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94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9:22
扭振缓冲器,其包括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4)并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与该驱动件耦合的能抵抗所述弹簧元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驱动件(4)扭转的缓冲器质量件(8),其中,实施为支腿弹簧(7)的弹簧元件以一端部与所述驱动件(4)抗扭转地耦合并且以另外的端部通过在至少一个导向轨(10、16)上滚动的耦合滚子(11)与所述缓冲器质量件(8)耦合,其中,所述导向轨(10、16)是不对称的,使得所述支腿弹簧(7)在从零位置(N)运动出来时根据所述耦合滚子(11)的运动方向而不同强度地变形。

Torsional vibration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扭振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振缓冲器,其包括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和缓冲器质量件,该缓冲器质量件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与该驱动件耦合并能抵抗弹簧元件围绕转动轴线相对于驱动件扭转。
技术介绍
这样的扭振缓冲器在进行转矩传递的布置中用于缓冲或阻尼可能的扭转振动,这涉及所谓的弹簧质量缓冲器。例如,这样的扭振缓冲器布置在机动车的驱动系中,用于缓冲可能的、大多数情况下系统固有地由内燃机引入到驱动系中的扭转振动。这样的扭转振动缓冲器通常由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并且负载转矩的驱动件以及能相对于该驱动件围绕转动轴线扭转的缓冲器质量件组成,其中,驱动件和缓冲器质量件通常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围绕周向分布地布置的螺旋压力弹簧相对彼此抵抗弹簧作用地扭转。由于惯性力矩,缓冲器质量件在通过驱动件引入扭转振动的情况下抵抗螺旋压力弹簧的作用移动,从而通过弹簧变形以及振动的相对运动抽走能量并且在时间上延迟地又将其输送给系统。通过这种缓冲能够实现稳定转矩变化曲线,使得产生的、例如传递给下游连接的变速器的转矩更均匀。在DE19840664A1或者DE102014223308A1中说明了用于这类扭振缓冲器的实施例。内燃机(即内燃发动机)通常具有周期性的激励,在所述周期性的激励中,在转动方向上的力矩幅度大于相反的力矩幅度。然而,已知的扭振缓冲器不允许方向特定的阻尼,从而不能使振动或者力矩幅度优化地阻尼。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的任务为:提出一种相对于此改进的扭振缓冲器。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开篇所提到的类型的扭振缓冲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所述弹簧元件实施为支腿弹簧,该弹簧元件以一端部与驱动件抗扭转地耦合并且以另外的端部通过在至少一个导向轨上滚动的耦合滚子与缓冲器质量件耦合,其中,导向轨是不对称的,使得支腿弹簧在从零位置运动出来时根据运动方向而不同强度地变形。本专利技术设置一种不对称地设计的扭振缓冲器,在所述扭振缓冲器中,阻尼作用取决于振动处于哪个方向上,即,所述振动是沿转动方向地产生还是相反地产生。因此,对此能够实现力矩幅度的方向敏感的阻尼。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弹簧元件实施为支腿弹簧,所述支腿弹簧与驱动件耦合,通过所述驱动件将振动引入到缓冲器中。支腿弹簧通过耦合滚子与缓冲器质量件耦合,使得支腿弹簧相对于缓冲器质量件的相对运动(即,因此沿着和反向于转动方向的振动敏感的运动)是可行的。在这里,耦合滚子在至少一个导向轨上滚动,使得支腿弹簧到缓冲器质量件的周向上的耦合位置根据支腿弹簧相对于缓冲器质量件关于零位置(即无负载的状态)的扭转程度相应地改变并且根据扭转程度使支腿弹簧相应地变形,由此产生本来的阻尼。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该导向轨不对称地设计,从而支腿弹簧从零位置出发在沿着转动方向的运动中与在反向于转动方向的运动中不同强度地变形。因此,通过该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为弯曲的轨)实现关于零位置(最终在周向方向上的弹簧作用方面)不对称的缓冲器特性曲线,从而根据运动方向和变形程度产生在支腿弹簧方面的不同的刚性或者刚性变化。优选地,当缓冲器反作用于最大的力矩幅度时(即当支腿弹簧沿着转动方向扭转时),较大的刚性或者刚性变化起作用。因此,扭振缓冲器的特征在于不对称的弹簧特性曲线,所述弹簧特性曲线由不对称的导向轨或者运动轨实现,耦合滚子在所述导向轨或者运动轨上滚动。因为滚子接触点在支腿弹簧沿着转动方向相对扭转时朝向腿或者支腿弹簧到驱动件的附接区域的方向运动,对此,支腿弹簧的杠杆臂变得更短,刚性增加,也就是说,缓冲器在此对抗较大的或者最大的力矩幅度起作用。在反向于转动方向运动时,支承点或者滚子接触点朝向到腿端部的另外的方向移动,杠杆变得更长,刚性减小,也就是说,缓冲器在此对抗较低的力矩幅度。在支腿弹簧和缓冲器质量件的耦合方面和因此在导向轨的布置方面产生不同的专利技术变型。根据第一变型,导向轨能够设置在支腿弹簧上,并且耦合滚子以能围绕固定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布置在缓冲器质量件上。即,耦合滚子相对于从其旁边经过地运动的支腿弹簧和其导向轨是位置固定的。能够设想耦合滚子作为梯级滚子(必要时一件式地,或者但是围绕轴承轴颈转动地支承在缓冲器质量件上)的实施方案。在缓冲器质量件上设置有相应的、缝隙式的接收部,耦合滚子接收在所述接收部中,在径向上看,支腿弹簧以其导向轨定位在所述接收部下方。对此替代地,第二专利技术变型设置:在缓冲器质量件上构造导向轨,并且耦合滚子以能围绕固定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布置在支腿弹簧上。在此,也就是使构型反过来,耦合滚子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支腿弹簧上,导向轨位于缓冲器质量件上,在这里,耦合滚子也能够例如实施为梯级滚子。最后,第三专利技术变型设置:不但在支腿弹簧上而且在缓冲器质量上构造导向轨,并且使耦合滚子以能自由转动的方式在两个导向轨上被导向,其中,至少一个导向轨是不对称的,但优选地,两个导向轨是不对称的。因此,在这里,耦合滚子可自由运动地接收在支腿弹簧和缓冲器质量件之间,这涉及一种简单的滚子,该滚子被接收在两个质量区段之间并且在那里必要时通过侧面的支撑突出部或者锥鼻部轴向地支撑。为了实现不对称的缓冲器特性曲线或者弹簧特性曲线,仅一个导向轨是不对称的就已足够了。然而实用的是两个导向轨是不对称的,其中,不对称性相互相对应。这实现,还更明显地提高支腿弹簧在尤其沿着转动方向相应偏转的情况下的刚性变化或者变形程度,因为两个导向轨几何形状或者导向轨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相加”。在此,两个不对称性能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导向轨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但是也能够设想,必要时由于空间原因,不对称性不相同地构型。对此能够在相对宽的区域中实现弹簧刚性和因此弹簧特性曲线的相应的调整或者变动。如已经说明地,实用的是,所述变形在耦合滚子从零位置出发离开支腿弹簧的自由端部的情况下比在耦合滚子朝向支腿弹簧的自由端部运动的情况下更大,因为在转动方向上看力矩幅度比对此相反的力矩幅度更大,并且需要相应地更强的阻尼,造成在变形的支腿弹簧方面相应更强的刚性增加。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实施例参照附图解释本专利技术。附图是示意性的示图并且示出:图1具有集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振缓冲器的离合器装置的原理示图,图2用于示出在系统中产生的、要通过扭振缓冲器阻尼的振动的力矩变化曲线的原理示图,图3根据第一专利技术构型的扭振缓冲器的原理示图,图4第二实施方式的扭振缓冲器的支腿弹簧和缓冲器质量件的运动耦合的原理示图,和图5在没有导向轨内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不对称性的情况下的耦合的比较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原理示图示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振缓冲器1的应用实例。该扭振缓冲器布置在离合器壳体2中并且连接在用于闭合力流的离合器装置3的下游。离合器装置3以已知的方式与未示出的内燃机的从动轴耦合,所述从动轴的转矩通过离合器装置3以已知的方式传递到扭振缓冲器1上。该扭振缓冲器为此具有能够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通过内齿部放置在相应的、导向至未示出的变速器的轴上。变扭器装置5连接在扭振缓冲器1下游,所述变扭器装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振缓冲器,其包括: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4)和缓冲器质量件(8),所述缓冲器质量件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与该驱动件耦合并能抵抗所述弹簧元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驱动件(4)扭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实施为支腿弹簧(7),该弹簧元件以一端部与所述驱动件(4)抗扭转地耦合并且以另外的端部通过在至少一个导向轨(10、16)上滚动的耦合滚子(11)与所述缓冲器质量件(8)耦合,其中,所述导向轨(10、16)是不对称的,使得所述支腿弹簧(7)在从零位置(N)运动出来时根据所述耦合滚子(11)的运动方向而不同强度地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9 DE 102017114514.11.一种扭振缓冲器,其包括: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4)和缓冲器质量件(8),所述缓冲器质量件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与该驱动件耦合并能抵抗所述弹簧元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驱动件(4)扭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实施为支腿弹簧(7),该弹簧元件以一端部与所述驱动件(4)抗扭转地耦合并且以另外的端部通过在至少一个导向轨(10、16)上滚动的耦合滚子(11)与所述缓冲器质量件(8)耦合,其中,所述导向轨(10、16)是不对称的,使得所述支腿弹簧(7)在从零位置(N)运动出来时根据所述耦合滚子(11)的运动方向而不同强度地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10)设置在所述支腿弹簧(7)上,并且所述耦合滚子(11)以能围绕固定的转动轴线(12)转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缓冲器质量件(8)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马伊恩沙因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