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黄连碱或其活性代谢产物、及其盐在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697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结构式(I)所示的小檗碱,结构式(II)所示的黄连碱或其两者的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药物中的应用,且如结构式(III)、(IV)、(V)、(VI)、(VII)、(VIII)、(Ⅸ)所示的小檗碱活性代谢产物包括药根碱、二氢小檗碱、唐松草分定、小檗红碱、去亚甲基小檗碱、巴马汀、非洲防己碱。

Application of berberine, coptidine or their active metabolites and sal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 or treatment of uric acid nephropat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檗碱、黄连碱或其活性代谢产物、及其盐在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檗碱、黄连碱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亦被称为痛风肾病,可有尿酸升高,尿酸结石,蛋白尿、水肿、夜尿、髙血压、血尿及肾小管功能损害等。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人群85%为中老年人。尿酸性肾病患者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病变,其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肾间质和肾小管内出现尿酸盐结晶,导致肾单位毁损,并易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本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病情可恶化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疗。目前治疗手段以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保持尿量、碱化尿液及应用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为主,但临床用药多具有显著不良反应,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是一个天然化合物,从多种不同植物中分离得到,如黄连,刺檗,白毛茛,黄柏等。几十年来,小檗碱一直作为非处方药物治疗腹泻而病人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自2004年以来,我们发现了小檗碱能够作为新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II型糖尿病,其临床疗效已经被国内和国外多个研究组证实。同时,在啮齿动物模型的实验中,小檗碱被我们证明具有降低血尿酸含量及治疗尿酸性肾病的良好作用。本专利描述的是口服及腹腔注射小檗碱能够降低由酵母粉及腺嘌呤诱导的尿酸性肾病模型SD大鼠血尿酸含量和显著改善SD大鼠肾功能。小檗碱类似物药根碱,巴马汀和黄连碱及混合物黄连总碱(黄连药材提取物,主要包含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等)经口服后,同样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ICR小鼠血中尿酸含量。口服或腹腔注射小檗碱降低了尿酸性肾病模型SD大鼠血尿酸含量及显著改善肾功能。而尿酸性肾病在临床的用药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小檗碱通过降低尿酸含量来减少尿酸结晶在肾脏的沉积,显著改善肾功能。因此,在本专利中描述了口服或腹腔注射小檗碱、黄连碱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降低SD大鼠或ICR小鼠血中尿酸的含量,从而改善肾功能,提示小檗碱、黄连碱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类新的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的药物。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结构式(I)所示的小檗碱,结构式(II)所示的黄连碱或其两者的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如结构式(III)、(IV)、(V)、(VI)、(VII)、(VIII)、(Ⅸ)所示的小檗碱活性代谢产物包括药根碱、二氢小檗碱、唐松草分定、小檗红碱、去亚甲基小檗碱、巴马汀、非洲防己碱。其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盐酸盐、硫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甲酸盐、乙酸盐、草酸盐。进一步的,所述的尿酸性肾病是由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结晶在肾脏沉积引起的。有益技术效果使用酵母粉及腺嘌呤诱导的尿酸性肾病模型SD大鼠是评价尿酸性肾病的重要实验之一。使用酵母粉及腺嘌呤诱导后的SD大鼠,其血中尿酸浓度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肌酐及尿素氮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这些结果说明尿酸性肾病模型SD大鼠尿酸代谢出现异常,生成大量尿酸,并出现肾脏损伤。口服或腹腔注射小檗碱后的SD大鼠血中尿酸含量显著性低于模型组,肌酐及尿素氮显著性低于模型组,说明口服或者腹腔注射小檗碱可以明显改善尿酸代谢及改善肾功能,进一步的可以预防/治疗尿酸性肾病。附图说明:图1.尿酸性肾病SD大鼠经小檗碱治疗后血中尿酸图2.尿酸性肾病SD大鼠经小檗碱治疗后血中肌酐图3.尿酸性肾病SD大鼠经小檗碱治疗后血中尿素氮图4.尿酸性肾病SD大鼠经小檗碱治疗后左肾重指数图5.尿酸性肾病SD大鼠经小檗碱治疗后大鼠肾脏外观图6.尿酸性肾病SD大鼠经小檗碱治疗后大鼠肾脏HE染色(*200)图7.高尿酸血症ICR小鼠口服巴马汀后血中尿酸图8.高尿酸血症ICR小鼠口服药根碱后血中尿酸图9.高尿酸血症ICR小鼠口服黄连碱后血中尿酸图10.高尿酸血症ICR小鼠口服黄连总碱后血中尿酸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小檗碱在酵母粉及腺嘌呤诱导的尿酸性肾病模型SD大鼠中的治疗作用。血中尿酸含量、肌酐含量、尿素氮含量、左肾重指数及大鼠肾脏HE病理比较是评价尿酸性肾病大鼠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1、实验动物、仪器及药品试剂SD大鼠(6周龄)从北京维通利华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动物饲养在SPF级环境下(21±2℃,12小时光照周期),在实验期间自由饮食和饮水。小檗碱从百灵威公司购买。肌酐,尿酸,非布索坦,腺嘌呤,4%组织细胞固定液及酵母粉从北京索莱宝科技公司购买。尿素氮测试盒(脲酶法)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购买。病理切片技术支持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病理切片课题组提供。2、实验仪器和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LC-MS/MS8050,日本岛津公司),定量测定血尿酸及肌酐含量。实验使用WatersHSST3(3.5μm,2.1x100mm)色谱柱,柱温保持在30℃。测定尿酸及肌酐的流动相为水和乙腈。采用梯度洗脱(A:B,0min,95:5;2.0min,80:20;2.01min,5:95;5min,5:95;5.01min,95:5;9min95:5),流速为0.2mL/min。定量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尿酸定量离子对为167.00→96.05(m/z),肌酐定量离子对为114.35→86.15。尿素氮的测定采用尿素氮(BUN)测试盒(脲酶法),具体方法详见说明书。处死大鼠后,摘取肾脏,剔除左肾包膜,生理盐水洗涤,滤纸吸干剩余水分,在电子天平上精确称重,计算左肾重指数,即左侧肾脏重量(mg)/体质量(g)。右肾于4%组织细胞固定液(4%多聚甲醛)中固定24小时,自动脱水机脱水16小时,用石蜡包埋机常规包埋后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3.实验设计及动物分组实验设计:实验动物分为6组,包括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口服治疗组,模型腹腔给药治疗组、模型低剂量口服治疗组、模型高剂量口服治疗组。模型建立从6周龄SD大鼠开始,造模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造模的同时给药6周。造模饲料为含10%酵母及0.15%腺嘌呤的正常饲料。动物分组:(1)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口服生理盐水1mL;(2)模型组:造模饲料喂养+口服生理盐水1mL;(3)阳性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如结构式(I)所示的小檗碱,结构式(I I)所示的黄连碱或其两者的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如结构式(I)所示的小檗碱,结构式(II)所示的黄连碱或其两者的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尿酸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2.如结构式(III)、(IV)、(V)、(VI)、(VII)、(VIII)、(Ⅸ)所示的小檗碱活性代谢产物药根碱、二氢小檗碱、唐松草分定、小檗红碱、去亚甲基小檗碱、巴马汀、非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东王琰潘利斌赵朕雄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