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以及电池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42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25
汇流条具备:第1接合部,与第1电池的输出端子接合;第2接合部,与第2电池的输出端子接合;吸热部,被配置于第1接合部与第2接合部之间,热容量比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大;和位移吸收部,被配置于第1接合部与第2接合部之间,根据第1电池以及第2电池的相对位移而变形。

Bus bar and battery st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汇流条以及电池层叠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汇流条以及电池层叠体。
技术介绍
作为例如车辆用等的用于要求较高的输出电压的电源的电池,已知多个电池被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层叠体。以往,在这样的电池层叠体中,相邻的电池的输出端子彼此通过汇流条而被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1757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对现有的电池层叠体进行认真研究,其结果,认识到以下的问题。即,通过汇流条而被连接的2个电池由于电池的膨胀等可能相对移位。为了维持2个电池间的稳定的电连接,希望针对这样的移位的对策。此外,电池处于若温度上升则发电性能降低的趋势。因此,也希望针对电池的温度上升的对策。本专利技术鉴于这种状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谋求电池间的稳定的电连接的维持与电池的发电性能的降低抑制的技术。-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方式是汇流条。该汇流条具备:与第1电池的输出端子接合的第1接合部、与相邻于第1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汇流条,具备:/n第1接合部,与第1电池的输出端子接合;/n第2接合部,与相邻于所述第1电池的第2电池的输出端子接合;/n吸热部,被配置于所述第1接合部与所述第2接合部之间,热容量比所述第1接合部以及所述第2接合部大;和/n位移吸收部,被配置于所述第1接合部与所述第2接合部之间,根据所述第1电池以及所述第2电池的相对位移而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7 JP 2017-1255251.一种汇流条,具备:
第1接合部,与第1电池的输出端子接合;
第2接合部,与相邻于所述第1电池的第2电池的输出端子接合;
吸热部,被配置于所述第1接合部与所述第2接合部之间,热容量比所述第1接合部以及所述第2接合部大;和
位移吸收部,被配置于所述第1接合部与所述第2接合部之间,根据所述第1电池以及所述第2电池的相对位移而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其中,
所述吸热部具有比所述第1接合部以及所述第2接合部厚的厚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汇流条,其中,
所述位移吸收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和第1电池与第2电池的层叠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其中,
从第1电池与第2电池的层叠方向观察,所述位移吸收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吸热部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其中,
所述吸热部包含:与所述第1接合部连接的第1吸热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悟朗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