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39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外壳、导向结构、定位结构、传动结构、旋转结构、驱动结构和冷却结构;外壳的底端的驱动结构连接于定位结构,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结构调节定位结构上的导向矫正组件的高度,进而便于快速的对不同角度,不同直径的螺旋形的弧板进行矫正定位,使螺旋焊接的质量更高;外壳上设有用于驱动工件水平移动的传动结构,且传动结构上设有用于调节工件角度的旋转结构,进而便于通过传动结构配合旋转结构驱动工件螺旋式平移,便于对直径大小弧度不同的螺旋形弧板进行焊接;冷却结构的设置,便于对旋转结构进行降温,同时便于对焊接完成的工件进行降温,使工件焊接完成后定型效果更好。

A spiral weld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
技术介绍
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机器人最后一个轴的机械接口,通常是一个连接法兰,可接装不同工具或称末端执行器;焊接机器人就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末轴法兰装接焊钳或焊(割)枪的,使之能进行焊接,切割或热喷涂。然而,通过焊接机器人在圆柱体结构的轴上焊接螺旋形的弧板时,不便于通过焊接机器人调整对工件上的弧板的焊接弧度,在焊接过程中弧板容易变形抵触焊接机器人造成焊接机器人损坏,同时不便于操作人员在固定的位置控制调整焊接的位置,不便于对需要焊接的不同弧度的螺旋形的弧板和不同长度和直径的圆柱体结构的轴快速的安装和定位,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外壳、导向结构、定位结构、传动结构、旋转结构、驱动结构和冷却结构;截面为U形结构的所述外壳的底端四角处设有四个所述底座;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调节焊接工件水平位置的所述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设有用于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限位的所述导向结构,且所述传动结构背离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工件旋转的所述旋转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上设有用于对工件冷却的所述冷却结构,且所述冷却结构连接于所述旋转结构;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用于固定导向组件的所述定位结构,且所述定位结构的端部连接于用于驱动的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三皮带、驱动杆和第三传动轮,所述驱动杆贯穿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外壳,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外壳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轮的另外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结构,且所述第三皮带缠绕于两个所述第三传动轮,且所述驱动杆设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定位结构的一端。具体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滑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丝杆、转杆和固定块,所述第二套筒固定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截面为L形的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所述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一丝杆的另外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套筒且延伸至所述滑杆,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滑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滑杆背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滑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底端设有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一丝杆上的所述第三传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驱动杆上的所述第三传动轮的直径。具体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皮带、第一电机、第二丝杆、支撑框和限位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套筒设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壁,所述第二丝杆贯穿连接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框,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外壳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支撑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和所述第一电机上均设有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皮带缠绕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支撑框靠近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的截面为梯形和三角形的组合体,所述支撑框背离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设有截面为梯形的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外壳之间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旋转轴、第二传动轮、第二皮带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所述旋转轴贯穿于所述支撑框,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支撑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二电机上均设有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皮带缠绕于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电机上的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小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具体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摇杆、传动杆、导向套、卡块和卡套,所述支撑框背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框转动连接的所述导向套,一个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摇杆贯穿于所述导向套且与所述传动杆之间螺纹连接,另外一个所述传动杆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所述卡块与所述传动杆之间卡合,所述卡套与所述卡块之间螺栓连接。具体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散热孔、单向阀、扇叶和导流槽,所述扇叶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扇叶上的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小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所述支撑框的端部设有三个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进气的所述单向阀贯穿于所述支撑框,另外两个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支撑框的两端的所述导流槽导通,多个所述散热孔贯穿于所述支撑框且与所述导流槽导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定位结构设于外壳的侧壁,且外壳的底端的驱动结构连接于定位结构,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结构调节定位结构上的导向矫正组件的高度,进而便于快速的对不同角度,不同直径的螺旋形的弧板进行矫正定位,使螺旋焊接的质量更高,即:首先根据需要焊接的弧板的角度和直径选择大小不同的定位导向组件安装在固定块上,然后当螺旋形弧板和圆柱体结构的轴安装限位后,转动驱动杆,驱动杆上的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三皮带带动第一丝杆上的第三传动轮转动,进而使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螺纹驱动滑杆在第二套筒上滑动,第一丝杆上的第三传动轮的直径大于驱动杆上的第三传动轮的直径;进而使驱动更加省力,同时驱动杆设于外壳背离定位结构的一端,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在同一位置驱动定位结构,进而大大提高了操作灵活性,然后转动转杆,转杆螺纹驱动第一套筒与滑杆之间滑动,进而调节滑杆上的固定块的位置,进而便于对直径大小和弧度不同的螺旋形的弧板进行导向定位。(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外壳上设有用于驱动工件水平移动的传动结构,且传动结构上设有用于调节工件角度的旋转结构,进而便于通过传动结构配合旋转结构驱动工件螺旋式平移,便于对直径大小弧度不同的螺旋形弧板进行焊接,即:根据螺旋形弧板的弧度调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转动,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上的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螺纹驱动支撑框与外壳之间滑动,同时限位块与外壳之间滑动,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上的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旋转轴转动,进而通过旋转轴带动工件旋转,使工件螺旋式平移,便于对螺旋形的弧板的不同位置进行焊接,进而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支撑框靠近第二丝杆的一端的截面为梯形和三角形的组合体,进而增大了支撑框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避免了焊接的废屑飞溅至第二丝杆上,配合限位块的使用,使支撑框与外壳之间滑动更加稳定。(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通过将卡块与卡套之间螺栓连接,使卡块与卡套夹持固定圆柱体结构的轴,进而便于使用不同大小的卡块和卡套对不同直径的轴进行限位,然后将圆柱体结构的轴的两端的卡块与传动杆之间卡合,然后转动摇杆,摇杆螺纹驱动传动杆与导向套之间滑动连接,使传动杆抵触卡块,使卡块与传动杆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同时使卡块与传动杆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便于固定长度不同的圆柱体结构的轴,当旋转轴转动时,驱动导向套与支撑框之间转动。(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冷却结构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壳(2)、导向结构(3)、定位结构(4)、传动结构(5)、旋转结构(6)、驱动结构(7)和冷却结构(8);截面为U形结构的所述外壳(2)的底端四角处设有四个所述底座(1);所述外壳(2)上设有用于调节焊接工件水平位置的所述传动结构(5),所述传动结构(5)的一端设有用于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限位的所述导向结构(3),且所述传动结构(5)背离所述导向结构(3)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工件旋转的所述旋转结构(6);所述传动结构(5)上设有用于对工件冷却的所述冷却结构(8),且所述冷却结构(8)连接于所述旋转结构(6);所述外壳(2)的侧壁设有用于固定导向组件的所述定位结构4,且所述定位结构(4)的端部连接于用于驱动的所述驱动结构(7),所述驱动结构(7)设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壳(2)、导向结构(3)、定位结构(4)、传动结构(5)、旋转结构(6)、驱动结构(7)和冷却结构(8);截面为U形结构的所述外壳(2)的底端四角处设有四个所述底座(1);所述外壳(2)上设有用于调节焊接工件水平位置的所述传动结构(5),所述传动结构(5)的一端设有用于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限位的所述导向结构(3),且所述传动结构(5)背离所述导向结构(3)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工件旋转的所述旋转结构(6);所述传动结构(5)上设有用于对工件冷却的所述冷却结构(8),且所述冷却结构(8)连接于所述旋转结构(6);所述外壳(2)的侧壁设有用于固定导向组件的所述定位结构4,且所述定位结构(4)的端部连接于用于驱动的所述驱动结构(7),所述驱动结构(7)设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7)包括第三皮带(71)、驱动杆(72)和第三传动轮(73),所述驱动杆(72)贯穿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传动轮(73)和所述外壳(2),所述驱动杆(72)与所述外壳(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轮(73)的另外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结构(4),且所述第三皮带(71)缠绕于两个所述第三传动轮(73),且所述驱动杆(72)设于所述外壳(2)背离所述定位结构(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4)包括滑杆(41)、第一套筒(42)、第二套筒(43)、第一丝杆(44)、转杆(45)和固定块(46),所述第二套筒(43)固定于所述外壳(2)背离所述驱动杆(72)的一端,截面为L形的所述滑杆(41)与所述第二套筒(4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4)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所述第三传动轮(73),所述第一丝杆(44)的另外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套筒(43)且延伸至所述滑杆(41),所述第一丝杆(44)与所述第二套筒(4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4)与所述滑杆(4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2)与所述滑杆(41)背离所述第二套筒(43)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转杆(45)与所述第一套筒(4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5)与所述滑杆(4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2)的底端设有所述固定块(46),所述第一丝杆(44)上的所述第三传动轮(73)的直径大于所述驱动杆(72)上的所述第三传动轮(73)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5)包括第一传动轮(51)、第一皮带(52)、第一电机(53)、第二丝杆(54)、支撑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备陈丽君严春平邵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产教融合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