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及真空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7186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及真空压铸模具,所述压铸模具真空阀包括:阀体,设有用于对模具型腔内部进行抽真空的阀体通道,以及用于调节阀体周边温度的温控回路,所述温控回路与模温机连通;抽气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阀体通道的启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铸模具真空阀和真空压铸模具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能够在抽出型腔内气体的同时接入模温机,保证整个压铸模具真空阀及其周边的温度平衡,解决了压铸模具真空阀处存在跑毛边、披锋的问题。

A kind of vacuum valve and vacuum die cast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及真空压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及真空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是一种利用高压强制将金属熔液压入形状复杂的金属模内的一种精密铸造法,其中真空压铸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铸造方法,真空压铸具有铸件气孔缺陷少,组织致密度高,力学性能强等优点。目前的真空压铸制备工艺,在压铸过程中抽除压铸模具型腔内的气体,从而消除或显著减少压铸件内的气孔和溶解气体,从而提高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抽除型腔内气体通常都是通过真空阀实现,而在压铸模具生产中由于模具温度场不同,模具的热膨胀区域也不同,特别是靠近模具真空抽气阀处,其温度一般相对模具中心温度和靠近浇道位置较低,导致真空阀附近的型腔可能接触不到金属液体,容易出现披锋、跑料影响产品尺寸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及真空压铸模具,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模具温度场不同使得铸件在真空阀附近区域出现披锋、跑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对模具型腔内部进行抽真空的阀体通道,以及用于调节阀体周边温度的温控回路,其中,所述温控回路与模温机连通;抽气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阀体通道的启闭。更进一步的,所述阀体通道的抽气口与所述模具型腔连通,所述阀体通道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回路沿阀体周向布置,且其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出水管与模温机连通。更进一步的,所述抽气调控组件包括:闭合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通道上;驱动件,与所述闭合件连接,控制所述闭合件移动,使所述抽气通道闭合或导通;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驱动件。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油缸,所述油缸设有液压油管,分别对应液压油进出。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油缸固定块、导向块和隔热板,所述油缸固定块安装在导向块上,所述导向块贴附有隔热板,所述导向块安装在压铸模具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闭合件的活动范围的行程开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体使用所述压铸模具真空阀的真空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组成模具的整体;定模排气板和动模排气板,所述定模排气板与动模排气板分别安装在定模和动模上,所述定模排气板和动模排气板之间形成抽气通道;所述压铸模具真空阀,所述压铸模具真空阀安装在所述定模排气板上,所述压铸模具真空阀的阀体通道与所述抽气通道相通。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模具真空阀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能够在抽出型腔内气体的同时接入模温机,保证了整个压铸模具真空阀及其周边的温度平衡,解决了压铸模具真空阀处存在跑毛边、披锋的问题,还降低了闭合件与阀体的故障率,延长了压铸模具真空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铸模具真空阀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铸模具真空阀阀体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铸模具真空阀温控回路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铸模具真空阀闭合件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压铸模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铸模具真空阀安装示意图。附图中:1、阀体;2、抽气管;3、闭合件;4、油缸;5、油缸固定块;6、导向块;7、隔热板;8、出水管;9、进水管;10、定位销;11、行程开关;12、固定螺栓;13、液压油管;14、动模;15、动模排气板;16、压铸模具真空阀;17、定模排气板;18、定模;19、密封圈;20、限位块;21、抽气调控组件;22、阀体通道;23、温控回路;24、抽气口;25、排气口;26、进水口;27、出水口;28、第一安装孔;29、第二安装孔;30、第三安装孔;31、第四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压铸模具真空阀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在压铸模具真空阀阀体设计温控回路,能够在抽出型腔内气体的同时接入模温机,保证了整个压铸模具真空阀及其周边的温度平衡,解决了压铸模具真空阀处存在跑毛边、披锋的问题,还降低了闭合件与阀体的故障率,延长了压铸模具真空阀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3,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模具真空阀包括阀体1和与阀体配合的抽气调控组件21。阀体1上设有用于对模具型腔内部进行抽真空的阀体通道22,以及用于调节阀体周边温度的温控回路23,其中,温控回路23与模温机连通;抽气调控组件21,用于控制所述阀体通道22的启闭。在抽出型腔内气体的同时接入模温机,保证了整个压铸模具真空阀及其周边的温度平衡,解决了压铸模具真空阀处存在跑毛边、披锋的问题。阀体1为圆柱筒状,阀体通道的抽气口24与模具型腔的排气通道连通,阀体通道的排气口25与排气管2密封连接,排气管2通过固定螺栓12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通过利用外部抽气设备对压铸模具真空阀抽气,从而将压铸模具型腔内的空气抽出,有效防止铸件出现气孔等缺陷。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阀体1的形状还可以是球状、椭球状或不规则形状,可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压铸模具的结构选择。阀体1壁内设有温控回路23,温控回路23沿阀体周向布置,且其进水口26与出水口27分别通过进水管9与出水管8与模温机密封连接。通过将模温机的液体流通进入压铸模具真空阀的温控回路23,使得压铸模具真空阀及其周边的温度与模具温度平衡,减少甚至消除由于模具温度场不同而引起铸件出现披锋、跑料影响产品尺寸等不良影响。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温控回路23采用预先钻通孔形成通道再将通孔口堵上的方法,只留下进水口26和出水口27,从而形成温控回路23。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温控回路23可以是螺旋状线路布置或者其他规则形状内腔,具体还可以采取铸造一体成型的方式。闭合件3可活动地设在阀体通道22上,若需要将模具型腔内部抽真空时,闭合件3与阀体通道22分离,抽气口24与排气口25相通,抽真空完成时,将闭合件3与阀体通道22贴合,把抽气口24与排气口25隔断。从而能够灵活地对压铸模具内部进行抽真空,还能够有效的保持压铸模具型腔的真空度,压模时金属熔液也不会进入阀体通道从而使得阀体卡死、堵塞,降低压铸模具真空阀的故障率。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铸模具真空阀闭合件3的结构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闭合件3采用杆状设计,闭合件与阀体通道配合部分呈倒锥形,能够与阀体通道22内壁紧密贴合。闭合件3通过驱动件控制移动,使阀体通道22闭合或导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驱动件为油缸4,油缸4设有液压油管13,分别对应液压油进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气缸、电机等常用驱动件进行驱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应用于真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模具真空阀包括:/n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对模具型腔内部进行抽真空的阀体通道,以及用于调节阀体周边温度的温控回路,其中,所述温控回路与模温机连通;/n抽气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阀体通道的启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应用于真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模具真空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对模具型腔内部进行抽真空的阀体通道,以及用于调节阀体周边温度的温控回路,其中,所述温控回路与模温机连通;
抽气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阀体通道的启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真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抽气口与所述模具型腔连通,所述阀体通道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真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回路沿阀体周向布置,且其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出水管与模温机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真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调控组件包括:
闭合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通道上;
驱动件,与所述闭合件连接,控制所述闭合件移动,使所述抽气通道闭合或导通;
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驱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玉军李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朗贤轻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