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28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配合锅使用,包括盛接装置和盖板,所述盛接装置包括侧板与底板,所述侧板呈漏斗型结构且在其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开孔,侧板与所述锅的内部适配并设置在锅内,侧板形成的较大敞口向上设置,所述底板为圆板状且开设有若干开孔,底板固定在侧板较小敞口处,所述盖板呈圆板状结构且开设有若干开孔,盖板能盖在侧板较大敞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性生产更多的鱼,提高制作熏鱼的效率。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processing smoked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熏鱼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厂制作熏鱼时,会将大量的带鱼切段进行腌制,然后将腌制好的鱼进行炸制备用,将炸制后的鱼分批次铺在箅子上进行熏制,直至全部的鱼都制作完成。在熏制的过程中,在会使用蒸煮锅和蒸锅箅子,使用蒸汽对蒸煮锅进行加热,使得锅底与锅的侧部都能受热,蒸煮锅内加入油并对锅加热,蒸锅箅子水平放在锅内且位于油的上部,蒸锅箅子呈平板状结构且开设有若干开孔,炸制后的鱼放在蒸锅箅子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食品厂中,需要一次性做出大量的熏鱼,由于只能在蒸锅箅子上铺设一层鱼,所以生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它可以一次性生产更多的鱼,提高制作熏鱼的效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配合锅使用,包括盛接装置和盖板,所述盛接装置包括侧板与底板,所述侧板呈漏斗型结构且在其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开孔,侧板与所述锅的内部适配并设置在锅内,侧板形成的较大敞口向上设置,所述底板为圆板状且开设有若干开孔,底板固定在侧板较小敞口处,所述盖板呈圆板状结构且开设有若干开孔,盖板能盖在侧板较大敞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大量炸制的鱼段放侧板与底板形成的盛接空间内,在锅内倒入油,再将熏制过程中使用的调味料倒入油中,将盖板盖在盛接装置较大敞口处的鱼上,锅内的热量可以通过侧板对远离底板的鱼进行熏制,盖板能够阻挡较大敞口处的热量进行一定的滞留,同时,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会通过盖板的开孔蒸发,可以做到同时制作大量的熏鱼,有效提高制作熏鱼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还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上开设有若干开孔,料筒竖直设置并位于盛接装置的敞口内,其竖直向下的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中心位置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调料装入布袋中,然后把布袋通过向上的筒口放入料筒中,布袋将料筒内部填满,在锅底的调料向上散发味道,味道通过料筒的开孔向料筒四周散发,有效对盛接装置上部的与进行味道补充;同时,布袋在料筒内可以减少调料与盛接装置上部的鱼之间的距离,使得调料的味道能够更好地向盛接装置上部的鱼散发进行辅助调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对应料筒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料筒竖直向上的一端能够穿透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通过料筒穿透盖板的开口的上端向料筒内再次加入调料,结构简单,不需要工作人员将盖板拿起,使用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设置有两个且对应固定在侧板上相对的位置处,第一提手呈U型,第一提手包括两个竖直段和水平段,三者依次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段固定在侧板上,所述水平段位于侧板的上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有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拉住一个第一提手,通过使用第一提手,便于工作人员将盛接装置从锅内取出,结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提手的两个竖直段固定侧板敞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盛接装置放在锅内时,盛接装置以及其内部大量的鱼的重量,不会通过竖直段作用在锅的内壁上,可以减小盛接装置对锅内壁的压强,进而不会对锅的强度造成影响,使得盛接装置与锅的使用较为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还包括套管并在第一提手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套管设置有四个且每两个为一组,套管为两端设置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套管的长度方向与盛接装置敞口的边沿垂直,套管的外部贴合且固定在侧板上,并位于盛接装置的敞口内,两个竖直段能够同时分别插入两个对应的套管中,卡块固定在竖直段上远离水平段的端部,所述卡块能够卡在套管处,使得竖直段限制在套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第一提手时,作用在第一提手的力通过卡块作用在套管上,作用在套管上的力沿套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套管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以有效地减少竖直段的受力,使得第一提手使用更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为圆环状且固定在侧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减弱侧板整体的柔软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在盛接装置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固定环可以增加侧板与锅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使得国内的热量更好地通过侧板对盛接装置上部机靠近侧板的鱼进行熏制。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盛接装置和盖板,使用时,将大量炸制的鱼段放侧板与底板形成的盛接空间内,在锅内倒入油,再将熏制过程中使用的调味料倒入油中,将盖板盖在盛接装置较大敞口处的鱼上,锅内的热量可以通过侧板对远离底板的鱼进行熏制,盖板能够阻挡较大敞口处的热量进行一定的滞留,同时,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会通过盖板的开孔蒸发,可以做到同时制作大量的熏鱼,有效提高制作熏鱼效率;2.通过设置料筒,使用时,将调料装入布袋中,然后把布袋通过向上的筒口放入料筒中,布袋将料筒内部填满,在锅底的调料向上散发味道,味道通过料筒的开孔向料筒四周散发,有效对盛接装置上部的与进行味道补充;同时,布袋在料筒内可以减少调料与盛接装置上部的鱼之间的距离,使得调料的味道能够更好地向盛接装置上部的鱼散发进行辅助调味;3.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开口,使用时,可以通过料筒穿透盖板的开口的上端向料筒内再次加入调料,结构简单,不需要工作人员将盖板拿起,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与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去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2、盛接装置;21、侧板;22、底板;3、盖板;4、料筒;5、第一提手;51、卡块;6、套管;7、第一固定环;8、第二提手;9、第二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配合锅1使用,包括盛接装置2和盖板3。盛接装置2包括侧板21与底板22,侧板21呈漏斗型结构且在其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开孔,侧板21与锅1的内部适配并设置在锅1内,侧板21形成的较大敞口向上设置,底板22为圆板状且开设有若干开孔,底板22固定在侧板21较小敞口处,盖板3呈圆板状结构且开设有若干开孔,盖板3能盖在侧板21较大敞口处。使用时,将大量炸制的鱼段放侧板21与底板22形成的盛接空间内,在锅1内倒入油,再将熏制过程中使用的调味料倒入油中,将盖板3盖在盛接装置2较大敞口处的鱼上,锅1内的热量可以通过侧板21对远离底板22的鱼进行熏制,盖板3能够阻挡较大敞口处的热量进行一定的滞留,同时,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会通过盖板3的开孔蒸发,可以做到同时制作大量的熏鱼,有效提高制作熏鱼效率。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配合锅(1)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接装置(2)和盖板(3),所述盛接装置(2)包括侧板(21)与底板(22),所述侧板(21)呈漏斗型结构且在其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开孔,侧板(21)与所述锅(1)的内部适配并设置在锅(1)内,侧板(21)形成的较大敞口向上设置,所述底板(22)为圆板状且开设有若干开孔,底板(22)固定在侧板(21)较小敞口处,所述盖板(3)呈圆板状结构且开设有若干开孔,盖板(3)能盖在侧板(21)较大敞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配合锅(1)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接装置(2)和盖板(3),所述盛接装置(2)包括侧板(21)与底板(22),所述侧板(21)呈漏斗型结构且在其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开孔,侧板(21)与所述锅(1)的内部适配并设置在锅(1)内,侧板(21)形成的较大敞口向上设置,所述底板(22)为圆板状且开设有若干开孔,底板(22)固定在侧板(21)较小敞口处,所述盖板(3)呈圆板状结构且开设有若干开孔,盖板(3)能盖在侧板(21)较大敞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还包括料筒(4),所述料筒(4)上开设有若干开孔,料筒(4)竖直设置并位于盛接装置(2)的敞口内,其竖直向下的一端固定在底板(22)的中心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上对应料筒(4)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料筒(4)竖直向上的一端能够穿透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熏鱼加工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提手(5),所述第一提手(5)设置有两个且对应固定在侧板(21)上相对的位置处,第一提手(5)呈U型,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友军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