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包括升降转盘,在升降转盘设有举升组件和旋转组件;举升组件包括的举升电机,举升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内的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内圈大齿轮啮合传动,在所述内圈大齿轮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三个传动齿轮,三个传动齿轮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丝杆,丝杆的主体位于设置在升降转盘底部的轴承座内;丝杆通过在轴承座内的旋转带动升降转盘上下移动;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与外圈大齿轮啮合传动,外圈大齿轮的顶面连接有上盖板和举升平台,在所述举升平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牛眼轮;外圈大齿轮通过旋转带动上盖板和举升平台转动。
A rotating lifting structure for AGV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
本技术涉及AGV小车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智能化程度的提高,AGV的使用也是铺天盖地,作为一个智能化的运输工具,主要的功能就是运输货物,所以AGV上和货架连接的装置直接决定了自动化程度的便捷性。为了使AGV能够准确的将货架运至指定的位置,需要货架和AGV的稳定衔接,且卸下货物也是需要轻松便捷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包括升降转盘,升降转盘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空腔结构由安装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在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安装有举升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内的举升电机,举升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内的第一齿轮连接,在上腔体的中间位置设有球轴套和内圈大齿轮,第一齿轮与内圈大齿轮啮合传动,在所述内圈大齿轮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丝杆,丝杆的主体位于设置在升降转盘底部的轴承座内;丝杆通过在轴承座内的旋转带动升降转盘上下移动;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内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内的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与设置在上腔体的边缘位置的外圈大齿轮啮合传动,外圈大齿轮的顶面连接有上盖板,在上盖板上安装有举升平台,在所述举升平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牛眼轮;外圈大齿轮通过旋转带动上盖板和举升平台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外圈大齿轮的内圈设有编码器齿轮,编码器齿轮与编码器的转轴连接,其用于记录举升平台的旋转角度。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内设有一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旋转电机的控制端连接,其用于控制举升平台的旋转角度。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的底部还与位于上腔体内的辅助轴承座连接,在轴承座内设有球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带有旋转和举升的功能,能够将与之配合的对应货架抬升一定的高度进行运输,旋转的功能使得本技术的牛眼轮能够很好的和货架上的孔位对应,达到较好的运输精度的要求,且运输过程的稳定性有所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上腔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下腔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下腔体内组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转盘(4),升降转盘(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空腔结构由安装板(41)分隔为上腔体(42)和下腔体(43),在上腔体(42)和下腔体(43)内安装有举升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43)内的举升电机(19),举升电机(19)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42)内的第一齿轮(7)连接,在上腔体(42)的中间位置设有球轴套(15)和内圈大齿轮(8),第一齿轮(7)与内圈大齿轮(8)啮合传动,在所述内圈大齿轮(8)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4)和第三传动齿轮(17),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4)和第三传动齿轮(17)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丝杆(6),丝杆(6)的主体位于设置在升降转盘(4)底部的轴承座(5)内;丝杆(6)通过在轴承座(5)内的旋转带动升降转盘(4)上下移动;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43)内的旋转电机(20),旋转电机(20)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42)内的第二齿轮(16)连接,第二齿轮(16)与设置在上腔体(42)的边缘位置的外圈大齿轮(9)啮合传动,外圈大齿轮(9)的顶面连接有上盖板(3),在上盖板(3)上安装有举升平台(2),在所述举升平台(2)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牛眼轮(1);外圈大齿轮(9)通过旋转带动上盖板(3)和举升平台(2)转动。所述外圈大齿轮(9)的内圈设有编码器齿轮(12),编码器齿轮(12)与编码器的转轴连接,其用于记录举升平台(2)的旋转角度。所述下腔体(43)内设有一行程开关(18),行程开关(18)与旋转电机(20)的控制端连接,其用于控制举升平台(2)的旋转角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举升电机(19)开始运作后,所连接的第一齿轮(7)会带动中间套在球轴承(15)上的内圈大齿轮(8)开始旋转,中间的内圈大齿轮(8)开始旋转之后,会带动与之啮合的三个带有丝杆(6)的传动齿轮(10、14、17)开始旋转,这三个传动齿轮(10、14、17)由于与丝杆(6)是连接在一起的,丝杆(6)的主体位于设置在升降转盘(4)底部的轴承座(5)内;丝杆(6)通过在轴承座(5)内的旋转带动升降转盘(4)上下移动,实现AGV举升的功能;旋转电机(20)开始运作后,连接的第二齿轮(16)开始旋转,带动着最外圈的外圈大齿轮(9)开始运作,外圈大齿轮(9)和举升平台(2)通过上盖板(3)相连,举升平台(2)上的牛眼轮(1)会和货架上的孔洞位置相对应。齿轮(9)开始旋转的同时会带动编码器塑料齿轮(12),可对本机构所转的角度进行记录以及控制,升降转盘底部(4)上还装有行程开关(18),用以控制旋转角度。所述上盖板(3)的底部还与位于上腔体(42)内的辅助轴承座(13)连接,在辅助轴承座(13)内设有球轴承(11),方便旋转平台上部分整体的旋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转盘(4),升降转盘(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空腔结构由安装板(41)分隔为上腔体(42)和下腔体(43),在上腔体(42)和下腔体(43)内安装有举升组件和旋转组件;/n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43)内的举升电机(19),举升电机(19)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42)内的第一齿轮(7)连接,在上腔体(42)的中间位置设有球轴套(15)和内圈大齿轮(8),第一齿轮(7)与内圈大齿轮(8)啮合传动,在所述内圈大齿轮(8)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4)和第三传动齿轮(17),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4)和第三传动齿轮(17)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丝杆(6),丝杆(6)的主体位于设置在升降转盘(4)底部的轴承座(5)内;丝杆(6)通过在轴承座(5)内的旋转带动升降转盘(4)上下移动;/n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43)内的旋转电机(20),旋转电机(20)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42)内的第二齿轮(16)连接,第二齿轮(16)与设置在上腔体(42)的边缘位置的外圈大齿轮(9)啮合传动,外圈大齿轮(9)的顶面连接有上盖板(3),在上盖板(3)上安装有举升平台(2),在所述举升平台(2)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牛眼轮(1);外圈大齿轮(9)通过旋转带动上盖板(3)和举升平台(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旋转举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转盘(4),升降转盘(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空腔结构由安装板(41)分隔为上腔体(42)和下腔体(43),在上腔体(42)和下腔体(43)内安装有举升组件和旋转组件;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43)内的举升电机(19),举升电机(19)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42)内的第一齿轮(7)连接,在上腔体(42)的中间位置设有球轴套(15)和内圈大齿轮(8),第一齿轮(7)与内圈大齿轮(8)啮合传动,在所述内圈大齿轮(8)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4)和第三传动齿轮(17),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4)和第三传动齿轮(17)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丝杆(6),丝杆(6)的主体位于设置在升降转盘(4)底部的轴承座(5)内;丝杆(6)通过在轴承座(5)内的旋转带动升降转盘(4)上下移动;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下腔体(43)内的旋转电机(20),旋转电机(20)的输出端与位于上腔体(42)内的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训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逻思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