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34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包括骨架本体,该骨架本体上设有扶手骨架,该扶手骨架通过扶手翻转机构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该骨架本体上还设有扶手升降机构,所述扶手翻转机构设于该扶手升降机构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效果是,可兼顾扶手打开后的长度和高度,并能对扶手进行同步翻转和升降,简化了使用流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rmrest for car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的配件及装配,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骨架是支撑汽车座椅的内部关键配件,许多功能性的实现都是通过对座椅骨架的设计改造来完成的。汽车座椅骨架分为前排座椅骨架、中排座椅骨架、后排座椅骨架;当然,对于乘员数更多的汽车,座椅的数目和排数也会更多。一般来说,座椅骨架的功能及调节方式有:调角器带动的靠背骨架向前后旋转,座框骨架的前后移动,座框骨架的高度、仰角调节。基于越来越成熟消费市场,汽车座椅的功能性需求越来越高,有主机厂提出,将后排座椅进行可变设计,使其经过调节既能满足三人乘坐,又能变化为二人商务模式。现有设计采用直接在靠背上设置翻转扶手的方式,翻转扶手的下部与靠背铰接,翻转扶手收纳到靠背内时,可形成三人乘坐模式;翻转扶手出靠背时,扶手将两侧座位分割开,形成两人商务模式。其存在以下缺点:①、后排座椅的座框部分不能分离,两侧座位依然连在一起,形式上不能形成完全独立的两部分;②、由于扶手内嵌在靠背中,后排扶手的长度和高度难以兼顾。具体的,a、如保证扶手打开后有足够的长度,需使扶手的下连接点(铰接点)更靠近座框,这就使扶手打开后的高度很低,严重影响乘坐体验;目前的解决的方法是大大增加扶手厚度进行垫高,但这又会使扶手显得过于笨重;b、如保证扶手打开后有足够的高度,需使扶手的下连接点(铰接点)升高远离座框,这就使扶手打开后的长度很短,同样影响乘坐体验;或者如a点所说的那样。因而,需要对主机厂提出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设计出功能性更全面,体验更好的座椅骨架,特别是针对后排的座椅骨架。面对以上缺点,研究人员至少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如何实现后排座椅的座框在“三人位”和“两人位”之间进行可回复的调节;2、在“三人位”向“两人位”变化时,“减掉的”的一个位置的座框应如何放置、收纳或隐藏;3、原有设计中,扶手的位置和设置方式是否还能继续沿用。4、如何既能保证后排扶手在打开后具有足够的长度,有具有足够的高度,同时又不能增大扶手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不增大扶手厚度的情况下,兼顾扶手的长度和高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方案。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骨架本体,该骨架本体上设有扶手骨架,该扶手骨架通过扶手翻转机构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该骨架本体上还设有扶手升降机构,所述扶手翻转机构设于该扶手升降机构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增大扶手骨架的长度,使其铰接点靠近骨架本体的底部,扶手骨架翻转摊平后,可通过扶手升降机构对其进行升降,再调节扶手骨架的高度;从而兼顾扶手打开后的长度和高度。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扶手骨架之间设有扶手升降翻转同步组件。该设计能够使扶手骨架同步翻转和升降,简化使用步骤。所述扶手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的导向轨迹和设于所述扶手翻转机构上的行走部,该行走部设于所述导向轨迹上并沿其移动。在所述骨架本体上设有条形的升降槽,该升降槽形成所述导向轨迹,所述行走部位于所述升降槽内并沿其移动。在所述扶手骨架的根部设有柱状限位部,该柱状限位部形成所述行走部,该柱状限位部活动伸入所述升降槽内。所述柱状限位部同时形成扶手翻转轴,所述升降槽的任一位置形成扶手翻转孔,所述扶手翻转轴和所述扶手翻转孔相配合形成所述扶手翻转机构。采用以上方案,柱状限位部位于升降槽内,既可以沿升降槽上下移动,又可以在升降槽内转动。所述扶手升降翻转同步组件包括挡杆,该挡杆的一端与所述骨架本体铰接,所述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骨架连接;在所述扶手骨架上还设置有条形的同步滑槽,所述挡杆与所述扶手骨架的连接端与所述同步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挡杆与所述扶手骨架的连接端设有同步限位轴,该同步限位轴水平活动穿设在所述同步滑槽内。所述骨架本体上设有角度限位孔,所述挡杆与所述骨架本体的连接端设有挡臂,该挡臂位于所述角度限位孔内。所述骨架本体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边板,在两个所述边板上分别设有所述升降槽,在所述扶手骨架的根部背向设有两个所述柱状限位部,两个所述柱状限位部分别落在两个所述边板上的升降槽内;在两个所述边板上分别设有所述挡杆,所述扶手骨架上对应每个所述挡杆分别设有所述同步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可兼顾扶手打开后的长度和高度,并能对扶手进行同步翻转和升降,简化了使用流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扶手骨架30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k部放大图;图4为扶手骨架30打开摊平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扶手骨架30在翻转升降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前侧视角下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后侧视角下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座框本体20平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座框本体20竖立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包括骨架本体,该骨架本体上设有扶手骨架30,该扶手骨架30通过扶手翻转机构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该骨架本体上还设有扶手升降机构,所述扶手翻转机构设于该扶手升降机构上。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扶手升降机构可以是相互配合的滑轨-滑块,或者是相互配合的导向杆-导向筒,或者是相互配合的丝杆-螺母,其中的滑轨/导向杆/丝杆固定在骨架本体上,而滑块/导向筒/螺母形成升降部,在升降部上设有安装支耳;升降部进行升降的动力源可以是电机、气缸,电机、气缸的输出部如何驱动升降部升降在现有技术中有大量记载,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该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支耳上,安装支耳上还设有水平支撑部,当扶手骨架30翻转摊平后,落在水平支撑部上。如此,即实现了扶手骨架30的翻转,翻转后支撑,翻转后升降的功能。第二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扶手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的导向轨迹和设于所述扶手翻转机构上的行走部,该行走部设于所述导向轨迹上并沿其移动。更具体的,在所述骨架本体上设有条形的升降槽3a,该升降槽3a形成所述导向轨迹,所述行走部位于所述升降槽3a内并沿其移动。在所述扶手骨架30的根部设有柱状限位部31,该柱状限位部31形成所述行走部,该柱状限位部31活动伸入所述升降槽3a内。所述柱状限位部31同时形成扶手翻转轴,所述升降槽3a的任一位置形成扶手翻转孔,所述扶手翻转轴和所述扶手翻转孔相配合形成所述扶手翻转机构。为了便于使用,提升用户体验,在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扶手骨架30之间设有扶手升降翻转同步组件,以使扶手骨架30在翻转的同时升降,简化使用步骤。所述扶手升降翻转同步组件包括挡杆32,该挡杆32的一端与所述骨架本体铰接,所述挡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骨架30连接;在所述扶手骨架30上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本体,该骨架本体上设有扶手骨架(30),该扶手骨架(30)通过扶手翻转机构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该骨架本体上还设有扶手升降机构,所述扶手翻转机构设于该扶手升降机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本体,该骨架本体上设有扶手骨架(30),该扶手骨架(30)通过扶手翻转机构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该骨架本体上还设有扶手升降机构,所述扶手翻转机构设于该扶手升降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扶手骨架(30)之间设有扶手升降翻转同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的导向轨迹和设于所述扶手翻转机构上的行走部,该行走部设于所述导向轨迹上并沿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骨架本体上设有条形的升降槽(3a),该升降槽(3a)形成所述导向轨迹,所述行走部位于所述升降槽(3a)内并沿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骨架(30)的根部设有柱状限位部(31),该柱状限位部(31)形成所述行走部,该柱状限位部(31)活动伸入所述升降槽(3a)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限位部(31)同时形成扶手翻转轴,所述升降槽(3a)的任一位置形成扶手翻转孔,所述扶手翻转轴和所述扶手翻转孔相配合形成所述扶手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德学杨双华杨芳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