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贴覆装置和背板裁切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25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6:50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贴覆装置,以及包括所述自动贴覆装置的背板裁切系统。所述自动贴覆装置包括:贴覆机构,用于将贴覆材料层贴覆在设有通孔的待贴覆件一侧的表面上,且所述贴覆材料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通孔及其周围表面;切割包覆机构,用于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以及将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包覆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后,分别贴覆在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的表面上。本公开所述自动贴覆装置及背板裁切系统针对现有技术中柔性背板的通孔内需要人工贴绝缘胶带的问题,能自动地在柔性背板的通孔内贴绝缘胶带,从而解除了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瓶颈,实现了柔性光伏组件生产线的更高自动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并降低了人力成本。

Automatic covering device and back plate cut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贴覆装置和背板裁切系统
本公开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贴覆装置,以及包括所述自动贴覆装置的背板裁切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光伏组件大多为双玻光伏组件。双玻光伏组件指的是:由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组成复合层,且太阳能电池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组件。为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需要将光伏组件与屋顶建筑材料一体化设计。然而,双玻光伏组件的重量较大,为减轻光伏组件的重量,现有技术在双玻光伏组件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单玻光伏组件。二者的区别主要为,单玻光伏组件采用柔性背板代替了双玻光伏组件中的玻璃背板,具体地,采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対苯二甲酸乙酯)代替玻璃作为封装材料,因此,单玻光伏组件可称为柔性光伏组件,其中的柔性背板可称为PET背板。由于PET背板的长期阻水性能不足,因此需要在PET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增加10~50μm厚的Al箔层,以提高柔性光伏组件的阻水性能。但是,由于柔性光伏组件的层数较多、所用材料偏多,为了降低成本,以及进一步增加柔性光伏组件的柔软性,现有技术又将PET背板和Al箔层整合为一层集成复合背板,使得整体背板成本和厚度均降低。受到工艺流程制约,柔性光伏组件的前板一般为曲面玻璃,不适合引线,故而引线需从柔性背板引出。但是,汇流条(用于使各太阳能电池组相互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由多个太阳能串并联组成)从柔性背板上的穿孔引出时,柔性背板(即前述集成复合背板)中的Al箔层边缘容易与汇流条接触,因而存在漏电风险。<br>为克服上述漏电问题,需在柔性背板上开设的方孔处贴绝缘胶带以进行绝缘处理。但由于柔性背板与绝缘胶带均为柔性材料,为了确保粘贴牢固,现有生产企业都采用人工贴覆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节拍,成为了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人工在柔性背板开孔处贴覆绝缘胶带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公开。解决本公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贴覆装置,包括:贴覆机构,用于将贴覆材料层贴覆在设有通孔的待贴覆件一侧的表面上,且所述贴覆材料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通孔及其周围表面;切割包覆机构,用于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以及将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包覆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后,分别贴覆在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的表面上。本公开所述自动贴覆装置中,通过贴覆机构将贴覆材料层至少部分覆盖在待贴覆件的通孔及其周围表面,再通过切割包覆机构切断通孔上的贴覆材料层,并将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贴覆材料层各自包覆通孔的相对侧壁后,分别贴覆在待贴覆件另一侧的表面上,从而自动地将贴覆材料层贴覆在待贴覆件的通孔内,相比于现有的人工贴覆方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可全面代替站点的人工,节省了人力成本。可选地,所述切割包覆机构包括:冲模切割机构,用于冲击并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以及使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分别沿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弯折;弯折包覆机构,用于使弯折后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沿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表面再次弯折,并贴覆在所述另一侧表面上。可选地,所述冲模切割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贴覆材料层背离所述通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部件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刀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部件向所述通孔的方向运动,以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并在切断所述贴覆材料层后驱动所述第一部件继续前进,以使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在所述第一部件的挤压下分别沿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弯折,并分别贴覆在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上。可选地,所述冲模切割机构还包括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设置,二者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防粘膜层,以及设置有与所述刀头的位置相对应、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凹槽。可选地,所述冲模切割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所述导向机构用于支撑和引导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沿沿进出所述通孔的方向运动。可选地,所述弯折包覆机构包括:弯折机构,用于使已沿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弯折后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沿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表面再次弯折;滚平机构,用于将再次弯折后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在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表面上滚平,从而将二者贴覆在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表面上。可选地,所述弯折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包括第一竖板及与其一端相接的第一斜板;所述第二弯折板包括第二竖板及与其一端相接的第二斜板;所述第一弯折板与所述第二弯折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斜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的背离所述第二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板的背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折板和所述第二弯折板连接,用于同时驱动二者向所述通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斜板和所述第二斜板分别将弯折后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沿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表面再次弯折。可选地,所述滚平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滚平件和第二滚平件;所述第一滚平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平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滚平件和所述第二滚平件连接,用于同时驱动二者向所述通孔的方向运动,直至二者端部的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与再次弯折后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的折弯处接触,然后再分别驱动二者在再次弯折后的所述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上沿相反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将再次折弯后的所述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压平并贴覆在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表面上。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板裁切系统,包括:包括背板贴胶带工作站,所述背板贴胶带工作站内设置有上述自动贴覆装置,所述待贴覆件为已加工完通孔的背板。本公开所述背板裁切系统针对现有柔性光伏组件敷设时,其中柔性背板的通孔内需要人工贴绝缘胶带的问题,在背板贴胶带工作站中设置了前述自动贴覆装置,能自动地在柔性背板的通孔内贴绝缘胶带,可全面代替人工作业,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单站节拍,从而解除了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瓶颈,实现了柔性光伏组件生产线的更高自动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并降低了人力成本。可选地,所述背板裁切系统还包括龙门式机械设备,所述龙门式机械设备用于将已加工完通孔的背板抓取并放置在所述背板贴胶带工作站内与所述自动贴覆装置对应的位置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已加工完通孔的待贴覆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待贴覆件一侧的表面上已贴覆了贴覆材料层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贴覆机构,用于将贴覆材料层贴覆在设有通孔的待贴覆件一侧的表面上,且所述贴覆材料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通孔及其周围表面;/n切割包覆机构,用于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以及将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包覆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后,分别贴覆在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的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覆机构,用于将贴覆材料层贴覆在设有通孔的待贴覆件一侧的表面上,且所述贴覆材料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通孔及其周围表面;
切割包覆机构,用于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以及将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包覆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后,分别贴覆在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包覆机构包括:
冲模切割机构,用于冲击并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以及使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分别沿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弯折;
弯折包覆机构,用于使弯折后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各自沿所述待贴覆件另一侧表面再次弯折,并贴覆在所述另一侧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切割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贴覆材料层背离所述通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部件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刀头;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部件向所述通孔的方向运动,以切断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并在切断所述贴覆材料层后驱动所述第一部件继续前进,以使切断后形成的两部分所述贴覆材料层在所述第一部件的挤压下分别沿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弯折,并分别贴覆在所述通孔的相对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切割机构还包括第二部件;
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设置,二者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上的所述贴覆材料层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防粘膜层,以及设置有与所述刀头的位置相对应、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模切割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所述导向机构用于支撑和引导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沿进出所述通孔的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包覆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安文马文军张银库潘二锋徐日辉徐建平毛明俊余希
申请(专利权)人:领凡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