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及其发动机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35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车及其发动机舱。客车包括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包括舱体,舱体上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侧的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使喷嘴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的灭火通孔。灭火通孔连通发动机舱的内外侧,司机可以将灭火器的喷嘴插入灭火通孔以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避免将舱门完全打开而使火势扩大,同时也可以避免将舱门开启一个缝隙而影响灭火器的操作,提高了灭火效率。

Bus and its engine com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客车及其发动机舱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及其发动机舱。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车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客车火灾的发生也愈加地频繁。现在客车中通常会配置专用的灭火器,以在客车出现火灾时及时进行灭火处理。发动机舱是客车最常见的起火位置,在发动机舱发生火灾时,司机一般会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而在发动机舱出现火情时不能直接打开舱门,以避免发动机舱内进入大量的空气而导致火势扩大。当前客车灭火操作规程要求司机在对发动机舱灭火时,将舱门打开一个缝隙,通过缝隙向发动机舱内喷射灭火剂,但是将舱门打开一个缝隙时,缝隙有可能距离起火部位较远,灭火剂无法准确喷射至起火位置,同时灭火器需要双手操作,司机在保持舱门的缝隙时会影响到灭火器的操作,从而导致灭火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司机将舱门打开缝隙以灭火时效率差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客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司机将发动机舱的舱门打开缝隙以灭火时效率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发动机舱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舱,包括舱体,舱体上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侧的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使喷嘴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的灭火通孔。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灭火通孔连通发动机舱的内外侧,司机可以将灭火器的喷嘴插入灭火通孔以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避免将舱门完全打开而使火势扩大,同时也可以避免将舱门开启一个缝隙而影响灭火器的操作,提高了灭火效率。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主线束的主线束通孔。主线束为发动机的主要起火位置之一,主线束通孔可使灭火器直接对主线束进行灭火,灭火效率高。所述主线束通孔位于主线束的上方且与主线束的竖直间距为100-150mm。灭火器的喷嘴喷出的灭火剂做平抛运动,主线束通孔位于主线束的上方便于灭火剂的喷射范围完全覆盖主线束。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增压器通孔。涡轮增压器为发动机的主要起火位置之一,涡轮增压器通孔可使灭火器直接对涡轮增压器进行灭火,灭火效率高。所述涡轮增压器通孔位于涡轮增压器的上方且与涡轮增压器的竖直间距为50-100mm。灭火器的喷嘴喷出的灭火剂做平抛运动,涡轮增压器通孔位于涡轮增压器的上方便于灭火剂的喷射范围完全覆盖涡轮增压器。所述舱体包括舱门和围板,所述灭火通孔设置在舱门上。舱门与发动机的距离较近,可以提高灭火效率。所述灭火通孔的旁侧固定有指示牌。指示牌便于操作人员了解灭火通孔的功能。本技术的客车的技术方案为:客车,包括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包括舱体,舱体上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侧的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使喷嘴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的灭火通孔。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灭火通孔连通发动机舱的内外侧,司机可以将灭火器的喷嘴插入灭火通孔以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避免将舱门完全打开而使火势扩大,同时也可以避免将舱门开启一个缝隙而影响灭火器的操作,提高了灭火效率。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主线束的主线束通孔。主线束为发动机的主要起火位置之一,主线束通孔可使灭火器直接对主线束进行灭火,灭火效率高。所述主线束通孔位于主线束的上方且与主线束的竖直间距为100-150mm。灭火器的喷嘴喷出的灭火剂做平抛运动,主线束通孔位于主线束的上方便于灭火剂的喷射范围完全覆盖主线束。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增压器通孔。涡轮增压器为发动机的主要起火位置之一,涡轮增压器通孔可使灭火器直接对涡轮增压器进行灭火,灭火效率高。所述涡轮增压器通孔位于涡轮增压器的上方且与涡轮增压器的竖直间距为50-100mm。灭火器的喷嘴喷出的灭火剂做平抛运动,涡轮增压器通孔位于涡轮增压器的上方便于灭火剂的喷射范围完全覆盖涡轮增压器。所述舱体包括舱门和围板,所述灭火通孔设置在舱门上。舱门与发动机的距离较近,可以提高灭火效率。所述灭火通孔的旁侧固定有指示牌。指示牌便于操作人员了解灭火通孔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客车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客车的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客车中司机对主线束灭火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客车中司机对涡轮增压器灭火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1.舱门;2.围板;3.主线束通孔;4.涡轮增压器通孔;5.主线束;6.涡轮增压器;7.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客车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客车包括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包括舱体,舱体包括舱门1和围板2,舱门1上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侧的主线束通孔3和涡轮增压器通孔4,主线束通孔3以及涡轮增压器通孔4均为边长80mm的正方形。主线束通孔3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向发动机的主线束5喷射灭火剂,涡轮增压器通孔4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向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6喷射灭火剂,主线束通孔3以及涡轮增压器通孔4分别形成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的灭火通孔。主线束通孔3与涡轮增压器通孔4的旁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用于指示其作用的指示牌,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牌也可以粘接或者焊接在舱门1上,也可以省略指示牌。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主线束通孔3与客车的中心线7之间的距离为L1,发动机的主线束5与客车的中心线7之间的距离为L2,L1与L2相等。主线束通孔3位于主线束5的上方,主线束通孔3与发动机的主线束5之间的竖直间距为100-150mm,灭火器喷嘴喷出的灭火剂的喷射范围完全覆盖主线束5。如图1、图2与图4所示,涡轮增压器通孔4与客车的中心线7之间的距离为L3,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6与客车的中心线7之间的距离为L4,L3与L4相等。涡轮增压器通孔4位于涡轮增压器6的上方,涡轮增压器通孔4与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6之间的竖直间距为50-100mm,灭火器喷嘴喷出的灭火剂的喷射范围完全覆盖涡轮增压器6。本技术的客车在工作时,如果发动机舱内的主线束5发生火灾,如图3所示,司机手持灭火器,将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主线束通孔3,打开灭火器的开关,灭火剂的喷射范围覆盖主线束5,从而实现对主线束5的灭火;如果发动机舱内的涡轮增压器6发生火灾,如图4所示,司机手持灭火器,将灭火器的喷嘴插入涡轮增压器通孔4,打开灭火器的开关,灭火剂的喷射范围覆盖涡轮增压器6,从而实现对涡轮增压器6的灭火。本技术的客车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灭火通孔有两个,两个灭火通孔分别为主线束通孔与涡轮增压器通孔,在本实施例中,灭火通孔可以仅有一个,为主线束通孔或者涡轮增压器通孔;灭火通孔也可以有三个、四个等,分别向发动机的各个易着火点喷射灭火剂进行灭火。本技术的客车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灭火通孔设置在发动机舱的舱门上,在本实施例中,灭火通孔设置在发动机舱的围板上。本技术的发动机舱的实施例,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舱体上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侧的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使喷嘴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的灭火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主线束的主线束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增压器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舱体上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侧的供灭火器的喷嘴插入以使喷嘴向发动机喷射灭火剂的灭火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主线束的主线束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灭火通孔为用于使灭火剂喷向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增压器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束通孔位于主线束的上方且与主线束的竖直间距为100-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祥亮宋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