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小弟专利>正文

沉淀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40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淀处理装置,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污水沉淀池、支撑组件和排污集水池;污水沉淀池设置于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远离污水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排污集水池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以使污水沉淀池和排污集水池沿着竖直方向层叠放置。通过在污水沉淀池和排污集水池之间设置支撑组件,利用支撑组件使污水沉淀池和排污集水池层叠放置,有效节省装置的占地面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沉淀池设备同时运行占地面积过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多个沉淀池占地面积小,降低土地成本的技术效果。

Sediment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淀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沉淀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处理过程是许多工艺设备组成的连续系统,例如城镇污水处理厂,就是由许多大型水泥构筑物组合而成,如好氧池,缺氧池,厌氧池,二次沉淀池等等。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污水中污泥一般采用自然沉淀的方法,使污泥沉淀在底部,液体位于上部,后对液体与污泥进行分离,对污泥进行排污。但是,传统的污泥处理,需要多次沉淀,多个沉淀池设备水平横向依次放置占地面积过大,造成污水厂内的其他可用面积较小,很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由于可使用面积较小,很难在现有的污水厂内实施,造成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处理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沉淀池设备同时运行占地面积过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沉淀池、支撑组件和排污集水池;所述污水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远离所述污水沉淀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沉淀池(100)、支撑组件(200)和排污集水池(300);/n所述污水沉淀池(100)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200)上,所述支撑组件(200)远离所述污水沉淀池(100)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排污集水池(30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使所述污水沉淀池(100)和所述排污集水池(300)沿着竖直方向层叠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沉淀池(100)、支撑组件(200)和排污集水池(300);
所述污水沉淀池(100)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200)上,所述支撑组件(200)远离所述污水沉淀池(100)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排污集水池(30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使所述污水沉淀池(100)和所述排污集水池(300)沿着竖直方向层叠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部(210)和放置部(220);
所述支撑部(210)与所述放置部(220)连接,所述支撑部(210)与所述放置部(220)围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污水沉淀池(100)设置于所述放置部(220)远离所述支撑部(2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100)包括沉淀池主体、斜管(120)和沉降漏斗(130);
所述沉淀池主体设置于所述放置部(220)上,所述斜管(120)和所述沉降漏斗(130)均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主体内,所述斜管(120)和所述沉降漏斗(130)均与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内壁连接,且所述斜管(120)位于所述沉降漏斗(13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100)还包括液体排出管(140);
所述沉淀池主体的侧壁设置有液体排出口,所述液体排出口与所述液体排出管(140)连接,且所述液体排出口位于所述斜管(120)的上方,所述沉淀池主体内的上清液通过所述液体排出管(140)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弟
申请(专利权)人:胡小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