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路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816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压的前板、太阳能电池和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导电结构,在所述导电结构上设置加热电极,通过所述加热电极外接供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太阳能电池本身的导电结构上设置加热电极,通过加热电极外接供电装置,不需要再额外增加结构,进而减小了光强透过率损失,解决了增加额外电阻丝及附属材料时所引起的组件透光率降低、工艺复杂度增加、成本增加等问题;对现有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改动很小,加热电极和导电结构可同时设计制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加工效率,节省时间。

Solar module and solar roa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路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融雪型太阳能组件和融雪型太阳能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路面结冰,目前方法一般是通过在路面上撒布化学药剂来降低冰雪融点,使冰雪融化,进而清除积雪和积冰,是国际上较常用的一种路面除冰雪的手段。常用的融冰雪剂主要有盐类和醇类。但是,醇类融雪剂的除冰雪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并具有反结冰现象。第二种方法为通过能量转化设备,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达到融冰雪的目的。可以利用的能量主要有工业电能、太阳能和地热等多种能量。该项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清洁环保,适合于机场、桥面和高速公路的长大纵坡等局部路段的融冰雪。常见的有发热电缆法、红外线热源法、储蓄地热源热管融化法、太阳能热管法、储能热流体循环法等。对于道路用光伏组件而言,在一些特殊场合,同样具有融冰融雪的应用需求,参照传统方法,可以采用电阻丝进行加热的方法,电阻丝可铺设于路面用光伏组件上方,这种方式加热速度快,除冰雪效果较好,但需尽量避免对电池组件造成遮挡,以及局部温升过高等问题。并且,采用电阻丝设计方法时,一般需要增加电阻丝防护层,电阻丝可布置于玻璃夹层中,也可以布置于树脂层。但缺点是,均需要增加额外的材料,从透过率角度讲,会降低光伏组件的效率(取决于材料透过率),另外还会增加工艺复杂程度、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传统方法耗时费力以及增加额外电阻丝及附属材料时所引起的组件透光率降低、工艺复杂度增加、成本增加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供电系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压的前板、太阳能电池和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导电结构,在所述导电结构上设置加热电极,通过所述加热电极外接供电装置。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中间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负极,所述负极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上表面。可选地,所述负极为第一栅线或第一金属丝,其中所述第一栅线全部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的表面,所述第一金属丝一侧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上,另一侧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外。可选地,所述加热电极为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负级的两侧边缘处。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中间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正极,所述正极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下表面。可选地,所述正极为导电金属板。可选地,所述加热电极为可导电的第二栅线或第二金属丝。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路面系统,所述太阳能路面系统包括供电装置、如上述的太阳能组件和路基,所述加热电极分别外接于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太阳能组件设置于所述路基上。可选地,所述太阳能路面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和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可选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和/或市电。本技术在太阳能电池本身的导电结构上设置加热电极,通过加热电极外接供电装置,不需要再额外增加结构,进而减小了光强透过率损失,解决了增加额外电阻丝及附属材料时所引起的组件透光率降低、工艺复杂度增加、成本增加等问题;对现有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改动很小,加热电极和导电结构可同时设计制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加工效率,节省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图3为负级为栅线的太阳能电池俯视图;图4为负级为第一金属丝的太阳能电池立体示意图;图5为负级为第一金属丝的太阳能电池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又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图7为太阳能电池串联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路面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结构示意图,太阳能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压的前板1、太阳能电池2和背板3,其中,前板1通过第一胶膜4和太阳能电池2粘接,太阳能电池2通过第二胶膜5和背板3粘接。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2包括导电结构6,在导电结构6上设置加热电极7,通过加热电极7外接供电装置。其中,加热电极7为可导电的第二栅线或第二金属丝。进一步,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中间结构8,导电结构包括负极61,负极61设置于中间结构8上表面,用于收集上表面电荷。其中负极为第一栅线或第一金属丝,图3为负级为第一栅线的太阳能电池俯视图,第一栅线的排列方式如图3所示,全部设置于中间结构的表面,其中31为主第一栅线,32为副第一栅线;图4为负级为第一金属丝的太阳能电池立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金属丝一侧设置于中间结构上,另一侧设置于中间结构外。其中中间结构为: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以第一金属丝为例,加热电极选用可导电的金属丝,如图4和图5所示,图5为负级为第一金属丝的太阳能电池俯视图,加热电极为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导电金属线的两侧边缘处。其中设置在第一金属丝上侧边缘处的加热电极71连接外部供电装置电路的正极,设置在第一金属丝下侧边缘处即露出中间结构处的加热电极72连接外部供电装置电路的负极。关于加热电极的设置位置,越靠第一金属丝边缘处设置,当外部供电装置供电时,太阳能电池的发热量越多。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又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2包括导电结构7,在导电结构6上设置加热电极7,通过加热电极7外接供电装置。其中,加热电极7为可导电的第二栅线或第二金属丝。进一步,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中间结构8,导电结构包括正极62,正极62设置于中间结构8下表面,用于收集下表面电荷。其中中间结构为: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其中正极为导电金属板,可选地,为不锈钢板,加热电极选用可导电的金属丝,如图6所示,加热电极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不锈钢板的两侧边缘处。其中设置在不锈钢板左侧边缘处的加热电极71连接外部供电装置电路的正极,设置在不锈钢板右侧边缘处的加热电极72连接外部供电装置电路的负极。关于加热电极的设置位置,越靠近不锈钢板边缘处设置,当外部供电装置供电时,太阳能电池的发热量越多。要形成太阳电池组件,需要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压的前板、太阳能电池和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导电结构,在所述导电结构上设置加热电极,通过所述加热电极外接供电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压的前板、太阳能电池和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导电结构,在所述导电结构上设置加热电极,通过所述加热电极外接供电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中间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负极,所述负极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为第一栅线或第一金属丝,其中所述第一栅线全部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的表面,所述第一金属丝一侧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上,另一侧设置于所述中间结构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为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负极的两侧边缘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张宇星张天水邢英会耿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