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申请涉及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车灯作为机动车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件,是车辆照明的主要方式。特别是车前大灯,是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保证,其亮度、照度分布已经形成了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传统的现代汽车车灯经历了白炽灯、卤素灯、氙气灯等光源的演变,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灯具设计、制造以及亮度分布实现方案。随着新能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降低车灯功耗、实现更安全车灯照明等需求也日益突出,也推动了基于LED和激光光源的车大灯技术的发展。尽管LED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车灯需要在高热环境下应用,而LED技术在此情况下很难实现小面积、高光通量的车灯光源,特别在车前大灯应用中传统车灯光学系统无法直接应用在LED光源。因此LED车前灯通常设置多光源、多灯具模式以满足使用需求。由于LED与传统卤素灯、钨丝灯泡发光特性差异较大,在后装LED车灯丝方面,即使近年来有较大改进,仍存在传统反射杯不匹配导致LED车灯照明范围不合规的现象。相比于此,激光光源单位面积光强高,结合波长转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源,用于发射激光;/n发光体,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并进行波长转换,以形成照明光,所述发光体包括一入光端和与所述入光端相对的底端,所述发光体的出光面设置于所述入光端与所述底端之间的侧面;/n第一保护元件,覆盖设置于所述发光体的底端的外表面,用于阻止所述发光体的光从所述底端出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26 CN 2018108366207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用于发射激光;
发光体,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并进行波长转换,以形成照明光,所述发光体包括一入光端和与所述入光端相对的底端,所述发光体的出光面设置于所述入光端与所述底端之间的侧面;
第一保护元件,覆盖设置于所述发光体的底端的外表面,用于阻止所述发光体的光从所述底端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元件与所述发光体接触的表面为反射面,或者所述发光体与所述第一保护元件接触的表面为反射面,或者所述第一保护元件与所述发光体的接触面之间填充反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底端设有散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元件包括散热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包括导光体与波长转换层,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位置,激光从所述入光端进入到所述导光体,并经由所述波长转换层后从出光面出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为荧光硅胶、荧光玻璃、荧光陶瓷或量子点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与所述波长转换层接触的表面设有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端设有选择性透光膜,用于透射小角度入射的所述激光并反射其他光。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鹏,李屹,张红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