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强耐酸性乳酸杆菌菌株及其筛选、发酵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制品制备
,尤其涉及一株强耐酸性乳酸杆菌菌株及其筛选、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的总称。人体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群,它们的构成和活动影响着宿主的免疫、黏膜的发育及营养与药物的代谢。目前,益生菌制剂在食品及保健品领域多以粉剂、片剂、硬胶囊、颗粒剂等形式存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生产普通食品的菌种名单》中的菌种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是其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其作为人体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在肠道中能调节微生态平衡,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抑菌物质,对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缓解乳糖不耐症、降低胆固醇水平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等都极有一定的作用。但活性乳酸菌要进入肠道发挥作用,首先经受住人体胃肠道微环境的影响。活性乳酸菌能否顺利通过胃液,盐酸的耐受能力强弱是一个关键因素。胃液的pH因饮食结构的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强耐酸性乳酸杆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杆菌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PBIL1-039,保藏于武汉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9750,保藏时间为2019年9月25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强耐酸性乳酸杆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杆菌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PBIL1-039,保藏于武汉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9750,保藏时间为2019年9月25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株强耐酸性乳酸杆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其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株分离纯化:取-80℃菌种室保藏的菌株冻干管,进行斜面转接活化,镜检无杂菌后,备用;
(2)取步骤(1)所得纯化菌株用接种环挑取2-3环转接到pH值为6.5-7.0的液体MRS培养基中,37℃需氧培养24h后,按4%的比例分别接种于pH=3.0的酸性的MR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需氧培养,初步筛选获得耐酸特性菌株;对筛选获得的菌株按上述步骤进行耐pH=2.0及0.3%胆盐能力检测;
(3)取步骤(2)检测所得优势菌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检测,筛选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酸杆菌;
(4)采用步骤(3)所获得具有耐酸特性的菌株,自制实验室冻干粉,对获得的冻干菌粉进行pH=2.0耐酸特性检测,进一步筛选获得具有较强耐酸特性的乳酸菌菌株。
3.一株强耐酸性乳酸杆菌菌株PBIL1-039工业化大生产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菌种活化培养:
将MRS斜面培养基pH值调节至6.5-7.0,在121℃下湿热灭菌15-30min后备用;在灭菌操作台中打开安瓿瓶,用灭菌接种环分别挑取2-3环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强耐酸性乳酸杆菌菌株,均匀划线,接种于MRS斜面培养基,在需氧条件下于30-37℃培养24-36h,终止培养,镜检菌体形态,无污染后活化1次备用;
步骤二、一级菌种培养:
在无菌操作台中采用接种环取步骤一制得活化后的乳酸杆菌菌种,接种于200ml的MRS培养液中,需氧条件下于30-37℃培养24-36h,终止培养,镜检菌体形态,无污染后备用;
步骤三,二级种子液制备:
取步骤二制得乳酸杆菌MRS培养液接种到二级种子培养基中,接种体积比为3-4%;需氧条件下30-37℃培养18-24h,终止培养,镜检菌体形态,无污染后备用;
步骤四,车间200L小罐培养:
取步骤三制得的二级种子液,按2-6%的体积比接种到200L小罐培养基中,于30-37℃培养12-16h,终止培养,得小罐发酵液,期间每2h镜检菌体形态,无污染后转1T大罐;
步骤五,车间1T大罐发酵培养:
按2-4%的体积比,将步骤四制得的小罐发酵液转接1T大罐发酵培养基,30-37℃培养12h;发酵过程中每2h镜检菌体形态;发酵结束停罐静置4h后分批将大罐发酵液转移到管式离心机中,设置离心机温度为0-8℃,转速8000-10000rpm离心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宝龙,王静,任宝涛,李晓颖,刘虹,张颜廷,庄金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凤凰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