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981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主体,下料装置主体包括支杆、弹簧以及上支板,且上支板平行于下料装置主体上方,支杆设有两根,且两根支杆末端分别嵌入于下料装置主体上表面左右两侧,两根支杆上表面与上支板底面固定,且弹簧嵌入于支杆内侧中心,上支板下表面和下料装置主体上表面均焊接有横板,且横板表面开有至少五个凹槽,凹槽内嵌入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清洗杆和刷毛,且清洗杆垂直焊接于清洗组件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下料的同时进行汽车配件表面处理/及时排出产生的废渣和废水。

A cutting device for auto parts with surfac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下料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下料装置是借助于机器运动的作用力加压于刀模,对材料进行切割加工的机器。近代的下料装置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将高压水束、超声波等先进技术用于皮革冲切技术中,但人们仍然将这些设备归纳在下料装置类的设备中。现有的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由于配件的要求精度较高,所以常规的下料装置将汽车配将卸出后,难以同时对汽车配件的表面进行处理,进而导致通过后续的人工清理,不仅效率低并且处理效果不理想,再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废水不便排出,存在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在下料的同时实现汽车配件的表面处理,并将产生的杂质和废水及时集中处理再排出。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所述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主体,所述下料装置主体包括支杆、弹簧以及上支板,且所述上支板平行于下料装置主体上方,所述支杆设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支杆末端分别嵌入于下料装置主体上表面左右两侧,两根所述支杆上表面与上支板底面固定,且所述弹簧嵌入于支杆内侧中心,所述上支板下表面和下料装置主体上表面均焊接有横板,且所述横板表面开有至少五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杆和刷毛,且所述清洗杆垂直焊接于清洗组件上表面,所述刷毛嵌入于清洗杆末端;所述上支板上表面开有至少五个通孔,且所述上支板下表面的横板底面开有与至少五个所述通孔相通并一一对应的圆孔,每个所述圆孔内侧均嵌入有网孔直径为0.5cm的滤网,且所述通孔和圆孔均与至少五个凹槽错位排布;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包括排水管和网孔直径为0.3cm的筛网,且所述筛网从上至下嵌入于收集盒内侧中下方,所述排水管设有两根并分别插接于收集盒前面左右两侧下方,且所述排水管平行于筛网下方。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主体中的横板前面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上表面开有至少五个水槽,所述导流板上表面呈“四十五至五十五”度倾斜面。优选的,所述收集盒后面与下料装置主体前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流板前端平行于收集盒上方并与收集盒相通。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主体后面焊接有与下料装置主体中横板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下料板。优选的,所述上支板上方垂直安装有至少五个蓄水桶,且所述蓄水桶包括密封盖、拉环以及水管,所述密封盖嵌入于蓄水桶上方并将其封闭,且所述拉环焊接于密封盖上表面中心,所述水管插接于蓄水桶底部中心并与其相通,且所述水管末端插入通孔内并与其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将汽车配件从两个横板之间穿过,并利用清洗组件中的刷毛可以对汽车配件的上下表面进行刷洗,这样便可以实现在下料的同时对汽车配件的表面进行处理,利用两根支杆和弹簧,将上支板向下压动,使得上支板与下料装置主体之间距离变短,这样能够加强清洗组件与汽车配件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洗效果;将蓄水桶内装入清洗水,清洗水通过水管进入通孔内再流入圆孔,利用圆孔中的滤网能够起到简单过滤的效果,再洒在汽车配件的表面,这样能够提高清洗汽车配件的方便性,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其清洗质量;当清洗水洒在汽车配件上时,将会沿着导流板流向收集盒内,通过导流板中的水槽能够减少水向导流板左右两侧流动的现象,利用收集盒内的筛网能够起到将水沥干的作用,避免水渍长时间吸附在汽车配件的表面而发生生锈的现象,这样不仅能够将配件和水同时收集起来,并进行分离处理,利用两根排水管,可以将沥出的水排出,操作方便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蓄水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和图2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下料装置主体;101-支杆;102-弹簧;2-上支板;201-通孔;202-横板;203-凹槽;204-圆孔;205-滤网;3-下料板;4-清洗组件;401-清洗杆;402-刷毛;5-导流板;501-水槽;6-收集盒;601-筛网;602-排水管;7-蓄水桶;701-密封盖;702-拉环;703-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主体1,下料装置主体1包括支杆101、弹簧102以及上支板2,且上支板2平行于下料装置主体1上方,支杆101设有两根,且两根支杆101末端分别嵌入于下料装置主体1上表面左右两侧,两根支杆101上表面与上支板2底面固定,且弹簧102嵌入于支杆101内侧中心,上支板2下表面和下料装置主体1上表面均焊接有横板202,且横板202表面开有至少五个凹槽203,凹槽203内嵌入有清洗组件4,清洗组件4包括清洗杆401和刷毛402,且清洗杆401垂直焊接于清洗组件4上表面,刷毛402嵌入于清洗杆401末端,通过至少五个凹槽203,使用者将清洗组件4嵌入在每个凹槽203内,然后,通过两个横板202中的清洗组件4,将汽车配件从两个横板202之间穿过,并利用清洗组件4中的刷毛402可以对汽车配件的上下表面进行刷洗,这样便可以实现在下料的同时对汽车配件的表面进行处理,并且利用两根支杆101和弹簧102,使用者可以将上支板2向下压动,使得上支板2与下料装置主体1之间距离变短,这样能够加强清洗组件4与汽车配件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洗效果;上支板2上表面开有至少五个通孔201,且上支板2下表面的横板202底面开有与至少五个通孔201相通并一一对应的圆孔204,每个圆孔204内侧均嵌入有网孔直径为0.5cm的滤网205,且通孔201和圆孔204均与至少五个凹槽203错位排布,上支板2上方垂直安装有至少五个蓄水桶7,且蓄水桶7包括密封盖701、拉环702以及水管703,密封盖701嵌入于蓄水桶7上方并将其封闭,且拉环702焊接于密封盖701上表面中心,水管703插接于蓄水桶7底部中心并与其相通,且水管703末端插入通孔201内并与其相通,将密封盖701通过拉动拉环702从蓄水桶7中打开,再将蓄水桶7内装入清洗水,然后将水管703插入上支板2中的通孔201内,由于圆孔204和通孔201一一对应并相通,所以清洗水通过水管703进入通孔201内再流入圆孔204,利用圆孔204中的滤网205能够起到简单过滤的效果,由于通孔201和圆孔204均与至少五个凹槽203错位排布,所以清洗水将会通过圆孔204流出并直接洒在汽车配件的表面,这样能够提高清洗汽车配件的方便性,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其清洗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包括:/n下料装置主体(1),所述下料装置主体(1)包括支杆(101)、弹簧(102)以及上支板(2),且所述上支板(2)平行于下料装置主体(1)上方,所述支杆(101)设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支杆(101)末端分别嵌入于下料装置主体(1)上表面左右两侧,两根所述支杆(101)上表面与上支板(2)底面固定,且所述弹簧(102)嵌入于支杆(101)内侧中心,所述上支板(2)下表面和下料装置主体(1)上表面均焊接有横板(202),且所述横板(202)表面开有至少五个凹槽(203),所述凹槽(203)内嵌入有清洗组件(4),所述清洗组件(4)包括清洗杆(401)和刷毛(402),且所述清洗杆(401)垂直焊接于清洗组件(4)上表面,所述刷毛(402)嵌入于清洗杆(401)末端;所述上支板(2)上表面开有至少五个通孔(201),且所述上支板(2)下表面的横板(202)底面开有与至少五个所述通孔(201)相通并一一对应的圆孔(204),每个所述圆孔(204)内侧均嵌入有网孔直径为0.5cm的滤网(205),且所述通孔(201)和圆孔(204)均与至少五个凹槽(203)错位排布;/n收集盒(6),所述收集盒(6)包括排水管(602)和网孔直径为0.3cm的筛网(601),且所述筛网(601)从上至下嵌入于收集盒(6)内侧中下方,所述排水管(602)设有两根并分别插接于收集盒(6)前面左右两侧下方,且所述排水管(602)平行于筛网(601)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表面处理的汽车配件下料装置包括:
下料装置主体(1),所述下料装置主体(1)包括支杆(101)、弹簧(102)以及上支板(2),且所述上支板(2)平行于下料装置主体(1)上方,所述支杆(101)设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支杆(101)末端分别嵌入于下料装置主体(1)上表面左右两侧,两根所述支杆(101)上表面与上支板(2)底面固定,且所述弹簧(102)嵌入于支杆(101)内侧中心,所述上支板(2)下表面和下料装置主体(1)上表面均焊接有横板(202),且所述横板(202)表面开有至少五个凹槽(203),所述凹槽(203)内嵌入有清洗组件(4),所述清洗组件(4)包括清洗杆(401)和刷毛(402),且所述清洗杆(401)垂直焊接于清洗组件(4)上表面,所述刷毛(402)嵌入于清洗杆(401)末端;所述上支板(2)上表面开有至少五个通孔(201),且所述上支板(2)下表面的横板(202)底面开有与至少五个所述通孔(201)相通并一一对应的圆孔(204),每个所述圆孔(204)内侧均嵌入有网孔直径为0.5cm的滤网(205),且所述通孔(201)和圆孔(204)均与至少五个凹槽(203)错位排布;
收集盒(6),所述收集盒(6)包括排水管(602)和网孔直径为0.3cm的筛网(601),且所述筛网(601)从上至下嵌入于收集盒(6)内侧中下方,所述排水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文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