51、电机;52、搅拌轴;53、搅拌叶;61、三通阀;62、加热管;63、冷却管;64、控制阀;7、防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11,罐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12;罐体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5。罐体1上设置有调节管13;调节管13的一端伸入到罐体1内,且另外一端上连接有三通阀61,三通阀61的两个输入端上分别连接有加热管62和冷却管63,加热管62和冷却管63上均设置有控制阀64;加热管62上套设有防烫层7,防烫层7由硅酸铝毡形成。参考图1和图2,罐体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包括位于罐体1内与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管(11);所述罐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5);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调节管(13),所述调节管(13)的一端与加热管(62)或冷却管(63)连接,且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罐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与所述调节管(13)连接的分流管(23);所述罐体(1)内沿其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盘管(24),所述盘管(24)上的输入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流管(23)连接的第一连接管(21),所述第一连接管(21)竖直设置;所述盘管(24)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2),所述第二连接管(22)远离所述盘管(24)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管(11);所述罐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5);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调节管(13),所述调节管(13)的一端与加热管(62)或冷却管(63)连接,且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罐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与所述调节管(13)连接的分流管(23);所述罐体(1)内沿其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盘管(24),所述盘管(24)上的输入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流管(23)连接的第一连接管(21),所述第一连接管(21)竖直设置;所述盘管(24)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2),所述第二连接管(22)远离所述盘管(24)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上涂设有保温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导出管(25),所述第二连接管(22)远离所述盘管(24)的一端与所述导出管(25)连接,所述导出管(25)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22)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片(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的连杆(33),所述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一扬化工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