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803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48
为克服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存在定位不准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包括底座、安装支架、驱动机构、充电盘和第一位置传感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和所述充电盘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盘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进行同一水平面内的相对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实现了充电盘和受电盘的精准定位,避免安全隐患。

A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普遍采用充电插枪与电动汽车充电口插接配合的方式,充电插枪与充电插座之间通过电缆进行连接,在进行充电的时候电缆一般都是拖在地面上的,当正在进行充电时有人经过容易拖拽电缆造成充电插座损坏。另外,普通充电插枪与充电插座之间的电缆经常在地上进行拖拽时间久了容易造成线缆绝缘表皮损坏导致充电期间漏电,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影响较大,存在触电风险。现有一类顶部充电的方式,多通过电缆连接,依然存在电缆绝缘表皮磨损的问题,且由于现阶段顶部充电系统智能化不高,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确的缺点,需要司机不断的去调整车辆位置,操作繁琐,人性化程度不高。其次,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充电结构与受电结构接触不良,容易导致充电连接位置发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存在定位不准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包括底座、安装支架、驱动机构、充电盘和第一位置传感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和所述充电盘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盘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进行同一水平面内的相对位移;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上的第二位置传感装置相互感应以确定所述充电盘和所述电动汽车顶部的受电盘的相对位置;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相对位置驱动所述充电盘运动直至所述充电盘与所述电动汽车顶部的受电盘电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在进行电动汽车充电时,只需要将设有受电盘的电动汽车行驶至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通过第二位置传感装置和第一位置传感装置的感应确定充电盘和受电盘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安装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上下运动,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的运动,实现充电盘与受电盘的电接触,进而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该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充电盘和受电盘的精准定位,避免人为控制存在的定位不准现象,同时该系统不需要设置电缆进行额外连接,避免了电缆绝缘表皮磨损漏电的问题。可选地,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位置传感装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的相对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充电盘和所述受电盘的相对位置,以控制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底座上的上下滑动动作。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两侧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齿条位于所述底座内部并连接所述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勾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齿条位于所述底座内部并连接所述第二卡勾。可选地,所述充电盘与所述驱动机构为滑动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支架为滑动电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安装支架为滑动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充电盘包括充电正极板和充电负极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正极嵌入导体和第一负极嵌入导体,所述安装支架内设置有第二正极嵌入导体和第二负极嵌入导体,所述驱动机构中设置有第三正极嵌入导体和第三负极嵌入导体;所述第一正极嵌入导体与所述第二正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嵌入导体与所述第三正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三正极嵌入导体与所述充电正极板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嵌入导体与所述第二负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二负极嵌入导体与所述第三负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三负极嵌入导体与所述充电负极板滑动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和矩形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X向滑块、Y向滑块、第三电机、第一传动蜗杆、第四电机和第二传动蜗杆;所述X向滑块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矩形框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蜗杆沿垂直所述X向滑块的方向穿过所述X向滑块,且所述第一传动蜗杆与所述X向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位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传动蜗杆由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转动;所述Y向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X向滑块上,第二传动蜗杆沿平行于所述X向滑块的方向穿过所述Y向滑块,且所述第二传动蜗杆与所述Y向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位于所述X向滑块上,所述第二传动蜗杆由所述第四电机驱动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正极嵌入导体和所述第一负极嵌入导体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正极嵌入导体包括正极引出段和正极滑轨段,所述正极引出段的一端位于所述矩形框内部并连接所述正极滑轨段,所述正极引出段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矩形框并与所述第一正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二负极嵌入导体包括负极引出段和负极滑轨段,所述负极引出段的一端位于所述矩形框内部并连接所述负极滑轨段,所述负极引出段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矩形框并与所述第一负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正极滑轨段和所述负极滑轨段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框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三正极嵌入导体和所述第三负极嵌入导体位于所述X向滑块中,所述第三正极嵌入导体的端部延伸出所述X向滑块的一端并与所述正极滑轨段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三负极嵌入导体的端部延伸出所述X向滑块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负极滑轨段滑动电连接。可选地,所述Y向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三正极嵌入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槽中,所述第三负极嵌入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槽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包括第一红外线接收装置、第二红外线接收装置和第三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装置、第二红外线接收装置和第三红外线接收装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呈三角状分布,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第二红外线接收装置和所述第三红外线接收装置均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电动汽车上第二位置传感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可选地,所述充电盘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安装支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安装支架内部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安装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第二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支架、驱动机构、充电盘和第一位置传感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和所述充电盘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盘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进行同一水平面内的相对位移;/n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上的第二位置传感装置相互感应以确定所述充电盘和所述电动汽车顶部的受电盘的相对位置;/n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相对位置驱动所述充电盘运动直至所述充电盘与所述电动汽车顶部的受电盘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支架、驱动机构、充电盘和第一位置传感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和所述充电盘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盘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进行同一水平面内的相对位移;
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上的第二位置传感装置相互感应以确定所述充电盘和所述电动汽车顶部的受电盘的相对位置;
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相对位置驱动所述充电盘运动直至所述充电盘与所述电动汽车顶部的受电盘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位置传感装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传感装置的相对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充电盘和所述受电盘的相对位置,以控制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底座上的上下滑动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齿条位于所述底座内部并连接所述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勾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齿条位于所述底座内部并连接所述第二卡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盘与所述驱动机构为滑动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支架为滑动电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安装支架为滑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盘包括充电正极板和充电负极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正极嵌入导体和第一负极嵌入导体,所述安装支架内设置有第二正极嵌入导体和第二负极嵌入导体,所述驱动机构中设置有第三正极嵌入导体和第三负极嵌入导体;
所述第一正极嵌入导体与所述第二正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嵌入导体与所述第三正极嵌入导体滑动电连接,所述第三正极嵌入导体与所述充电正极板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军郭建伟马爱国李振李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