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33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包括对重组件(1),对重组件(1)下端经连接板(2)依次连接有下梁组件(3)和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板(5),第一调节板(5)外侧经第二调节板(6)相互连接,第一调节板(5)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块(7),第二调节板(6)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板(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电梯运行空间不足时,通过缩短自身高度保证对重装置的正常使用。

An adjustable counterweigh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对重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对重装置的作用是平衡轿厢重量,通过调节配重块的重量使电梯的平衡系数处于0.4-0.5之间,从而有效节约曳引机所消耗的能源。但现有的电梯对重装置普遍是采用一体式的安装支架,并在安装支架内配置所需重量的配重块来完成其对重工作,而安装支架的高度则是通过技术人员根据合同参数计算对重装置的运行空间,从而选取合理的配重高度,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电梯对重装置这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技术人员计算错误或合同参数提供不准确的问题,导致电梯对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运行空间不够的现象;甚至有些电梯已经安装完毕后,在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这一问题。而一体式的对重装置由于无法调节其自身高度,导致厂家需要重新制作补发,增加了电梯的生产成本和安装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需要一种在电梯运行空间不足时,能够缩短自身高度的电梯对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它能够在电梯运行空间不足时,通过缩短自身高度保证对重装置的正常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包括对重组件,对重组件下端经连接板依次连接有下梁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外侧经第二调节板相互连接,第一调节板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块,第二调节板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板。前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中,所述第一调节板两侧设有与连接板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板两侧设有与连接板配合的通孔。前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中,所述下梁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两侧设有与连接板配合的通孔,安装支架内设有第二配重块,安装支架底部设有第二缓冲板。前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中,所述对重组件两侧设有直梁,直梁底部设有与安装支架配合的螺纹孔。前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中,所述第二缓冲板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上端延伸至第二配重块底部,调节螺栓的下端与第一配重块相互贴合。前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中,所述第一配重块和第二缓冲板之间留有间隔。前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中,所述对重组件和调节组件的两端外侧均设有电梯导靴,所述下梁组件的两端外侧设有与电梯导靴配合的安装孔。前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中,所述对重组件顶部设有拽引轮,对重组件两侧设有电梯导靴,对重组件内设有配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对重组件、下梁组件和调节组件的结构配合,使调节组件在正常使用时可以作为对重装置中的配重和底梁使用,当对重装置因高度过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时,安装人员可以将连接板和调节组件之间的螺栓旋出后,对调节组件进行拆卸,而下梁组件在调节组件拆卸后则能够作为对重装置的底梁使用,从而使本技术能够在在电梯运行空间不足时缩短自身的高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使用效果;通过调节螺栓和第二缓冲板的配合,在调节组件安装时对第一配重块进行压紧,使第一配重块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保证了本技术的运行稳定性;通过下梁组件两侧的安装孔,使对重组件在拆卸后可以将电梯导靴直接安装在下梁组件上,进一步保证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所以,本技术能够在电梯运行空间不足时,通过缩短自身高度保证对重装置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下梁组件和调节组件的剖面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对重组件,2-连接板,3-下梁组件,4-调节组件,5-第一调节板,6-第二调节板,7-第一配重块,8-第一缓冲板,9-第二配重块,10-第二缓冲板,11-调节螺栓,12-电梯导靴,101-直梁,301-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对重组件1,对重组件1下端经连接板2依次连接有下梁组件3和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板5,第一调节板5外侧经第二调节板6相互连接,第一调节板5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块7,第二调节板6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板8。所述第一调节板5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板6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配合的通孔;调节组件4在连接时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板2和第二调节板6连接第一调节板5。所述下梁组件3包括安装支架301,安装支架301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配合的通孔,安装支架301内设有第二配重块9,安装支架301底部设有第二缓冲板10。所述对重组件1两侧设有直梁101,直梁101底部设有与安装支架301配合的螺纹孔;下梁组件3在连接时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板2和安装支架301并螺纹连接在直梁101上。所述第二缓冲板10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1,调节螺栓11的上端延伸至第二配重块9底部,调节螺栓11的下端与第一配重块7相互贴合。所述第一配重块7和第二缓冲板10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对重组件1和调节组件4的两端外侧均设有电梯导靴12,所述下梁组件3的两端外侧设有与电梯导靴12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对重组件1顶部设有拽引轮,对重组件1两侧设有电梯导靴12,对重组件1内设有配重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安装时,通过螺栓将下梁组件3的安装支架301固定在对重组件1的直梁101外侧,使下梁组件3能够单独作为对重装置的底梁使用;对重组件1在固定后将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调节板5和安装支架301上,使调节组件4能够依次与下梁组件3和直梁101相互连接固定,从而使本技术具有良好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调节组件4内的第一配重块7可以与第二配重块9和对重组件1内的配重块配合起到对重的作用,通过调节螺栓11和第二缓冲板10的配合,可以在第一配重块7放置后对其起到压紧的效果,避免第一配重块7在对重装置的升降过程中因间隙出现窜动的问题,保证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当对重装置的整体长度长于电梯所需的使用长度时,作业人员可以将连接板2拆卸后使调节组件4和下梁组件3相互脱开,然后将螺栓直接穿过安装支架301并旋入直梁101中,使下梁组件3能够单独实现与对重组件1的相互连接。下梁组件3在连接后将调节螺栓11取出可以使第二缓冲板10作为常规对重装置的缓冲底板使用,通过将调节组件4上的电梯导靴12拆卸后还可以经安装孔连接在下梁组件3上,从而保证对重装置在调节组件4拆卸后的稳定运行。通过对调节组件4的拆卸,使对重装置能够在实现对重效果的条件下缩减掉调节组件4所占用的高度,从而使本技术能够在电梯运行空间不足时,保证自身的稳定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组件(1),对重组件(1)下端经连接板(2)依次连接有下梁组件(3)和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板(5),第一调节板(5)外侧经第二调节板(6)相互连接,第一调节板(5)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块(7),第二调节板(6)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组件(1),对重组件(1)下端经连接板(2)依次连接有下梁组件(3)和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板(5),第一调节板(5)外侧经第二调节板(6)相互连接,第一调节板(5)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块(7),第二调节板(6)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5)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板(6)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配合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组件(3)包括安装支架(301),安装支架(301)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配合的通孔,安装支架(301)内设有第二配重块(9),安装支架(301)底部设有第二缓冲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朱豪莫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