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高温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7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高温炉,壳体前部开有炉膛,炉膛内嵌设安装有内胆,内胆内部拼接安装有第一保温板,箱门与壳体转动铰接,壳体上设有红外光电开关,箱门背面设有第二保温板,壳体前侧底部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有温控仪表、电流表、操作按钮和报警器,壳体底部四周安装有福马轮,顶部开有散热口,散热口内安装有风扇;交流接触器、电流互感器、可控硅均与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与交流电源连接,电流互感器与电流表连接,可控硅与加热棒电性连接,热电偶安装在炉膛内部,并通过继电器与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器模块还电性连接有风扇、温控仪表和报警器。

A box type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高温炉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高温炉。
技术介绍
高温炉的温度在1800℃以下,多用于机械工业对原材料、毛坯、机械另件加热用。如板材轧制前的坯料加热,锻件的加热。机械另件及半成品的热处理以改善其机械性能,如进杆淬火、回火、退火、正火、气体渗碳、氮化等。亦有用于烧结、钎焊,部份电阻炉用于低熔点金属的熔炼及陶瓷玻璃工业的加热。现有箱式炉均系周期作业式,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和30段程序控温系统,移相触发,可控硅控制,炉膛采用氧化铝多晶纤维材料,双层炉壳间配有风冷系统。现有产品的炉膛采用整块的块拼装,而炉膛在升温降温的过程中发生热胀冷缩的情况会使整个炉膛局部发生开裂、断裂、崩塌的现象,这样整个炉膛的寿命会减短,整个炉子的质量贬值,随之而来的就是维修所产生的经费,成本会大幅度提升,且设备的底脚是直接焊接上去的铁脚,一台炉子的重量在200Kg左右,在挪动的时及其不便,另外还存在散热效果差,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高温炉,主要解决现有高温炉炉膛易开裂,设备笨重不易移动,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箱式高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炉体装置包括壳体、箱门和操作面板,所述壳体前部开有炉膛,所述炉膛内嵌设安装有内胆,所述内胆内部拼接安装有第一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彼此之间留有缝隙,并安装有加热棒,所述箱门与所述壳体转动铰接,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红外光电开关,所述箱门背面设有第二保温板,所述壳体前侧底部设有所述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温控仪表、电流表、操作按钮和报警器,所述壳体底部四周安装有福马轮,顶部开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安装有风扇;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热电偶、交流接触器、电流互感器、可控硅和控制器模块,所述交流接触器、所述电流互感器、所述可控硅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电流表连接,所述可控硅与所述加热棒电性连接,所述热电偶安装在所述炉膛内部,并通过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还电性连接有所述风扇、所述温控仪表和所述报警器。优选的,所述操作按钮包括电源启动按钮、电源停止键、电源总开关和运行电压指示灯。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模块上电性连接有24V电源,可向所述继电器和所述红外光电开关提供稳定电压。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2P接线端子,用于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优选的,所述可控硅上设有散热块,所述加热棒与所述可控硅之间还电性连接有触发器。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中还包括熔断器,可防止过载,保护设备。(三)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采用拼接安装,并且每块之间都有一条缝隙,能给材料一个热胀冷缩的空间,可使得炉膛处于受热冷却的状态,不会发生开裂、断裂、炉膛崩塌的现象;2、设备底部采用的是福马轮,此轮可以上下调节高度,调节成轮子便于挪动,挪动好了调节使之变成固定支撑脚,调整灵活,适用性强;3、散热口开在壳体的顶部,符合热量上升的热交换原理,风扇启动后,风会往上吹,使热风加快流量往外排出,空气流量变大,整个炉子内部风循环加快,使整个炉体外壳温度降低;4、设置了红外光电开关,因此在操作者打开炉门的时候,会切断整个控制电路,这样即使操作者忘记关闭操作面板上的电源总开关,也能安全取件,大大提升了安全性能;5、设置了报警器,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器会亮起并发出声音,提醒操作者尽快到设备旁检查设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突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箱式炉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箱式高温炉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箱式高温炉箱门打开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箱式高温炉炉膛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记如下:1、电源启动按钮;2、电源停止键;3、福马轮;4、电源总开关;5、报警器;6、运行电压指示灯;7、电流表;8、温控仪表;9、把手;a、第一保温板;b、第二保温板;c、加热棒;d、散热口;e、红外光电开关;p1、2P接线端子;p2、交流接触器;p3、散热块;p4、可控硅;p5、电流互感器;p6、熔断器;p7、24V电源;p8、触发器;p9、继电器;p10、风扇;p11、内胆;p12、壳体;p13、热电偶。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箱式高温炉,包括炉体装置和控制装置,炉体装置包括壳体p12、箱门和操作面板,壳体p12前部开有炉膛,炉膛内嵌设安装有内胆p11,内胆p11内部拼接安装有第一保温板a,第一保温板a彼此之间留有缝隙,并安装有加热棒c,箱门与壳体p12转动铰接,其中,壳体p12上设有红外光电开关e,箱门背面设有第二保温板b,壳体p12前侧底部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有温控仪表8、电流表7、操作按钮和报警器5,壳体p12底部四周安装有福马轮3,顶部开有散热口d,散热口d内安装有风扇p10。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温板a和第二保温板b均是氧化铝纤维板材,如图4所示,在安装时,用雕刻机将板材切割成小块,然后进行堆积、垒高、拼装,直到把整个炉膛搭建成需要的尺寸。这样拼接在一起的炉膛,每块只有都有一条小小的缝隙,给材料一个热胀冷缩的空间,可使得炉膛处于受热冷却的的状态,不会发生开裂、断裂、炉膛崩塌的现象。设备底部采用的是福马轮3,此轮可以上下调节高度,调节成轮子便于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高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炉体装置包括壳体(p12)、箱门和操作面板,所述壳体(p12)前部开有炉膛,所述炉膛内嵌设安装有内胆(p11),所述内胆(p11)内部拼接安装有第一保温板(a),所述第一保温板(a)彼此之间留有缝隙,并安装有加热棒(c),所述箱门与所述壳体(p12)转动铰接,其中,所述壳体(p12)上设有红外光电开关(e),所述箱门背面设有第二保温板(b),所述壳体(p12)前侧底部设有所述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温控仪表(8)、电流表(7)、操作按钮和报警器(5),所述壳体(p12)底部四周安装有福马轮(3),顶部开有散热口(d),所述散热口(d)内安装有风扇(p10);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热电偶(p13)、交流接触器(p2)、电流互感器(p5)、可控硅(p4)和控制器模块,所述交流接触器(p2)、所述电流互感器(p5)、所述可控硅(p4)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p2)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p5)与所述电流表(7)连接,所述可控硅(p4)与所述加热棒(c)电性连接,所述热电偶(p13)安装在所述炉膛内部,并通过继电器(p9)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还电性连接有所述风扇(p10)、所述温控仪表(8)和所述报警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高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炉体装置包括壳体(p12)、箱门和操作面板,所述壳体(p12)前部开有炉膛,所述炉膛内嵌设安装有内胆(p11),所述内胆(p11)内部拼接安装有第一保温板(a),所述第一保温板(a)彼此之间留有缝隙,并安装有加热棒(c),所述箱门与所述壳体(p12)转动铰接,其中,所述壳体(p12)上设有红外光电开关(e),所述箱门背面设有第二保温板(b),所述壳体(p12)前侧底部设有所述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温控仪表(8)、电流表(7)、操作按钮和报警器(5),所述壳体(p12)底部四周安装有福马轮(3),顶部开有散热口(d),所述散热口(d)内安装有风扇(p10);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热电偶(p13)、交流接触器(p2)、电流互感器(p5)、可控硅(p4)和控制器模块,所述交流接触器(p2)、所述电流互感器(p5)、所述可控硅(p4)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p2)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p5)与所述电流表(7)连接,所述可控硅(p4)与所述加热棒(c)电性连接,所述热电偶(p13)安装在所述炉膛内部,并通过继电器(p9)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马弗炉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