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告了一种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基板、上偏光片和刚性框,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显示屏基板上方,所述刚性框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边尺寸大于上偏光片的周边尺寸,所述上偏光片嵌套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模块的刚性框上设有供偏光片嵌套于其内的第一开口,节省出了一部分刚性框的厚度,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模块更薄,为使用显示模块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减小厚度提供了可能;而且通过刚性框可以增强显示模块的抗冲击性能及抗静电能力,实现对显示模块的有效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很容易应用在生产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显示器凭借其对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及信息 处理功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显示器一般都需要包含显示模块,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 就需包含液晶显示模块(LCD Module,简称LCM);有机发光显示器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就需包含有机发光显示模 块等。现有显示模块一般都是玻璃制品,很容易由跌落或碰撞造成显示屏 破裂,从而使其丧失显示功能,不得不报废。以LCD为例,为提高LCD 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现有的一些液晶显示模块上增设了铁框。如图l所 示的液晶显示模块,包括LCD玻璃基板1、偏光片2和背光4。该液晶显 示模块还包括铁框5,铁框5覆盖在上偏光片的上方,铁框5周边包裹住 LCD玻璃基板1、偏光片2和背光4,从而实现对LCD玻璃基板1、偏光 片2和背光4的保护。但是增设铁框5之后,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会增加。 为减小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有一些技术方案将LCD的玻璃基板1的单片 厚度做到0.4mm甚至小于0.4mm,但随着LCD的玻璃基板的厚度变小, 玻璃基板将更脆,LCD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会变差,从而更容易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薄而抗冲击性能强 的显示模块。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显示模块, 包括显示屏基板、上偏光片和刚性框,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显示屏基板上方, 所述刚性框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边尺寸大于上偏光片的周边 尺寸,所述上偏光片嵌套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还包括 位于显示屏基板上的芯片,所述刚性框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周 边尺寸大于芯片的周边尺寸,所述芯片嵌套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刚性框为铁框。 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模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的 刚性框上设有供偏光片嵌套于其内的第一开口 ,节省出了 一部分刚性框的 厚度,使本技术的液晶显示模块更薄,为使用显示模块的手机等电子 产品减小厚度提供了可能;而且通过刚性框可以增强显示模块的抗冲击性 能及抗静电能力,实现对显示模块的有效保护。本技术设计简单、操 作方便、很容易应用在生产上。本技术的显示模块的刚性框上还设有供IC嵌套于其内的第二幵 口,避免刚性框与IC发生抵触,增强了本技术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偏光片、显示屏基板(即LCD 玻璃基板)、背光4和铁框5。如图2所示,所述LCD玻璃基板有两片, 分别为上玻璃基板11和下玻璃基板13,所述偏光片有两片,分别为上偏 光片21和下偏光片23,所述上偏光片21粘在上玻璃基板11的上方,所 述下偏光片粘在下玻璃基板13的下方。所述背光4位于下偏光片23下方, 用于提供一个高亮度、而且亮度分布均匀的光源。如图2、 3所示,所述铁 框5上设有第一开口 51,所述第一开口 51周边尺寸大于上偏光片21的周 边尺寸,所述上偏光片21嵌套于所述第一开口51内。优选地,所述第一 开口 51比上偏光片21单边大0.6mm,从而保证上偏光片21在组装公差 范围内被嵌套在铁框5的第一开口 51内;如图2所示,所述上偏光片21 可比上玻璃基板11的可视区15单边大0.6mm。上述铁框5也可由其他刚 性材料制成的框架取代,如铜框、铝框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 的液晶显示模块在保证抗冲击性能的同时节省了一部分铁框的厚度出来, 从而使本技术的液晶显示模块更薄。用户可根据需要把节省出来的空间分配给LCD玻璃基板(即增加LCD玻璃基板的厚度),以提高玻璃基板 本身的强度,降低玻璃基板的制造难度,非常实用。如图3所示,所述铁框5外表面与上偏光片21外表面之间设有高出间 距,该间距可为0.05mm,从而起到保护上偏光片21的作用。所述铁框5 内表面与上玻璃基板11外表面之间也设有间隙,该间隙厚度可为0.05mm, 这可以保证铁框5内表面不会刮伤上玻璃基板11。如图4、 5所示,液晶显示模块还包括芯片(IC) 7,所述芯片7通过 硅胶9固定在所述下玻璃基板13上,所述硅胶9为黑色,还可起到遮光的 作用。考虑到IC7可能会与铁框5发生抵触,所以在铁框5上增设了第二 开口 8,所述第二开口 8周边尺寸大于IC7的周边尺寸,所述IC7嵌套于 所述第二开口 8内。所述第二开口 8可比IC7单边大0.5mm。本具体实施方式以液晶显示模块为例进行说明,显然本技术也同 样适用于OLED显示模块(由于OLED为自发光,所以不需要背光)、等 离子(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显示模块等。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基板、上偏光片和刚性框,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显示屏基板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边尺寸大于上偏光片的周边尺寸,所述上偏光片嵌套于所述第一开口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显示屏基板 上的芯片,所述刚性框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周边尺寸大于芯片 的周边尺寸,所述芯片嵌套于所述第二开口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为铁框。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液 晶显示t莫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告了一种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基板、上偏光片和刚性框,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显示屏基板上方,所述刚性框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边尺寸大于上偏光片的周边尺寸,所述上偏光片嵌套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本技术的显示模块的刚性框上设有供偏光片嵌套于其内的第一开口,节省出了一部分刚性框的厚度,使本技术的液晶显示模块更薄,为使用显示模块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减小厚度提供了可能;而且通过刚性框可以增强显示模块的抗冲击性能及抗静电能力,实现对显示模块的有效保护。本技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很容易应用在生产上。文档编号F21V9/14GK201069103SQ200720121799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丁荣, 蔡泽鹏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基板、上偏光片和刚性框,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显示屏基板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边尺寸大于上偏光片的周边尺寸,所述上偏光片嵌套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丁荣,蔡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