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打胶台,包括底座架、旋转架、旋转轴套和立轴;所述旋转轴套固定在所述底座架上,所述立轴固定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立轴和所述旋转轴套活动连接,玻璃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对应所述立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块上对应所述立轴设置有连接孔腔,所述立轴对应所述连接孔腔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的人工走动围绕玻璃打胶,改为使用旋转平台,操作人员定位,玻璃可旋转进行打胶,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打胶,解决了推拉窗周边打胶工序操作不便、用时长、质量难以控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灵巧、操作简单,实用效果良好。
A rotating glu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打胶台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打胶台。
技术介绍
在玻璃生产的后续过程中设置有周边打胶的工序,该工序一般采用玻璃胶进行粘贴的方式进行,玻璃胶使用手持式气动胶枪作业。目前,周边打胶封边工序全部由人工进行操作,待打胶玻璃一般设置在水平固定的打胶台上,如果玻璃较大时,操作用时增加较大,通常需要两个人共同打胶或一人往复移动进行操作,单人操作中长期移动兼并同时打胶的操作易使操作者疲劳,打胶质量会在工作时间内持续下降,双人操作中作业一致性、规范性难以保证,故从而造成生产线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打胶用量不一和断线等缺陷,同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打胶台,包括底座架、旋转架、旋转轴套和立轴;所述旋转轴套固定在所述底座架上,所述立轴固定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立轴和所述旋转轴套活动连接,玻璃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对应所述立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块上对应所述立轴设置有连接孔腔,所述立轴对应所述连接孔腔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腔内,且所述连接部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连接孔腔横截面形状设置。较佳的,所述连接部横截面小于所述立轴横截面,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立轴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固定块下端面连接。较佳的,所述连接孔腔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尺寸。较佳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腔的横截面为配合设置的多边形。较佳的,所述凸台和所述固定块下端面之间设置耐磨垫,所述耐磨垫与所述凸台、所述固定块下端面均紧密贴合。较佳的,所述耐磨垫设置为环形橡胶件。较佳的,所述旋转架设置为内有十字状固定架的正方形框架,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中心位置。较佳的,所述旋转架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垫,所述旋转架通过所述支撑垫接触支撑所述玻璃。较佳的,所述支撑垫设置为一端为半球形的柱状件,所述支撑垫的半球形端部与所述玻璃接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架的上端面上。较佳的,所述正方形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照明灯。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本技术是将现有的人工走动围绕玻璃打胶,改为使用旋转平台,操作人员定位,玻璃可旋转进行打胶,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打胶,解决了推拉窗周边打胶工序操作不便、用时长、质量难以控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且本技术设计灵巧、操作简单,实用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旋转打胶台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所述旋转打胶台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所述旋转架连接状态的仰视图;图4为所述立轴的连接结构图。图中数字表示:1-底座架;2-旋转架;3-旋转轴套;4-立轴;5-固定块;6-耐磨垫;7-轴承;21-固定架;22-正方形框架;23-支撑垫;24-照明灯;31-旋转孔;32-第二凸台;33-第一卡槽;41-连接部;42-第一凸台;43-旋转部;44-第三凸台;45-第二卡槽;51-连接孔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所述旋转打胶台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所述旋转打胶台的结构俯视图;本技术所述旋转打胶台包括底座架1、旋转架2、旋转轴套3和立轴4;所述旋转轴套3固定在所述底座架1上,所述立轴4固定在所述旋转架2上,所述立轴4和所述旋转轴套3活动连接,玻璃设置于所述旋转架2上,从而实现玻璃的自由旋转。具体的,所述底座架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架1对应所述旋转架2设置所述旋转轴套3,所述旋转轴套3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架1上,所述立轴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2底部,所述立轴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套3内,且所述立轴4和所述旋转轴套3通过轴承7活动连接,即所述立轴4可相对所述旋转轴套3自由转动,从而实现所述旋转架2在所述底座架1上的自由转动。较佳的,所述旋转架2对应所述立轴4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2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块5上对应所述立轴4设置有连接孔腔51,所述立轴4对应所述连接孔腔5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41,所述连接部41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连接孔腔51横截面形状设置,即所述连接部41可插入所述连接孔腔51内,从而实现所述立轴4和所述旋转架2的连接。所述连接部41横截面小于所述立轴4横截面,从而使所述连接部41和所述立轴4形成第一凸台42,当所述连接部41设置于所述连接孔腔51内时,所述第一凸台42和所述固定块5下端面接触连接,从而保证所述立轴4和所述固定块5连接位置的相对稳定。一般的,所述连接孔腔51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41的厚度尺寸,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凸台42和所述固定块5之间的充分接触。较佳的,所述连接部41横截面设置为多边形,对应的,所述连接孔腔51的横截面也设置为相应的多变形,从而保证所述连接部41和所述连接孔腔51之间连接状态的稳定,当所述旋转架2水平受力时,通过所述固定块5带动所述连接部41转动,使所述立轴4在所述旋转轴套3内转动。所述连接部41和所述连接孔腔51直接卡接的方式,也便于所述旋转架2和所述立轴4之间的拆卸更换,如为适应不同尺寸的玻璃更换不同大小的所述旋转架2。所述第一凸台42和所述固定块5下端面之间可设置耐磨垫6,所述耐磨垫6与所述第一凸台42、所述固定块5下端面均紧密贴合,所述耐磨垫6优选设置为环形橡胶件,避免所述连接部41和所述连接孔腔51传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凸台42和所述固定块5下端面在直接接触状态下相对摩擦造成的机械磨损,同时提供相对摩檫力,提高所述旋转架2和所述立轴4之间的传动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本技术是将现有的人工走动围绕玻璃打胶,改为使用旋转平台,操作人员定位,玻璃可旋转进行打胶,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打胶,解决了推拉窗周边打胶工序操作不便、用时长、质量难以控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且本技术设计灵巧、操作简单,实用效果良好。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旋转架连接状态的仰视图;所述旋转架2设置为内有十字状固定架21的正方形框架22,所述固定块5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架2可通过若干铝型材焊接或拼接而成,重量轻、结构稳定且便于安装。所述旋转架2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垫23,便于玻璃在所述旋转架2上的放置;一般的,所述支撑垫23至少设置有9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正方形框架22和所述固定架21上。较佳的,所述支撑垫23可设置为端部为半球形的柱状件,所述支撑垫23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架2的上端面上,另一端即半球形端部,与玻璃接触,从而实现所述支撑垫23对玻璃的支撑;所述支撑垫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打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架、旋转架、旋转轴套和立轴;所述旋转轴套固定在所述底座架上,所述立轴固定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立轴和所述旋转轴套活动连接,玻璃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对应所述立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块上对应所述立轴设置有连接孔腔,所述立轴对应所述连接孔腔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腔内,且所述连接部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连接孔腔横截面形状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打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架、旋转架、旋转轴套和立轴;所述旋转轴套固定在所述底座架上,所述立轴固定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立轴和所述旋转轴套活动连接,玻璃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对应所述立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架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块上对应所述立轴设置有连接孔腔,所述立轴对应所述连接孔腔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腔内,且所述连接部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连接孔腔横截面形状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打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横截面小于所述立轴横截面,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立轴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固定块下端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打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腔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尺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打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腔的横截面为配合设置的多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建晶,袁树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伟仕泰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