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7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属于散热设备领域。该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和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底座和设置在散热底座上的散热芯体,进水腔设置在散热底座左侧,出水腔设置在散热底座右侧,进水腔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单元,在进水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储液单元匹配的安装槽。本申请涉及的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通过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和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上的散热芯体,通过设置在散热底座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卡槽和卡板,可以实现多个散热单元的连接,适应范围广;另外,第二支撑座与散热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散热单元进行拓展。

Combined brazed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属于散热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常见的散热器安装座一般是直接开设卡槽或安装孔来将散热器固定在安装座上。这些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由于完全刚性连接,安装可靠性差;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减振结构,运行时容易产生噪声,所以需要对安装座进行重新设计,使其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稳固、减振效果好,便于固定散热结构的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和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上的散热芯体,所述进水腔设置在散热底座左侧,所述出水腔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右侧,所述进水腔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单元,在进水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储液单元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储液单元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散热底座左侧面和右侧面设置有卡槽和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配合,所述出水腔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散热底座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散热芯体连通,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散热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水腔与所述散热芯体通过软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紧固垫,所述紧固垫套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由隔热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空腔与进水管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垫为橡胶垫,所述壳体为圆形,对应的所述安装槽为圆形结构,所述紧固垫为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底座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和固定条,在固定条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通孔,相邻的所述散热单元通过穿入所述固定条及所述固定孔的螺栓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底座下方设置有缓冲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散热底座内的导向孔,设置在导向孔内的导向杆,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弹簧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导向杆的底板。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导向杆下端固定在固定孔中,所述导向杆上端伸出所述导向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涉及的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通过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和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上的散热芯体,通过设置在散热底座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卡槽和卡板,可以实现多个散热单元的连接,适应范围广;另外,第二支撑座与散热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散热单元进行拓展;除此之外,进水腔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开启储液单元来调整经过散热单元液体的流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散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照图1-图3,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包括进水腔1、出水腔2和散热单元3,散热单元3包括散热底座31和设置在散热底座31上的散热芯体32,进水腔1设置在散热底座31左侧,出水腔2设置在散热底座31右侧,进水腔1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单元11,在进水腔1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2,第一支撑座12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储液单元11匹配的安装槽13,储液单元11包括壳体111、形成在壳体111内的空腔112以及与空腔112连通的出水口113,散热底座31左侧面和右侧面设置有卡槽311和卡板312,卡板312与卡槽311配合,出水腔2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座21,第一支撑座11与散热底座31连接,出水口113通过管道与散热芯体32连通,第二支撑座21与散热底座31可拆卸式连接,出水腔2与散热芯体32通过软管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槽13内设置有紧固垫131,紧固垫131套接在壳体111上,壳体111由隔热材料制成。通过由隔热材料制成的壳体111,可以降低传递到紧固垫131上的热量,从而减缓紧固垫131的老化,进而提高紧固垫131的使用寿命。紧固垫131为橡胶垫,壳体111为圆形,对应的安装槽13为圆形结构,紧固垫131为环形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空腔112与进水管(未图示)连接,在进水管(未图示)上设置有单向阀。通过单向阀的设置,可以防止进水管中的液体逆流,提高运行的流畅性。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底座31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313和固定条314,在固定条314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固定孔313对应的通孔(未图示),相邻的散热单元3通过穿入固定条314及固定孔313的螺栓相互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底座31下方设置有缓冲结构33。缓冲结构33包括开设在散热底座31内的导向孔315,设置在导向孔315内的导向杆316,套接在导向杆316上的弹簧317以及用于固定导向杆316的底板318。底板318上设置有固定孔(未图示),导向杆316下端固定在固定孔中,导向杆316上端伸出导向孔3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涉及的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通过包括进水腔1、出水腔2和散热单元3,散热单元3包括散热底座31和设置在散热底座31上的散热芯体32,通过设置在散热底座31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卡槽311和卡板312,可以实现多个散热单元3的连接,适应范围广;另外,第二支撑座21与散热底座31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散热单元3进行拓展;除此之外,进水腔1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单元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开启储液单元11来调整经过散热单元3液体的流量。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和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上的散热芯体,所述进水腔设置在散热底座左侧,所述出水腔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右侧,所述进水腔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单元,在进水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储液单元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储液单元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散热底座左侧面和右侧面设置有卡槽和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配合,所述出水腔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散热底座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散热芯体连通,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散热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水腔与所述散热芯体通过软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和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上的散热芯体,所述进水腔设置在散热底座左侧,所述出水腔设置在所述散热底座右侧,所述进水腔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单元,在进水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储液单元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储液单元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散热底座左侧面和右侧面设置有卡槽和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配合,所述出水腔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散热底座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散热芯体连通,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散热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水腔与所述散热芯体通过软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紧固垫,所述紧固垫套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钎焊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与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昇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