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86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楼板。该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层及预埋于预制层内的钢筋组件;钢筋组件包括多根第一板筋和多根第二板筋,多根第一板筋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且每一第一板筋均与第一方向相垂直,多根第二板筋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且每一第二板筋均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每一第一板筋和/或每一第二板筋的至少一端相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倾斜设置,并由预制层的顶面边缘穿出。由于每一第一板筋和/或第二板筋的至少一端相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倾斜设置,并由叠合楼板的预制层的顶面边缘穿出。因此,模具挡边不需要开设供第一板筋或第二板筋贯穿的贯穿孔,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加工成本和周转成本,进而降低了叠合楼板的生产成本。

Composite floor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楼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呈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即可。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推广开来。在装配式楼板预制构件的生产中,由于一般的叠合楼板的端部具有伸出钢筋,因此需要在成型模具的挡边对应位置开设供伸出钢筋穿设的穿设孔。但是,不同尺寸的叠合楼板,其伸出钢筋的位置不同,需要制造特定的模具的挡边,从而影响生产效率以及模具的加工成本和周转成本,进而增加了叠合楼板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具有伸出钢筋的叠合楼板的生产效率低,模具的加工成本和周转成本较高,从而导致叠合楼板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叠合楼板。一种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层及预埋于所述预制层内的钢筋组件;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多根第一板筋和多根第二板筋,多根所述第一板筋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且每一所述第一板筋均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多根所述第二板筋沿与第一方向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层及预埋于所述预制层内的钢筋组件;/n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多根第一板筋和多根第二板筋,多根所述第一板筋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且每一所述第一板筋均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多根所述第二板筋沿与第一方向呈角度的第二方向间隔布设,且每一所述第二板筋均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n每一所述第一板筋和/或每一所述第二板筋的至少一端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倾斜设置,并由所述预制层的顶面边缘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层及预埋于所述预制层内的钢筋组件;
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多根第一板筋和多根第二板筋,多根所述第一板筋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且每一所述第一板筋均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多根所述第二板筋沿与第一方向呈角度的第二方向间隔布设,且每一所述第二板筋均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每一所述第一板筋和/或每一所述第二板筋的至少一端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倾斜设置,并由所述预制层的顶面边缘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板筋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板筋本体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筋本体至少一端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倾斜设置,并由所述预制层的顶面边缘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板筋还包括第一平行部,所述第一平行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一板筋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平行部平行于所述第一板筋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欧阳信李志荣罗权国聂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