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13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其包括收集槽与输送带组件,收集槽设置在固定板与翻板之间缝隙的下方,收集槽两端开口,收集槽用于收集从缝隙中掉下的成品,输送带组件设置在收集槽上,输送带组件将收集槽中的成品从收集槽一端的开口处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自动将收集管中的成品快速完全的清理出来且不影响设备运作的效果。

A finished product collecting mechanism on a flat indenta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
本技术涉及平压压痕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生产印刷有商标、使用说明等图案的海绵砂纸的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印刷好的海绵砂纸进行裁剪,常用的是裁剪成方形,这时需要用到一种平压压痕机。现有的平压压痕机包括机架主体,机架主体上设有向外倾斜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设有切刀,机架外部连接有可活动翻板,翻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翻板上贴合设有垫板,工作时,待裁剪的海绵砂纸平铺在垫板上与切刀相对应的位置,海绵砂纸就位之后,水平放置的翻板转动并且拉动翻板与固定板相接触,垫板上的海绵砂纸与切刀相接触,在拉动翻板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海绵砂纸随即被按压裁剪出相应的形状,裁剪下来的成品从固定板与翻板之间的缝隙处掉下,在固定板与翻板之间缝隙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收集管对成品进行收集,收集管呈半圆管形状且开口向上正对缝隙,成品掉在收集管中后,因翻板一直在运动,操作人员将手伸进收集槽中进行清理时,翻板容易撞到人,所以操作人员会使用棍子将产品从收集管中清理出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操作人员使用棍子将成品从收集管中清理出来,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使用棍子清理并不是那么的灵活,棍子容易戳到翻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缝隙中,被翻板与固定板夹住,影响裁剪的效果,而且因棍子与成品的接触面积比较小,清理的效果也不好,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其具有能够自动将收集管中的成品快速完全的清理出来且不影响设备运作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与输送带组件,收集槽设置在固定板与翻板之间缝隙的下方,收集槽两端开口,收集槽用于收集从缝隙中掉下的成品,输送带组件设置在收集槽上,输送带组件将收集槽中的成品从收集槽一端的开口处运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槽中设置一个输送带组件,当固定板与翻板之间切割出的成品从缝隙中掉下,掉在收集槽的输送带组件上时,成品就被输送带组件运输出收集槽,与现有的需要操作人员手动使用一根棍子去将收集槽中的成品清理出来的方式相比,此种方式不需要操作人员自己动手去将成品从收集槽中清理出来,能够达到自动将收集槽中的成品快速完全的清理出来的目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不会影响到设备的运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输送带、滚轴、支架与电机,输送带套设在收集槽上,输送带一半处于收集槽的内部,输送带另一半处于收集槽的下方,输送带处于收集槽中的部分从收集槽一端的开口处进入至收集槽另一端的开口处转出,滚轴设置有两根,两根滚轴分别设置在输送带的两端内侧,支架设置在滚轴的两端,电机设置在支架上用于驱动滚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带组件开始工作时,首先使得电机通电,电机驱动滚轴开始转动,滚轴转动后带动输送带开始转动,进而使得输送带将掉落在其上的成品从收集槽的开口处运输出收集槽,达到自动将收集槽中的成品运输出去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由两块竖板组成,所述收集槽的开口处边缘设置有安装块,竖板一端与所述滚轴转动连接,竖板另一端与安装块转动连接,安装块上设置有锁定杆,锁定杆穿过竖板与安装块,锁定杆处于安装块中的部分呈多棱柱形状,竖板上设置有卡孔,卡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齿,锁定杆处于竖板中的部分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卡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啮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节滚轴的位置时,首先将锁定杆从竖板与安装块中拔出,之后转动竖板,待竖板转动到目标位置之后,再将锁定杆插进竖板与安装块中,并且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啮合,使得锁定杆限制竖板的运动,因锁定杆上处于安装块中的部分呈多棱棱柱形状,使得锁定杆在安装块中不能进行转动,进而达到固定锁定杆的目的,此时滚轴保持调节后的状态不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杆上设置有转动区,转动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卡齿与锁定杆上呈多棱柱形状的部分之间,在第二卡齿沿锁定杆被拉出所述卡孔中时,所述竖板可以绕转动区进行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板需要进行转动时,首先拉动锁定杆,使得第二卡齿被拉出卡孔,锁定杆与竖板连接的位置处于转动区,此时竖板就可以绕转动区进行转动,达到调节自身的目的,在竖板转动到目标位置后,再将锁定杆塞回,第二卡齿进入到卡孔中,锁定杆与竖板被锁定,竖板保持调节后的状态不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锁定杆上呈多棱棱柱的部分被拉出所述安装块之后,锁定杆上呈多棱柱形状的部分与所述卡孔边缘形成隔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定杆上层多棱棱柱的部分被拉出安装块之后,锁定杆上呈多棱柱形状的部分与卡孔边缘形成隔挡,使得锁定杆上呈多棱棱柱的部分不易穿过卡孔,锁定杆此时就可以卡在卡孔中,不易发生掉落到别处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杆上第二卡齿远离所述转动区的一端设置有挡块,挡块与所述卡孔远离转动区的一端端口边缘形成隔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的设置,使得第二卡齿在塞进卡孔中中后,不易出现全部塞进卡孔的情况,便于锁定杆下次拉出卡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扶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块的设置,为操作人员调节竖板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着手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调节竖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用手指钩住拉环拉动锁定杆,拉动时更加的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收集槽中设置一个输送带组件,当固定板与翻板之间切割出的成品从缝隙中掉下,掉在收集槽的输送带组件上时,成品就被输送带组件运输出收集槽,与现有的需要操作人员手动使用一根棍子去将收集槽中的成品清理出来的方式相比,此种方式不需要操作人员自己动手去将成品从收集槽中清理出来,能够达到自动将收集槽中的成品快速完全的清理出来的目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不会影响到设备的运作;2.在输送带组件开始工作时,首先使得电机通电,电机驱动滚轴开始转动,滚轴转动后带动输送带开始转动,进而使得输送带将掉落在其上的成品从收集槽的开口处运输出收集槽,达到自动将收集槽中的成品运输出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爆炸放大示意图。图中,1、方形块;11、收集槽;111、安装块;1111、凹槽;12、支撑杆;2、输送带组件;21、输送带;22、滚轴;23、支架;231、扶手块;232、卡孔;2321、第一卡齿;24、电机;3、机架主体;4、锁定杆;41、第二卡齿;42、转动区;43、挡块;44、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1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槽(11)与输送带组件(2),收集槽(11)设置在固定板与翻板之间缝隙的下方,收集槽(11)两端开口,收集槽(11)用于收集从缝隙中掉下的成品,输送带组件(2)设置在收集槽(11)上,输送带组件(2)将收集槽(11)中的成品从收集槽(11)一端的开口处运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槽(11)与输送带组件(2),收集槽(11)设置在固定板与翻板之间缝隙的下方,收集槽(11)两端开口,收集槽(11)用于收集从缝隙中掉下的成品,输送带组件(2)设置在收集槽(11)上,输送带组件(2)将收集槽(11)中的成品从收集槽(11)一端的开口处运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2)包括:输送带(21)、滚轴(22)、支架(23)与电机(24),输送带(21)套设在收集槽(11)上,输送带(21)一半处于收集槽(11)的内部,输送带(21)另一半处于收集槽(11)的下方,输送带(21)处于收集槽(11)中的部分从收集槽(11)一端的开口处进入至收集槽(11)另一端的开口处转出,滚轴(22)设置有两根,两根滚轴(22)分别设置在输送带(21)的两端内侧,支架(23)设置在滚轴(22)的两端,电机(24)设置在支架(23)上用于驱动滚轴(2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压压痕机上的成品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3)由两块竖板组成,所述收集槽(11)的开口处边缘设置有安装块(111),竖板一端与所述滚轴(22)转动连接,竖板另一端与安装块(111)转动连接,安装块(111)上设置有锁定杆(4),锁定杆(4)穿过竖板与安装块(111),锁定杆(4)处于安装块(111)中的部分呈多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结明胡明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燕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