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3078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质量比(7‑9):2称取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再加入上述两者总质量的0.4‑0.6%的NaHCO

A kind of Fe3O4 ceram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及其分泌物(生物性粒子),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孢子、藻和植物的细胞(含花粉)、昆虫(包括螨)及其碎片和分泌物、动植物原性蛋白、抗生素和各种菌类毒素等,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生物性颗粒与空气形成的二相分散系统称为生物气溶胶。生物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0.5-100μm之间,带菌粒子的当量直径一般在4-20μm之间,其中当量直径1-5μm的带菌粒子能够直接侵入肺泡,造成肺部初发感染,危害人体健康。内毒素是生物气溶胶中可以引起人体发热及肺功能损伤的一种有害物质,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蓝藻细菌的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是LPS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内毒素对于机体可产生致病作用,它作为外源性致热原作用于细胞,使之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引起发热。严重的可激活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末梢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并引发休克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微波辐射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灭活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灭活食物和液体中的微生物,但对微波辐射灭活生物气溶胶还少有研究。虽有一些研究者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灭活生物气溶胶,但并未出现将微波技术与吸波填料结合以提高其灭活性能的研究。此外,目前为止,并没有微波辐射降解气载内毒素的有关研究。因此,开发吸波性能良好、耐高温、抗压的新型吸波填料对于在大气污染领域推广应用微波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可作为新型的吸波材料,以达到去除生物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的目的。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步骤1,按照质量比(7-9):2称取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再加入上述两者总质量的0.4-0.6%的NaHCO3,充分混合后加水调匀;搅拌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Na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CO2起到造孔的作用,增大了材料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四氧化三铁粉末中四氧化三铁的含量大于99%,膨润土为有机膨润土。步骤2,用成球机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做成直径为5-10mm的单个球团;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球团于120-180℃条件下干燥20-40分钟;步骤4,将烘干后的球团密封后,于150-250℃下,焙烧20-4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20-30℃后即得四氧化三铁陶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的孔隙率为4.5-5.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的质量比为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15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的焙烧温度为20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包括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质量比(7-9):2称取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再加入上述两者总质量的0.4-0.6%的NaHCO3,充分混合后加水调匀;搅拌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Na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CO2起到造孔的作用,增大了材料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四氧化三铁粉末中四氧化三铁的含量大于99%,膨润土为有机膨润土。步骤2,用成球机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做成直径为5-10mm的单个球团;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球团于120-180℃条件下干燥20-40分钟;步骤4,将烘干后的球团密封后,于150-250℃下,焙烧20-4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20-30℃后即得四氧化三铁陶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作为吸波材料在微波辐射灭活生物气溶胶中的应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微波辐射的频率为2.45GHz、功率为700W时,停留时间为20s的条件下,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作为吸波材料对于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率为(4.0-4.5)-lg。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微波辐射的频率为2.45GHz、功率为700W时,停留时间为20s的条件下,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作为吸波材料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率为(3.5-4.0)-lg。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微波辐射的频率为2.45GHz、功率为700W时,停留时间为20s的条件下,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作为吸波材料对于气载内毒素的降解率为85-9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反应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高、灭菌效果好、运行稳定性高。2.本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了铁氧体的优良吸波性能,具有反射损耗高、吸波带宽大等特点,可在较短的微波辐射时间内升至较高温度。3.本专利技术利用球型填料的堆积结构,在微波辐射去除生物气溶胶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对处理气体中的颗粒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4.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四氧化三铁易于获得且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微波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左右两面的中心面)。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微波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前后两面的中心面)。图3所示为填吸波填的示意图。图4为多孔筛板的俯视图。图中:1-进气口,2-出气口,3-石英管,4-石英盖,5-红外测温模块,6-磁控管,7-观察口,8-多孔筛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去除生物气溶胶的微波反应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石英管3和填充在石英管3与壳体之间的石英棉,所述石英管3顶部固定设有红外测温模块5,底部固定设有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6,所述石英管3内设有多孔筛板8,以将石英管3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的侧壁上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气口1,所述上腔室用于装填吸波填料且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相连通的出气口2,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观察吸波填料的观察口7。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出气口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石英管3的不同高度上。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石英管3的顶端设有一石英盖4,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吸波填料可重复使用,如处理要求需要增加或减少填料层高度可通过石英管上方的石英盖4调整填料。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磁控管6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石英管正下方与侧面,频率均为2.45GHz,功率可调节。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多孔筛板8为一均布有矩阵排布的通孔的圆形隔板。工作方式:待处理气体通过进气口1进入反应装置,通过多孔筛板8均匀进入到填料层中,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下气体中微生物被灭活,内毒素被降解,反应后的气体由出气口2中的一个排出,出气口根据待处理气体在石英管内的设计停留时间选择,如需增加气体的停留时间则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制备:/n步骤1,按照质量比(7-9):2称取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再加入上述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总质量的0.4-0.6%的NaH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氧化三铁陶粒,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1,按照质量比(7-9):2称取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再加入上述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总质量的0.4-0.6%的NaHCO3,充分混合后加水调匀;
步骤2,用成球机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做成直径为5-10mm的单个球团;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球团于120-180℃条件下干燥20-40分钟;
步骤4,将烘干后的球团密封后,于150-250℃下,焙烧20-4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20-30℃后即得四氧化三铁陶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氧化三铁陶粒的孔隙率为4.5-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四氧化三铁粉末和膨润土的质量比为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1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焙烧温度为20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四氧化三铁陶粒作为吸波材料在微波辐射灭活生物气溶胶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张郅巍路思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