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49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电池。该组合电池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包括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以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并形成为整体组合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并形成为整体组合电池的负极。该组合电池以电并联的形式将两节或多节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使用,组合电池的电压不变,无需进行降压处理使用,最大化的发挥电池容量优势,且对电池性能的一致性要求低,充放电便利性高,并且使用时的拆装方便。

A kind of combine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电池。
技术介绍
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装置,具有广泛的用途,已经渗透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其中,包括无线话筒在内的电子产品,多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且电池多采用两节或多节电池串联的方式使用。两节或多节电池串联使用对电池的容量及内阻等性能的一致性要求较高,且在大批量需要多节电池的使用场合中,单个电池如果出现故障,容易与性能正常的电池混用而影响组合电池的使用效果。并且,两节或多节电池串联的电池没电后,需拆出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而常用的碱性或镍氢电池电压较锂电池低,在多节电池串联使用的情况下,使用锂电池需要进行降压处理,虽然能够提高电池效率,但是需要增加电路对电池电压进行转化,串联的多节电池容量并未增加甚至损失,且成本较高。而且,当两节或多节锂电池经降压处理后串联使用时,串联电池充电会超出用电设备电子元件的耐压范围,会导致电子元件损坏。同时,在两节或多节锂电池串联使用时,由于二个电池的正负极端口导通,也会导致充电时正负极需要特别处理才能充电。最常见的方法是将电池拆出至专用充电器上单独充电。然而,重复性拆装电池的工作量大,且拆装对电池及电子元件的损坏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电池。该组合电池以电并联的形式将两节或多节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使用,组合电池的电压不变,无需进行降压处理使用,最大化的发挥电池容量优势,且对电池性能的一致性要求低,充放电便利性高,使用时的拆装方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电池,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包括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以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后形成的正极为整体组合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后形成的负极为整体组合电池的负极。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内包含有第一电池电芯以及第一电池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池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的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池内包含有第二电池电芯以及第二电池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池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路板的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的输出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路板的输出正极连接,实现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的输出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路板的输出负极连接,实现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连接。优选的,所述组合电池内还设置有充放电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后形成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连接后形成的负极均与所述充放电电路板连接。更优选的,所述充放电电路板引出连接有充放电接口;且所述充放电接口包括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充放电接口,或正极与负极分开的充放电接口;所述USB充放电接口的位置设置位于包括在整体组合电池中间部位上;所述正极与负极分开的充放电接口中,正极与负极的位置设置包括分别位于整体组合电池的两端、位于整体组合电池的同一端或者位于整体组合电池的中间部位。更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后形成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外壳体连接,形成整体组合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连接后形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外壳体连接,形成整体组合电池的负极。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串联结构可发生相对弯折。更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通过可弯折机构进行结构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可弯折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的靠近所述第二电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的靠近所述第一电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可绕所述第一连接端发生相对转动。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转轴而可绕所述第一连接端发生相对转动的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还开设有导线孔,用于供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的导线以及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的导线的贯穿设置。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导电针,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电针对应的导电槽;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对应的正极和负极的导电针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对应的正极和负极的导电槽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呈弯折状态下,所述导电针与所述导电槽相互分离;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呈线性状态下,所述导电针与所述导电槽相互接触并电导通。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池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池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拉手,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所述组合电池从电子产品中取出时,方便通过所述拉手借助外力将所述组合电池取出。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拉手上具有拉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组合电池以电并联的形式将两节或多节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使用,组合电池的电压不变,无需进行降压处理使用,最大化的发挥电池容量优势,对电池的容量及内阻等性能的一致性要求低;且组合电池的两节或多节电池之间电并联的形式,具有固定的组合对象,在单个电池出现故障后,与正常电池混用时仍不会对组合电池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2)本技术组合电池以电并联的形式将两节或多节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使用,其中,并且在电池内设置有用于多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并联的电路板以及充放电电路板,电路板具有包括电芯的短路、过充、过放及电压转换的保护功能,从而实现对组合电池的有效充放电保护;而且,通过充放电电路板连接引出充放电接口,充放电接口的位置及形式根据需要设置,极大提高了充放电便利性。(3)本技术组合电池以电并联的形式将两节或多节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使用,并且采用可弯折机构连接相邻间的两节电池,使组合电池在使用时,方便装入用电设备的电池仑内或取出,且同时不影响电池之间的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组合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组合电池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图3c和图3d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组合电池的充放电接口在不同设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包括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以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后形成的正极为整体组合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后形成的负极为整体组合电池的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包括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以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后形成的正极为整体组合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后形成的负极为整体组合电池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内包含有第一电池电芯以及第一电池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池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的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池内包含有第二电池电芯以及第二电池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池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路板的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的输出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路板的输出正极连接,实现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路板的输出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路板的输出负极连接,实现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充放电电路板;
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后形成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连接后形成的负极均与所述充放电电路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板引出连接有充放电接口;且所述充放电接口包括USB充放电接口,或正极与负极分开的充放电接口;
所述USB充放电接口的位置设置位于包括在整体组合电池中间部位上;所述正极与负极分开的充放电接口中,正极与负极的位置设置包括分别位于整体组合电池的两端、位于整体组合电池的同一端或者位于整体组合电池的中间部位。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咯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