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自行车用的后灯的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36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光装置包含LED本体和在一体化的状态下保持LED本体的配光部件。配光部件包含使来自LED本体的光向上方向配光的上部配光部和使来自LED本体的光向横方向配光用的下部配光部。其结果,可提供实现了安全上的规定值并可降低成本的发光装置和自行车用的后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自行车用的后灯(taillight),特别是可降低成本的发光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自行车用的后灯。迄今为止,市场上一直在出售自行车用的后灯。为了确保夜间的行走时的安全性,预先确定了自行车用的后灯对于自行车的行进方向的各方向上的亮度。图12是示出例如德国的自行车用的后灯灯光的后方向的规定值(LR角度和V角度)的图,图13A是说明图12中示出的规定值中的LR角度和V角度表示的范围用的图。图13A是从自行车用的后灯30的正上方观察自行车用的后灯30的平面图,用箭头a示出的方向为自行车的行进方向。参照图13A,角度L和R如图中所示,分别规定从自行车的后方向开始朝向自行车的前方向的光的配光角度。即,在L、R的角度为5度的位置上,最小光度必须是1.0cd,在L、R的角度为110度的位置上,最小光度必须是0.033cd(V=±5度的情况)。图13B是从横方向观察自行车用的后灯30的图。参照图13B,自行车用的后灯30在其正上方方向(用b示出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必须在45°的角度内以圆锥状来配光,在后侧(箭头a的相反一侧的方向)上,在上下方向上必须分别在10°内进行配光。自行车用的后灯必须满足上述那样的条件。图14是示出满足上述的德国的规定值的现有的自行车用的后灯3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4,现有的自行车用的后灯30包含朝向自行车的后部方向(图中用箭头示出)的大的LED31a;在其两侧对称地设置的2组小的LED31b~31e;以及在LED31a~31e的周围对称地并排的圆柱透镜32a~32d。圆柱透镜32a~32d在上述的预定方向上以预定的光度对LED31a~31e发出的光进行配光。为了满足预定的规定值,如图14中所示,现有的自行车用的后灯30必须有5个LED和4个圆柱透镜。即,必须使用多个LED和圆柱透镜,存在不能避免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一定的规定值且可降低成本的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降低成本的自行车用的后灯。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发光装置包含具有顶部和圆柱部的单一的高亮度LED本体;被设置在LED本体的圆柱部的一侧、使光向一侧配光的第1配光部件;以及被设置在LED本体的圆柱部的另一侧、使光向另一侧配光的第2配光部件。由于使用单一的高亮度LED,用第1和第2配光部件从圆柱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将该单一的高亮度LED夹住来进行配光,由于不仅是由LED本体的发光产生的配光,而且在第1和第2方向上也进行配光,故不象以往那样使用多个LED,而是只使用单一的高亮度LED就可在预定的方向上确保所希望的亮度。其结果,可提供既满足一定的规定值、又可降低成本的发光装置。较为理想的是,第1配光部件相对于LED本体作成反圆锥形状。由于用反圆锥形状的侧面有效地反射光,故高效率地向上侧配光。较为理想的是,第1配光部件相对于第2配光部件为非对称形。由于将第1配光部件和第2配光部件分别形成为非对称形,故可在所希望的方向上得到所希望的光度。较为理想的是,第2配光部件在第2方向上具有反V字状的槽。由于在第2方向上具有反V字状的槽,故在该槽面上反射光,在横方向上进行配光。较为理想的是,第2配光部件包含第3配光部件,第3配光部件在顶部方向上具有凹型的曲面。由于第3配光部件在第3方向上具有凹型的曲面,故在该曲面上反射光,光向前方向绕入。更为理想的是,将第1配光部件与第2配光部件作成一体化。由于将第1配光部件与第2配光部件作成一体化,故制造和组装变得容易。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将上述的发光装置用于自行车用的后灯。由于利用单一的高亮度LED本体和在其圆柱部的两侧设置的多个配光部件来反射来自LED的光并将其用于自行车用的后灯,故可提供既满足一定的规定值、又可降低成本的自行车用的后灯。图1是示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发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2A、2B是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发光装置的正面图和侧面图。图3A~3C是示出上部配光部与LED本体的安装关系的图。图4A~4d是示出下部配光部与LED本体的安装关系的图。图5是示出高亮度LED的性能的一例的图。图6A、6B是示出安装了发光装置的自行车用的后灯的侧面剖面图和发光装置的一部分的图。图7A、7B是示出自行车用的后灯的剖面图和发光装置和发光装置的控制盘的安装状态的图。图8是示出LED本体、发光装置和自行车用的后灯的LR角度与光度的关系的图。图9是示出LED本体、发光装置和自行车用的后灯的LR角度与光度的关系的图。图10是示出LED本体、发光装置和自行车用的后灯的LR角度与光度的关系的图。图11是示出LED本体、发光装置和自行车用的后灯的LR角度与光度的关系的图。图12是示出德国的自行车用的后灯的规定值的图。图13A、B是说明自行车用的后灯的规定值用的图。图14是示出用于实现现有的德国的自行车用的后灯的规定值的后灯的结构的示意图。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例。参照图1,发光装置1包含高亮度的LED本体10以及进行一体化以可容纳的方式对LED本体10进行保持的配光部件20。LED本体10包含呈半球状的顶部12和与顶部连接的圆柱部13。配光部件20包含在LED本体10的上部设置的上部配光部21;在LED本体10的下部设置的下部配光部22;以及连接上部配光部21与下部配光部22的上下配光部件连接部23。LED本体10还包含取出2个电极11的平面状的底部14。上部配光部21在LED本体10的顶部12一侧具有反圆锥形状。上部配光部21在其上端部具有上部平面28,在上部平面28与LED本体10的圆柱部13之间形成了反圆锥的侧面27。在此,反圆锥形上的顶角约为14度。下部配光部22包含在顶部12一侧从顶部12一侧朝向底部14一侧的凹部曲面24;以及相对于LED本体10的圆柱部13从其下部向圆柱部13一侧设置的反V字状的槽25。图2A是从图1的IIA一侧观察配光部件20的正面图,图2B是在图1中从用IIB示出的方向观察的侧面图。在图2B中,通过将LED本体10如图中用箭头所示那样插入配光部件20中,以在LED本体10的底部设置的凸缘部16被在配光部件20中设置的凸缘接受部26接受的方式来插入,使LED本体10与配光部件20实现一体化。图3A~3C是示出LED本体10和配光部件20中的上部配光部21的安装状态的图。图3A是在图1中从用IIIA示出的方向观察的平面图,图3B是从IIA一侧观察的正面图,图3C是从IIB一侧观察的侧面图。图中有箭头的直线用箭头示出了来自设置在LED本体10内的发光二极管15的光的路径。如图3B、C中所示,来自发光二极管15的光被上部配光部21的反圆锥形状的侧面27反射,在其上部平面28处已折射了的光向上方配光。图4A~4D是示出LED本体10与下部配光部2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4A是从图1的IIIA一侧观察的矢视图,图4B是从图1的IIA一侧观察的矢视图,图4C是从图1的IVC一侧观察的矢视图,图4D是从图1的IIB一侧观察的矢视图。在图4A中,与图3同样,附以箭头地示出了来自发光二极管15的光的路径。光被在下部配光部22的顶部12一侧设置的凹部曲面24和反V字状的槽25反射,在下部配光部22的侧部曲面29进行折射,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具有顶部和圆柱部的单一的高亮度LED本体; 被设置在上述LED本体的上述圆柱部的一侧、使光向上述一侧配光的第1配光部件;以及 被设置在上述LED本体的上述圆柱部的另一侧、使光向上述另一侧配光的第2配光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路正央藤本卓也
申请(专利权)人:猫眼股份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