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395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包括:编制铸件的补焊检验指导卡,确定铸件的A区和B区;在补焊检验指导卡上附铸件的产品图,在产品图上对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颜色;对照补焊检验指导卡,采用铸件制作补焊样件并在补焊样件上附写有铸件型号的标签;在补焊样件上进行A、B区标识,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颜色;将铸件补焊样件的标签塑封并与补焊样件一同保存于检验室,用于检验对照补焊时的铸件补焊区域是否正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检验指导卡的实施,便于操作工人和检验员的快速识别补焊区域要求,杜绝了操作工人将禁焊区误补焊;消除了补焊A区、B区的误判,减少了铸件的返工及废品损失。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of repair welding area of cas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件补焊区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采用不同的生产加工方式,铸造就是其中的加工方式之一。从毛坯到加工成品,零部件缺陷伴随整个生产过程,特别是易产生内裂、缩孔、气孔、砂眼、缺肉、夹渣、裂纹等组织缺陷。另外在机加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啃刀、尺寸超差、加工错位等缺陷。对于这些缺陷,根据发动机零件的实际使用情况,在不影响零件机械强度和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使用性能的情况下,设计部门在设计图样技术条件中划分出允许补焊区域(B区)和禁止补焊区(A区),对允许补焊区域(B区)可通过补焊技术来消除缺陷,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针对生产现场使用的《质量验收标准》和生产单位的工艺规程没有对铸件A区和B区补焊要求进行明确说明,因为设计图样中只有一个方向的视图且没有A区的具体图示,并在设计图样的技术条件中提出了补焊区(B区)与禁焊区(A区)的要求。针对存在歧义的图示,不同人员理解并不唯一,现场工艺技术人员、检验员以及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制作标识:编制铸件的补焊检验指导卡,确定铸件的A区和B区;/n2)制作卡片:在补焊检验指导卡上附铸件的产品图,在产品图上对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颜色;/n3)制作样件:对照补焊检验指导卡,采用铸件制作补焊样件并在补焊样件上附写有铸件型号的标签;在补焊样件上进行A、B区标识,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颜色;/n4)样件使用:将铸件补焊样件的标签塑封并与补焊样件一同保存于检验室,用于检验对照补焊时的铸件补焊区域是否正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标识:编制铸件的补焊检验指导卡,确定铸件的A区和B区;
2)制作卡片:在补焊检验指导卡上附铸件的产品图,在产品图上对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颜色;
3)制作样件:对照补焊检验指导卡,采用铸件制作补焊样件并在补焊样件上附写有铸件型号的标签;在补焊样件上进行A、B区标识,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颜色;
4)样件使用:将铸件补焊样件的标签塑封并与补焊样件一同保存于检验室,用于检验对照补焊时的铸件补焊区域是否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区为禁止焊接区域;B区为接受焊接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照补焊检验指导卡,采用X光检验铸件是否为报废铸件,采用报废的铸件制作补焊样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补焊区域识别及检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对于飞机附件传动盒壳体,编制补焊检验指导卡,确定飞机附件传动盒壳体的壳体盖处为A区,飞机附件传动盒壳体的其他部位为B区;
2)在补焊检验指导卡上附飞机附件传动盒壳体产品图,产品图上对传动盒壳体的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颜色;
3)采用报废的飞机附件传动盒壳体制作补焊样件;对照补焊检验指导卡,在补焊样件上进行A、B区标识,A区采用红色进行标识,B区不标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娟潘锐毛树根苗莉萍高林军孙文扬卢兵兵闫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