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78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使得旋转容器的升温更快,可以满足爆炒的烹饪场景,提高烹饪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包括:本体,本体外设有壳体;旋转容器,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旋转容器上设有随其一起旋转的发热元件和隔热外罩,所述隔热外罩在所述旋转容器的轴线方向上设有避让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避让孔内的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随所述旋转容器一起旋转。相比于传统的隔热方案,隔热外罩随旋转容器一体旋转,这样隔热外罩将距离发热源的距离更小,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将大部分由旋转容器所吸收,从而实现爆炒的功能。

A kind of rotary stir fry cooking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炒菜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相比传统的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热油、自动翻炒等功能,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的炒菜机的种类繁多,品类丰富,根据搅拌翻炒的形式不同,目前的炒菜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搅拌铲式翻炒,另一类是滚筒式翻炒,搅拌铲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搅拌铲,通过电机驱动搅拌铲在锅具中旋转,从而实现食材的自动翻炒,滚筒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可以旋转的锅具,通过锅具的回转进而使得食材能均匀翻炒。现有的一些炒菜机,为了提高热效率,加热装置设置在旋转容器上,随其一起旋转,从而抵抗热衰减,但如此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爆炒的烹饪场景,温度上升慢,难以烹饪出好的菜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使得旋转容器的升温更快,可以满足爆炒的烹饪场景,提高烹饪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侧设有壳体;旋转容器,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旋转容器上设有随其一起旋转的发热元件和隔热外罩,所述隔热外罩在所述旋转容器的轴线方向上设有避让孔,所述发热元件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隔热外罩与所述旋转容器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避让孔内的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随所述旋转容器一起旋转。为了实现爆炒的功能,本技术的发热元件随旋转容器一起旋转,使得发热元件能够贴紧旋转容器发热,进而提高热效率,一体旋转的发热元件外侧设置隔热外罩,隔热外罩随旋转容器一体旋转,相比于传统的隔热方案,隔热外罩随旋转容器一体旋转,这样隔热外罩将距离发热源的距离更小,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将大部分由旋转容器所吸收,从而实现爆炒的功能。具体的,底部设置的避让孔和隔热部件,使得隔热外罩和旋转容器之间的腔室容积最小化,能够使得能量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内,一体旋转使得距离减小和空间缩小后,当发热元件上电时,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够使得隔热外罩与旋转容器之间的空间的温度迅速升高,热量向着隔热外罩一侧辐射所花费的时间将更短,到达隔热外罩后,由于热量无法从隔热外罩处继续往外扩散,因此,热量将被绝大部分聚拢在隔热外罩与旋转容器之间,实现聚能的效果,所以旋转容器能够快速升温,从而实现爆炒功能。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隔热外罩包括外罩本体和形成于外罩本体内的内腔,所述旋转容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内腔中的发热元件自发热,产生的热量通过外罩本体进行隔热,从而防止热量散失。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外罩本体包括:罩外壁、罩内壁和形成罩外壁与罩内壁之间的隔热腔。设置的隔热腔能隔绝热量的传递,能够利用隔热腔的结构填充其他的隔热材料或形成真空腔,从而形成一个复合式的隔热结构。当采用真空隔热外罩时,在烹饪的过程中,设置的隔热外罩能够充分隔绝发热源的热量,当需要对食物进行爆炒时,真空外罩能够对旋转容器产生聚能的作用,使得旋转容器的温度迅速升高,进而能够对菜品进行爆炒,提高烹饪效果。真空外罩具有其他隔热组件所不能及的隔热性能,能有效提升菜品质量。其他材质的隔热外罩的爆炒效果会弱一些。因此,本实施例中使用真空外罩作为隔热。因此,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隔热腔为真空腔;或所述隔热腔填充隔热材料。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旋转容器设有锅沿翻边,所述锅沿翻边与所述外罩本体的端口部密封设置。能够使得内腔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腔体,从而确保热量不会散失,密封设置也是同步旋转的一个好处,正因为隔热外罩于旋转容器同步设置,所以外罩本体与锅沿翻边之间能够密封设置,较少热量散失,与传统的在壳体上进行隔热的方式相比,能够很好的解决在端口部无法实现动态密封的问题。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罩外壁包括罩底壁和罩侧壁,所述罩底壁上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可以为与罩底壁一体成型的凹槽或凸起,设置的凹槽或凸起能够提高罩底壁的抗变形能力。因此,所述加强结构为与所述罩底壁一体成型凸起或凹槽。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隔热部件设有过线口。设置的过线口允许发热元件的接线端子伸出,从而降低隔热外罩和旋转容器之间的容积。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旋转容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隔热部件与传动组件固定连接。设置的固定柱能够直接驱动旋转容器,提高罩本体的寿命。在上述烹饪器具中,所述旋转容器中设有随所述旋转容器一起旋转的烹饪容器;所述烹饪容器放置在所述旋转容器的容置腔内。通过设置烹饪容器,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食材在旋转容器中烹饪需要洗锅的问题,烹饪容器作为烹饪食材的容器,直接放置在旋转容器中,旋转容器上的发热元件产生热量,传导至旋转容器上后再传导给烹饪容器,旋转的过程中,烹饪容器与旋转容器一起旋转,利用旋转产生的翻炒效果完成食材的烹饪,进行熟化食材,烹饪结束后,通过将烹饪容器整个提起,内部食材便能够完全脱离旋转容器,从而保证了旋转容器的干净卫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了实现爆炒的功能,本技术的发热元件随旋转容器一起旋转,使得发热元件能够贴紧旋转容器发热,进而提高热效率,一体旋转的发热元件外侧设置隔热外罩,隔热外罩随旋转容器一体旋转,相比于传统的隔热方案,隔热外罩随旋转容器一体旋转,这样隔热外罩将距离发热源的距离更小,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将大部分由旋转容器所吸收,从而实现爆炒的功能。具体的,底部设置的避让孔和隔热部件,使得隔热外罩和旋转容器之间的腔室容积最小化,能够使得能量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内,一体旋转使得距离减小和空间缩小后,当发热元件上电时,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够使得隔热外罩与旋转容器之间的空间的温度迅速升高,热量向着隔热外罩一侧辐射所花费的时间将更短,到达隔热外罩后,由于热量无法从隔热外罩处继续往外扩散,因此,热量将被绝大部分聚拢在隔热外罩与旋转容器之间,实现聚能的效果,所以旋转容器能够快速升温,从而实现爆炒功能。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本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接线窗口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第一种隔热形式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6的隔热外罩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第二种隔热形式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8的隔热外罩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8的隔热外罩的走线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为烹饪器具的第三种隔热形式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1的传动组件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隔热外罩和隔热部件的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外侧设有壳体;/n旋转容器,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旋转容器上设有随其一起旋转的发热元件和隔热外罩,所述隔热外罩在所述旋转容器的轴线方向上设有避让孔,所述发热元件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隔热外罩与所述旋转容器之间;以及/n设置在所述避让孔内的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随所述旋转容器一起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外侧设有壳体;
旋转容器,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旋转容器上设有随其一起旋转的发热元件和隔热外罩,所述隔热外罩在所述旋转容器的轴线方向上设有避让孔,所述发热元件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隔热外罩与所述旋转容器之间;以及
设置在所述避让孔内的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随所述旋转容器一起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罩包括外罩本体和形成于外罩本体内的内腔,所述旋转容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本体包括:罩外壁、罩内壁和形成罩外壁与罩内壁之间的隔热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为真空腔;或所述隔热腔填充隔热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张岱王国海庞加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