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88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清洗液体中清洗茶籽,对上述步骤获得的茶籽要进行烘干,将获得的茶籽通过风选的方式进行壳仁分离,然后对获得的茶籽进行壳仁分离,取灭菌并清洁后桑叶、甘草、山楂,与上述经过分离的茶籽仁加热混合,在对经过步骤获得的混合物进行碾压直至成薄片状,然后进行蒸炒;通过该制备方法可快速、高效的制备合成茶籽油,在最大化的保护原料的营养物质和特性的同时,添加精炼的桑叶、甘草、山楂均具有将血脂的作用,可减轻茶籽油高油脂对食用者带来的负担,有益于食用者的健康。

A processing method of tea seed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籽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现有的茶籽油虽然对人体有诸多好处,但茶籽油同时也有弊端,即其油脂含量几乎达到了饱和,对于部分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的食用者来说,长久食用会造成危害,不利于身体健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清洗液体中清洗茶籽;S2、对步骤S1获得的茶籽要进行烘干;S3、对步骤S3获得的茶籽通过风选的方式进行壳仁分离;S4、对步骤S3获得的茶籽进行壳仁分离;S5、取灭菌并清洁后桑叶、甘草、山楂,与步骤S4经过分离的茶籽仁加热混合;S6、对步骤S5获得的混合物进行碾压直至成薄片状,然后进行蒸炒;S7、采用榨油机对步骤S6获得的油料进行榨油;S8、对步骤S7获得的茶籽油通过离心机离心处理去杂。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清洗液体为水。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烘干需使茶籽达到利于剥壳的水分,即水分在9%以下。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采用离心剥壳即和筛分机进行剥壳筛分,经过破碎后,采用油料破碎机使其粒度变小,以便于后续碾压的进行。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加热混合的时间为5~8分钟,且加热的温度为70度。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蒸炒温度为120℃左右,水分为预榨2.5~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制备方法可快速、高效的制备合成茶籽油,在最大化的保护原料的营养物质和特性的同时,添加精炼的桑叶、甘草、山楂均具有将血脂的作用,可减轻茶籽油高油脂对食用者带来的负担,有益于食用者的健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山楂的营养成分比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桑叶的营养成分比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清洗液体中清洗茶籽;S2、对步骤S1获得的茶籽要进行烘干,需使茶籽达到利于剥壳的水分,即水分在9%以下;S3、对步骤S2经过烘干的茶籽进行剥壳和筛分,采用离心剥壳即和筛分机进行剥壳筛分,经过破碎后,采用油料破碎机使其粒度变小,以便于后续碾压的进行;S4、对步骤S3获得的茶籽通过风选的方式进行壳仁分离,由于壳中含仁的高低与剥壳设备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使物料在榨膛内的阻抗性和可塑性达到平衡,仁中含壳应控制在12%-15%之间;S5、取灭菌并清洁后桑叶、甘草、山楂,与步骤S4经过分离的茶籽仁加热混合,加热混合的时间为5~8分钟,且加热的温度为70度;S6、对步骤S5获得的混合物进行碾压直至成薄片状,然后进行蒸炒;S7、采用榨油机对步骤S6获得的油料进行榨油;S8、对步骤S7获得的茶籽油通过离心机离心处理去杂。桑叶中具有大量微量元素,有着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脑溢血、祛头痛、长发;降血糖、抗糖病等效果;山楂中的黄酮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ApoB)的浓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_C)和载脂蛋白A,(ApoA)浓度,但对甘油三酯(TG)影响不大,搭配甘草起到辅助中和的作用,甘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起到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循环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清洗液体为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蒸炒温度为120℃左右,水分为预榨2.5~4.0%,蒸炒工序可以起到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让油脂较充分地制取出来;二是可以降低取油的动力消耗;三是便于制取品质更好的油脂。油料的蒸炒可以采取多层的蒸炒锅进行,在下层炒锅出口处控制温度为预榨100℃,一次性压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离心处理的真空度在0.1-0.2MPa,离心温度在25-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清洗液体中清洗茶籽;/nS2、对步骤S1获得的茶籽要进行烘干;/nS3、对步骤S2经过烘干的茶籽进行剥壳和筛分;/nS4、对步骤S3获得的茶籽通过风选的方式进行壳仁分离;/nS5、取灭菌并清洁后桑叶、甘草、山楂,与步骤S4经过分离的茶籽仁加热混合;/nS6、对步骤S5获得的混合物进行碾压直至成薄片状,然后进行蒸炒;/nS7、采用榨油机对步骤S6获得的油料进行榨油;/nS8、对步骤S7获得的茶籽油通过离心机离心处理去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清洗液体中清洗茶籽;
S2、对步骤S1获得的茶籽要进行烘干;
S3、对步骤S2经过烘干的茶籽进行剥壳和筛分;
S4、对步骤S3获得的茶籽通过风选的方式进行壳仁分离;
S5、取灭菌并清洁后桑叶、甘草、山楂,与步骤S4经过分离的茶籽仁加热混合;
S6、对步骤S5获得的混合物进行碾压直至成薄片状,然后进行蒸炒;
S7、采用榨油机对步骤S6获得的油料进行榨油;
S8、对步骤S7获得的茶籽油通过离心机离心处理去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清洗液体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籽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纪华范永梅丁翠邓杰王津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洪盛源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