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R300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07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菌株LR3001及其应用,已于2020年11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705,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3001在制备降血糖产品和减肥减脂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鼠李糖乳杆菌分离于西藏林芝地区的雪莲菌,具有较高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能力;同时,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10种抗生素均敏感,不产生D‑乳酸,不表达硝基还原酶,不产生吲哚,不产生生物胺;菌株安全无毒,可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R3001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为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R300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Ⅱ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发病机制较复杂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损伤导致的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传统治疗糖尿病药物有双胍类、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降糖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T2DM的一线口服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位于肠系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分解多糖为葡萄糖的作用,从而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和降低血糖水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作用温和持久、无毒或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很多研究者的关注,而它的来源也成为了研究亮点。目前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主要有阿卡波糖(Acarbose)、伏格列波糖(Voglibose)和米格列醇。阿卡波糖最初是从游动放线菌的次级代谢物中分离而来,因此许多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微生物源研究都是从土壤中的放线菌入手,目前,已用于临床治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也主要来源于放线菌(井冈霉素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菌株LR3001,其特征在于,已于2020年11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705,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菌株LR3001,其特征在于,已于2020年11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705,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R3001在制备降血糖组合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R3001在制备减肥减脂组合物中的应用。


4.一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单宝龙任宝涛张化朋刘虹庄金丽李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凤凰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