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装置、仿生手和控制方法
本公开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轴装置、一种仿生手和一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不断更新迭代,很多机械设备中通常存在一些旋转结构,例如机器人、仿生手、机械臂等机械设备中通常存在需要相对转动的部件,为了实现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通常需要在部件之间连接转轴结构。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转轴通常采用子母丝结构,图1示意性示出了子母丝结构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子母丝结构100包括螺母柱101和螺丝102,螺母柱101和螺丝102可以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需要相对转动的两个部件可以穿设于螺母柱101上。但是,这种转轴结构仅依靠螺纹之间的摩擦力进行锁紧,极易松动脱落,具有不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转轴装置、一种仿生手和一种转轴操作方法。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轴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具有间隔的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装置,包括:/n第一本体(310),具有间隔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一凹槽(312),所述第一凹槽(312)朝向所述第一通孔(311);/n第二本体(32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21);以及/n轴体(330),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2)中并抵于所述第一凹槽(312)的底面,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通孔(311)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轴体(330)的中部贯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21),以使所述第二本体(320)能够通过所述轴体(33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31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装置,包括:
第一本体(310),具有间隔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一凹槽(312),所述第一凹槽(312)朝向所述第一通孔(311);
第二本体(32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21);以及
轴体(330),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2)中并抵于所述第一凹槽(312)的底面,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通孔(311)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轴体(330)的中部贯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21),以使所述第二本体(320)能够通过所述轴体(33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3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
所述轴体(330)具有圆柱面,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的部分圆柱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332),所述多个凸起结构(332)沿所述轴体(330)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轴体(330)的中心轴至所述凸起结构(332)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中心轴至所述第一通孔(311)的圆柱面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
所述凸起结构(332)呈长条状,并且所述凸起结构(332)沿所述轴体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二端部的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截面呈齿轮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
所述凸起结构(332)的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3321);
所述倾斜面(3321)由所述圆柱面过渡至所述凸起结构(33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侧壁为圆柱面,所述轴体(330)的中心轴至所述轴体(330)的圆柱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中心轴至所述第一通孔(311)的圆柱面之间的距离;或者
所述第一通孔(311)具有圆柱面,所述第一通孔(311)的圆柱面上设置有多个沟槽结构(3111),所述多个沟槽结构(3111)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多个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二亭,韩久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