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32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将茶果冲洗后放置进真空干燥机中,先预冷再干燥,得到含水量为8%的干燥油茶籽,将干燥油茶籽与玉米油、麦芽糖、苏打粉、芝麻以及干淀粉倒入蒸炒锅中,对茶油混合粉末进行蒸炒,制得的茶油混合粉末混合清水进行低温压榨,压榨温度控制在65℃,制得茶油毛油依次经过脱胶、脱酸、除皂、脱色、脱臭处理后,得到茶油的再进行静置,通过沉淀的方式先除去茶油中较大的固体颗粒物,沉淀完成后,将茶油放置进过滤机中进行油渣的固液分离,通过5次的充分过滤后,再经过蒸馏精制茶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油品色泽浅,营养价值高,能够有效的将茶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对茶油的精炼加工,大大提高了食用茶油的质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茶油
,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0003]因为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保健风味食用油的需求逐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但是现有的食用茶油的加工存在许多不足,操作繁琐,导致食用茶油中的杂质含量高,严重影响食用茶油的品质。
[000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用以克服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以茶果,玉米油,麦芽糖,苏打粉、芝麻、干淀粉,糯米以及清水为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且所用原料配比量具体为主料:
[0007]茶果150

300份;
[0008]玉米油1

10份;
[0009]麦芽糖1

5份;
[0010]苏打粉3

10份;
[0011]芝麻3

10份;
[0012]干淀粉3

15份;
[0013]清水50

80份。
[0014]一种食用茶油,优选的是:
[0015]茶果150份;
[0016]玉米油1

份;
[0017]麦芽糖1份;
[0018]苏打粉3份;
[0019]芝麻3份;
[0020]干淀粉3份;
[0021]清水50份。
[0022]一种食用茶油,优选的是:
[0023]茶果300份;
[0024]玉米油10份;
[0025]麦芽糖5份;
[0026]苏打粉10份;
[0027]芝麻10份;
[0028]干淀粉15份;
[0029]清水80份。
[0030]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S1:选取色泽艳丽、发红、表面油光,其果皮羽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果壳微微炸裂,其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的茶果150

300份,将茶果中颗粒较小、未成熟以及发生变质的茶果经过过滤机挑选剔除后,将茶果用冷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将茶果放置进真空干燥机中,先预冷至

3~

15℃干燥5

10h,然后在真空度为0.1

0.12MPa、冷阱温度为

30~

60℃下干燥3

5h,得到含水量为5

8%的干燥油茶籽待使用;
[0032]步骤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干燥油茶籽与玉米油1

10份、麦芽糖1

5份、苏打粉3

10份、芝麻3

10份以及干淀粉3

15份倒入蒸炒锅中,对茶油混合粉末进行蒸炒,在蒸炒的过程中,不断搅拌茶油混合粉末,使得粉末温度升高;
[0033]步骤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茶油混合粉末混合清水进行低温压榨,压榨温度控制在60

65℃,制得茶油毛油;
[0034]步骤S4:将步骤S3中的茶油毛油依次经过脱胶、脱酸、除皂、脱色、脱臭处理后,得到茶油;
[0035]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茶油静置,通过沉淀的方式先除去茶油中较大的固体颗粒物,沉淀完成后,将茶油放置进过滤机中进行油渣的固液分离,通过过滤机中的过滤筛网结构进行3

5次过滤,得到充分过滤处理后,再经过蒸馏精制茶油;
[0036]上述的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干燥的升温速率为1

2℃/min。
[0037]上述的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蒸炒温度在70℃~80℃。
[0038]上述的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脱色温度为90

95℃,脱色的时间为15

20min。
[0039]上述的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蒸馏温度为200

250℃,蒸馏时间为1h。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制得的油品色泽浅,营养价值高,能够有效的将茶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对茶油的精炼加工,大大提高了食用茶油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请参阅图1,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以茶果,玉米油,麦芽糖,苏打粉、芝麻、干淀粉,糯米以及清水为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且所用原料配比量具体为主料:
[0044]茶果150

300份;
[0045]玉米油1

10份;
[0046]麦芽糖1

5份;
[0047]苏打粉3

10份;
[0048]芝麻3

10份;
[0049]干淀粉3

15份;
[0050]清水50

80份。
[005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食用茶油,优选的是:
[0052]茶果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茶果,玉米油,麦芽糖,苏打粉、芝麻、干淀粉,糯米以及清水为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且所用原料配比量具体为主料:茶果150

300份;玉米油1

10份;麦芽糖1

5份;苏打粉3

10份;芝麻3

10份;干淀粉3

15份;清水50

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果150份;玉米油1

份;麦芽糖1份;苏打粉3份;芝麻3份;干淀粉3份;清水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果300份;玉米油10份;麦芽糖5份;苏打粉10份;芝麻10份;干淀粉15份;清水8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茶油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选取色泽艳丽、发红、表面油光,其果皮羽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果壳微微炸裂,其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的茶果150

300份,将茶果中颗粒较小、未成熟以及发生变质的茶果经过过滤机挑选剔除后,将茶果用冷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将茶果放置进真空干燥机中,先预冷至

3~

15℃干燥5

10h,然后在真空度为0.1

0.12MPa、冷阱温度为

30~

60℃下干燥3

5h,得到含水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纪华范永梅丁翠邓杰王津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洪盛源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