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13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第二基座、第一、第二齿框和同步传动组件,同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第二轴、第一、第二传动轮、第一、第二行星齿轮;第一、第二轴转动安装于第一、第二基座上,第一传动轮、第一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第一轴上;第二传动轮、第二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第二轴上;第一、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第二齿框的第一、第二滑块背面通过第一、第二弧面与第一、第二滑轨槽滑动连接,第一、第二滑块顶面通过第一、第二弧形齿与第一、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折叠屏内折180度,补偿因弯曲带来的位置偏移,保证折叠屏的稳定性,且结构十分简单。

Folding screen inside folding synchronous rota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这是由于更大的显示屏幕能给使用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高人机交流的效率,并且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终端基体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电子设备基体尺寸的增大,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这就制约了显示屏幕的扩大。目前,折叠屏技术很好的找到了电子设备基体的小型化发展与显示屏幕的大屏化发展的折中点,比如折叠屏手机在折叠后跟常规手机大小一样,可以很方便的携带;而当把屏幕展开,则可以获得一块显示面积超大的屏幕。折叠屏手机不同于翻盖手机,因为它的折叠是在一块屏幕上所完成的,即显示屏幕需要折弯180度,并在折弯处具有一定的弧度。要实现折叠屏折叠功能,除了折叠屏幕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铰链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考虑到折叠屏的特殊性,传统铰链没有办法满足其功能需求,需要专门的折叠屏铰链来辅助实现。折叠屏折弯根据应用需求,分为内折及外折两种折弯需求,内折折弯机构其要求更高。目前,折叠屏铰链常采用分段式结构,类似甲虫一样或像脊椎一样排列弯曲,每一段可以分担部分受力,使整个折叠的结构受力更均匀。但是这种结构,屏幕折弯半径较大,导致产品厚度较大,且在折弯或打开过程中对折叠屏会产生拉扯力,影响折叠屏的稳定性。也有一些其他技术方案,比如专利文献CN110131299A公开的柔性屏内外双折同步转动机构,但是,这些技术方案,结构十分复杂,零部件众多,生产加工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折叠屏内折180度,折弯或打开过程中能够补偿因弯曲带来的位置偏移,避免折弯或打开过程对折叠屏产生拉扯力,保证折叠屏的稳定性,且结构十分简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齿框、第二齿框和同步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接触的位置形成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基座上形成有第一滑轨槽,所述第二基座上形成有第二滑轨槽,所述第一滑轨槽和所述第二滑轨槽分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同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所述第一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基座上,且所述第二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二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框包括第一齿框本体和形成于所述第一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背面通过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一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顶面通过第一弧形齿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框包括第二齿框本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背面通过第二弧面与所述第二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顶面通过第二弧形齿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轮构成斜齿轮传动式双轴同步机构或蜗轮蜗杆传动式双轴同步机构或四齿轮传动式双轴同步机构或螺旋槽传动式双轴同步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轴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轴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槽为圆弧槽,所述第一弧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一滑块顶面的相对的两侧边之间部分或全部被挖空形成所述第一弧形齿,且所述第一弧形齿的截面呈圆弧形;所述第二滑轨槽为圆弧槽,所述第二弧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二滑块顶面的相对的两侧边之间部分或全部被挖空形成所述第二弧形齿,且所述第二弧形齿的截面呈圆弧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座底面的靠近前后两端处均形成第一圆弧坡面;所述第二基座底面的靠近前后两端处均形成第二圆弧坡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面呈平面状,且靠近前后两端处均形成第一倒角;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面呈平面状,且靠近前后两端处均形成第二倒角。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A、壳体B、折叠屏和所述的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所述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A与所述壳体B之间,所述折叠屏依次铺设于所述壳体A、所述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和所述壳体B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第二基座上形成第一、第二滑轨槽,在第一、第二齿框的第一、第二齿框本体一侧形成第一、第二滑块,再由第一、第二滑块通过第一、第二弧面与第一、第二滑轨槽滑动连接,可使第一、第二齿框相对第一、第二基座转动设定角度,且借助第一、第二滑块在第一、第二滑轨槽内沿弧面滑进滑出,可以补偿因弯曲带来的位置偏移,进而可避免因折弯或打开过程对折叠屏产生拉扯力,保证折叠屏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形成的安装槽内设置第一传动轮、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轮,并在第一基座的第一滑轨槽内设置第一行星齿轮,借由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一滑块的第一弧形齿啮合,并在第二基座的第二滑轨槽内设置第二行星齿轮,再借由第二行星齿轮与第二滑块的第二弧形齿啮合,实现了双轴180度同步动作。这样,在第一齿框相对第一基座沿弧面滑进滑出时,第一齿框的第一滑块可通过第一弧形齿驱动第一行星齿轮转动,第一行星齿轮进而带动第一轴转动,并带动安装在第一轴上的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传动给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轴传动给第二行星齿轮及第二齿框,可以实现第一齿框和第二齿框的同步翻转,从而实现了与第一齿框及第二齿轮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显示部分及基体部分同步翻转,比如,同步反向打开和闭合,也就是说实现了电子设备的0-180度同步翻转功能。应用本专利技术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0-180度同步翻转,且本专利技术将同步传动机构及补偿机构创新集成在了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内,结构十分简单,且能够减小占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设计空间,便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0度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180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180度状态顶部视角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180度状态底部视角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齿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第一齿框(3)、第二齿框(4)和同步传动组件(5),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接触的位置形成一安装槽(6),所述第一基座上形成有第一滑轨槽(11),所述第二基座上形成有第二滑轨槽(21),所述第一滑轨槽和所述第二滑轨槽分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同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轴(51)、第二轴(52)、第一传动轮(53)、第二传动轮(54)、第一行星齿轮(55)和第二行星齿轮(56);所述第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所述第一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基座上,且所述第二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二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57)传动连接,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框包括第一齿框本体(31)和形成于所述第一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一滑块(32),所述第一滑块背面通过第一弧面(321)与所述第一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顶面通过第一弧形齿(32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框包括第二齿框本体(41)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二滑块(42),所述第二滑块背面通过第二弧面(421)与所述第二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顶面通过第二弧形齿(422)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第一齿框(3)、第二齿框(4)和同步传动组件(5),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接触的位置形成一安装槽(6),所述第一基座上形成有第一滑轨槽(11),所述第二基座上形成有第二滑轨槽(21),所述第一滑轨槽和所述第二滑轨槽分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同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轴(51)、第二轴(52)、第一传动轮(53)、第二传动轮(54)、第一行星齿轮(55)和第二行星齿轮(56);所述第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所述第一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基座上,且所述第二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二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57)传动连接,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框包括第一齿框本体(31)和形成于所述第一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一滑块(32),所述第一滑块背面通过第一弧面(321)与所述第一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顶面通过第一弧形齿(32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框包括第二齿框本体(41)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二滑块(42),所述第二滑块背面通过第二弧面(421)与所述第二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顶面通过第二弧形齿(422)与所述第二行星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