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41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52
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包括左、右纵向轨道梁,纵向轨道梁上沿纵向开设凹槽,槽内的钢轨采用弹性垫板连续支承并通过高分子材料连续锁固,左、右纵向轨道梁之间通过若干连杆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保留了嵌入式轨道连续支承和连续锁固的结构特点;将原相互独立的承轨槽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轨道结构整体性,进一步提升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性能。

A longitudinal track structure with continuous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近年,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日益推广,同时该模式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系统产品开发中,如城轨交通中预制式浮置板轨道、梯形轨枕轨道等。连续支承的嵌入式轨道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产品,具有减振降噪效果好、轮轨磨耗低、使用寿命长、绝缘性能好、乘车舒适性佳以及日常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逐步受到关注。目前已应用于国内多条有轨电车线路及地铁线路中,在建或者已规划线路中也都有着嵌入式轨道的应用需求,预计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嵌入式轨道作为一种性能更优异的轨道系统将在国内地铁、有轨电车甚至高铁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嵌入式轨道结构相关专利CN105155412B、CN105133493B中,采用了承轨槽纵向梁的理念,左右轨所对应的两承轨槽相互独立,未用横向连接杆件将其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现场施工时,需现场测量精调两承轨槽,对精调要求较高。因此为增强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现场精调工作量,提升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将左右承轨槽通过横向连接杆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在承轨槽与混凝土底座之间设置减振措施,以进一步提升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将左右承轨槽连接为一个整体,并进一步提升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等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br>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包括左、右纵向轨道梁,纵向轨道梁上沿纵向开设凹槽,槽内的钢轨采用弹性垫板连续支承并通过高分子材料连续锁固,左、右纵向轨道梁之间通过若干连杆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与现有轨道结构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保留了嵌入式轨道连续支承和连续锁固的结构特点;2、将原相互独立的承轨槽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轨道结构整体性,进一步提升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性能。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左、右纵向轨道梁之间采用固定不可调的连接方式。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左、右纵向轨道梁之间采用可调节的连接方式。进一步优选,左、右纵向轨道梁与连杆的连接处设有内螺纹的预埋套管,预埋套管内设螺栓并在其螺栓头部位设置用于精调轨距的调整垫片。作为优选,左、右纵向轨道梁在相向侧设置用于在二者之间安装盖板的承接凸台。在需要检修时,在左、右纵向轨道梁的承接凸台上铺上盖板,方便线路检修。亦可以将纵向轨道梁与混凝土底座浇筑为一个整体,将左右纵向轨道梁中间浇筑为一个平面,以满足线路检修行走的需要。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底座在左、右纵向轨道梁之间的部位下沉形成排水沟。作为优选,左、右纵向轨道梁与混凝土底座之间设置用于减振降噪的减振垫或满足纵向伸缩的滑动层,特别适合于大跨度桥梁段。作为优选,左、右纵向轨道梁的相向侧设置成水平高度与凹槽底面等高的拼装化承轨台,并通过将横截面为L型的角钢固定安装在拼装化承轨台上形成凹槽。进一步优选,左、右纵向轨道梁的背向侧设置若干用于对混凝土底座进行定位限位的限位凸台。作为优选,左、右纵向轨道梁的两侧均设置成水平高度与凹槽底面等高的拼装化承轨台,并通过将横截面为L型的角钢固定安装在拼装化承轨台上形成凹槽。上述两种优选方式均为拼装式,根据结构施工与维护等需求灵活选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纵向轨道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纵向轨道梁横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纵向轨道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纵向轨道梁横断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纵向轨道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纵向轨道梁横断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图中标记:1为纵向轨道梁,2为连杆,3为钢轨,4为高分子材料,5为弹性垫板,6为混凝土底座,7为盖板,8为承接凸台,9为减振垫,10为预埋套管,11为调整垫片,12为排水沟,13为螺栓,14为拼装化承轨台,15为限位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包括左、右纵向轨道梁1,纵向轨道梁1上沿纵向开设凹槽,槽内的钢轨3采用弹性垫板5连续支承并通过高分子材料4连续锁固,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通过若干连杆2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安装在混凝土底座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轨道梁1为全混凝土结构。所述连杆2与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采用可调节的连接方式。左、右纵向轨道梁1与连杆2的连接处设有内螺纹的预埋套管10,预埋套管10内设螺栓13并在其螺栓头部位设置用于精调轨距的调整垫片11。左、右纵向轨道梁1在相向侧设置用于在二者之间安装盖板7的承接凸台8。所述混凝土底座6在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的部位下沉形成排水沟12。左、右纵向轨道梁1与混凝土底座6之间设置用于减振降噪的减振垫9或满足纵向伸缩的滑动层。实施例2:如图4、5、6所示,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包括左、右纵向轨道梁1,纵向轨道梁1上沿纵向开设凹槽,槽内的钢轨3采用弹性垫板5连续支承并通过高分子材料4连续锁固,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通过若干连杆2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安装在混凝土底座6上。所述连杆2与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采用固定不可调的连接方式。左、右纵向轨道梁1的相向侧设置成水平高度与凹槽底面等高的拼装化承轨台14,并通过将横截面为L型的角钢固定安装在拼装化承轨台14上形成凹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纵向轨道梁1为钢材料和混凝土共同组成的一个拼装结构。该实施例在纵向轨道梁外侧设置了限位凸台15,用于结构的纵向限位。实施例3:如图7、8、9所示,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包括左、右纵向轨道梁1,纵向轨道梁1上沿纵向开设凹槽,槽内的钢轨3采用弹性垫板5连续支承并通过高分子材料4连续锁固,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通过若干连杆2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安装在混凝土底座6上。左、右纵向轨道梁1采用全钢结构件,并在槽外侧壁设置锚固件,增加结构的整体性;所述连杆2与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采用固定不可调的连接方式。所述纵向轨道梁1安装在混凝土底座6上并与混凝土底座6浇筑为一个整体,将左右纵向轨道梁1中间浇筑为一个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包括左、右纵向轨道梁(1),纵向轨道梁(1)上沿纵向开设凹槽,槽内的钢轨(3)采用弹性垫板(5)连续支承并通过高分子材料(4)连续锁固,其特征在于: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通过若干连杆(2)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安装在混凝土底座(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包括左、右纵向轨道梁(1),纵向轨道梁(1)上沿纵向开设凹槽,槽内的钢轨(3)采用弹性垫板(5)连续支承并通过高分子材料(4)连续锁固,其特征在于: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通过若干连杆(2)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安装在混凝土底座(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与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采用固定不可调的连接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与左、右纵向轨道梁(1)之间采用可调节的连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纵向轨道梁(1)与连杆(2)的连接处设有内螺纹的预埋套管(10),预埋套管(10)内设螺栓(13)并在其螺栓头部位设置用于精调轨距的调整垫片(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支承的纵向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纵向轨道梁(1)在相向侧设置用于在二者之间安装盖板(7)的承接凸台(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罗炯刘光胜郑洁田骥刘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