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减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13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减薄生产线,包括转换区、冲洗区和蚀刻区,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转换区上,所述转换区上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竖直容纳在玻璃减薄治具中的多个玻璃通过所述进料端被加载到所述转换区并经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中从所述出料端卸载,所述冲洗区用于清洁玻璃,所述蚀刻区用于玻璃的减薄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玻璃减薄生产线采用喷淋减薄的方式对竖直容纳在玻璃减薄治具中的玻璃进行减薄处理,可实现单次多片玻璃减薄,同时避免浸泡式减薄法中反应产物粘附在玻璃上造成不良品的问题。

A glass thinn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减薄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玻璃减薄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减薄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电子器件的发展,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电子器件越来越纤细化及薄型化,因此需要制造较薄的玻璃基板。为了制造较薄的玻璃基板,目前的采用的方法是浸泡式减薄法。用浸泡式减薄法减薄玻璃是将玻璃减薄液放入玻璃减薄设备的反应槽中,然后将玻璃放入玻璃减薄液中放置一定时间,使玻璃减薄液与玻璃反应,实现玻璃减薄。目前的浸泡式减薄法中,反应产物会悬浮于玻璃减薄液中,然后再粘附在玻璃上,造成不良品;并且,这种方法容易造成蚀刻不均,导致进行减薄后还需要进行抛光处理,提高了制备成本。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减薄生产线,包括转换区、冲洗区和蚀刻区,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转换区上,所述转换区上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竖直容纳在玻璃减薄治具中的多个玻璃通过所述进料端被加载到所述转换区并经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中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减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区、冲洗区和蚀刻区,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转换区上,所述转换区上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竖直容纳在玻璃减薄治具中的多个玻璃通过所述进料端被加载到所述转换区并经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中从所述出料端卸载,所述冲洗区用于清洁玻璃,所述蚀刻区用于玻璃的减薄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减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区、冲洗区和蚀刻区,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转换区上,所述转换区上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竖直容纳在玻璃减薄治具中的多个玻璃通过所述进料端被加载到所述转换区并经所述冲洗区和所述蚀刻区中从所述出料端卸载,所述冲洗区用于清洁玻璃,所述蚀刻区用于玻璃的减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减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区包括加载部、第一冲洗部、第二冲洗部、蚀刻部和卸载部;在所述蚀刻部中对玻璃施加减薄处理;所述蚀刻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加载通道和卸载通道,所述蚀刻区上设置有传输组件,用于将所述玻璃减薄治具从所述加载通道经所述蚀刻部向所述卸载通道运输;所述加载部和所述第一冲洗部布置在所述加载通道中,所述第二冲洗部和所述卸载部布置在所述卸载通道中;所述转换区均连接所述加载通道和所述卸载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减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部包括腔室、主厚度测量仪、喷淋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主厚度测量仪、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腔室上,所述喷淋组件在所述腔室中对设置于所述玻璃减薄治具上的玻璃施加减薄处理,所述主厚度测量仪实时测量在所述腔室内经历减薄处理的玻璃厚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喷淋组件、所述主厚度测量仪、所述传输组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减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腔室顶部的喷淋头、设置于所述腔室底部的收集槽、以及与所述喷淋头、所述收集槽均连通的外部喷淋液管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减薄生产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树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伟仕泰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