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子杰专利>正文

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68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可有效防止门架变形、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其包括车体和门架,车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轮,车体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支腿,两个支腿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主承载轮,两个支腿之间滑动安装有门架,门架上部通过叉架安装有货叉,门架底部安装有支承总成,支承总成包括支承轮,支承轮可沿车体的前进方向滑动至主承载轮的前方。

Improved forward electric forkl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叉车
,具体为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
技术介绍
叉车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搬运车辆;目前前移式电动叉车的起升高度较高,一般可达到9米以上,因此在高位载货时,若负载货物较重,则门架在载荷前悬距的作用下易发生变形;而为了防止叉车受到损坏、如门架变形等,则随着高度的增加,需要减少货物载重,即失载,特别是长期在9米以上高位取放货物时,失载尤其明显;此外,当出现载荷偏移的工况时不仅进一步影响门架的变形量及有效载荷,而且前移式电动叉车的门架提升和货叉前移的双伸位操作也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前移式电动叉车在高位取放货物易造成门架变形、失载严重以及双伸位操作难以进行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可有效防止门架变形、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车体和门架,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车体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主承载轮,两个所述支腿之间滑动安装有所述门架,所述门架上部通过叉架安装有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底部安装有支承总成,所述支承总成包括支承轮,所述支承轮可沿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滑动至所述主承载轮的前方。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总成还包括条形滑槽,沿所述条形滑槽的条长方向,所述条形滑槽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安装有电机,所述皮带靠近所述门架的部分固定安装于所述门架底部,所述皮带靠近地面的部分安装有支承轮架,所述支承轮架安装有所述支承轮;所述条形滑槽滑动安装有滑槽轮,所述滑槽轮通过滑槽轮架安装于所述门架底部;所述支承总成还包括电推杆,在所述电推杆的推杆端部安装有所述支承轮;所述货叉的端部滑动安装有前移叉;所述车体上部设有护顶架。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门架底部安装支承总成,并且支承总成中的支承轮可沿车体的行进方向滑动至主承载轮的前方,因此当前移式电动叉车作业时,将承载轮滑动至主承载轮前方,从而在前移式电动叉车的取放货端,支承轮与支腿端部的主承载轮在货叉下方形成三角式稳定结构,使得取放货的前移式电动叉车整体的重心落在三角式稳定结构之间,缩短了前悬距的距离,进而可有效防止门架变形、或者倾翻,并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应用例使用状态的主视图(虚线表示非使用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应用例的仰视图、即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应用例非使用状态的仰视图;图4为图3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的示意);图5为图4中E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的示意);图6为图4中F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应用例使用状态的仰视图;图8为图7中D-D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皮带固定于门架底部未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包括车体2和门架7,车体2底部安装有驱动轮3,车体2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支腿10,两个支腿10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主承载轮5,两个支腿10之间滑动安装有门架7,门架7上部通过叉架11安装有货叉9,门架7底部安装有支承总成,支承总成包括支承轮6,支承轮6可沿车体的前进方向滑动至主承载轮5的前方;因此当前移式电动叉车作业时,将承载轮滑动至主承载轮前方,从而在前移式电动叉车的取放货端,支承轮与支腿端部的主承载轮在货叉下方形成三角式稳定结构,使得取放货的前移式电动叉车整体的重心落在三角式稳定结构之间,缩短了前悬距的距离,进而可有效防止门架变形、或者倾翻,并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如图3~9所示,支承总成还包括条形滑槽18,沿条形滑槽18的条长方向,条形滑槽1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皮带轮14(14’),两个皮带轮14(14’)之间通过皮带15传动,其中一个皮带轮安装有电机13,如图3、图7和图9所示,本应用例中靠近车体一端的皮带轮14为电机13驱动的主动轮,远离车体一端的皮带轮14’为从动轮,电机13通过机座22安装于条形滑槽18;如图4~图6和图8所示,皮带15靠近门架7的部分固定安装于门架7底部,皮带15靠近地面的部分安装有支承轮架19,支承轮架19安装有支承轮6;条形滑槽18滑动安装有滑槽轮17,滑槽轮17通过滑槽轮架16安装于门架7底部。优选的,如图9所示,条形滑槽18为工字钢,工字钢的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滑槽轮17,滑槽轮17分别通过滑槽轮架16安装于门架7底部;如图5和图6所示,皮带15通过螺栓21或者铆钉固定安装于门架7底部,支承轮架19通过铆钉20安装于皮带15,支承轮架19的移动距离为工字钢的条长,且支承轮架19安装于皮带15的位置、以及皮带15安装于门架7底部的位置——如图4所示,在前移式电动叉车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支承轮架19位于工字钢后端的端部,皮带15安装位置位于工字钢前端以及滑槽轮架16之间,可进一步保证支承轮沿车体的前进方向稳定前移并滑动至主承载轮的前方,与支腿端部的主承载轮在货叉下方形成三角式稳定结构,从而进一步防止门架变形、或者倾翻,提高承载能力;而工字钢两侧的滑轮槽和滑轮槽架可形成类似吊架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支承总成前移的稳定性以及支撑作用。如图1~2所示,支承总成还包括电推杆4,在电推杆4的推杆12端部安装有支承轮6,方便安装。优选的,支承总成位于门架底部的中央,通过车体2内安装的电气控制系统(未示出)可控制电机13驱动皮带轮14(14’)转动,从而通过皮带15带动支承轮6后缩或前移;或者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推杆4的推杆12推杆伸缩,从而带动支承轮6后缩或前移,可增强前移式电动叉车的稳定式,进一步保证前移式电动叉车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当前移式电动叉车不使用、即空载时,支承轮处于后缩状态,可分担驱动轮承受的荷载,从而可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前移式电动叉车的使用寿命;当前移式电动叉车使用、即货叉取放物时,门架向前移动时带动支承总成同步向前移动至靠近主承载轮,然后沿车体的前进方向,通过皮带轮转动驱动条形滑槽前移并带动支承轮从条形滑槽的后端移动到前端、即支承轮滑动至主承载轮的前方,或者通过电推杆的推杆,支承轮滑动到主承载轮的前方,从而使前移式电动叉车由“S”型平衡重式变为“上”字型下方三支腿加固承载结构,即在前移式电动叉车的取放货端,支承轮与支腿端部的主承载轮在货叉下方形成三角式稳定结构,使得取放货的前移式电动叉车整体的重心落在三角式稳定结构之间,整个叉车的受力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缩短了前悬距的距离,有效防止门架变形并提高前移式电动叉车的承载能力。优选的,如图8所示,支承轮架19为梯形支承轮架,可增大受力面积,进一步提高支承总成的稳定性,梯形支承轮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承轮6,两个支承轮6沿车体2的前进方向呈一字形排布,可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包括车体和门架,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车体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主承载轮,两个所述支腿之间滑动安装有所述门架,所述门架上部通过叉架安装有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底部安装有支承总成,所述支承总成包括支承轮,所述支承轮可沿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滑动至所述主承载轮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包括车体和门架,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车体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主承载轮,两个所述支腿之间滑动安装有所述门架,所述门架上部通过叉架安装有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底部安装有支承总成,所述支承总成包括支承轮,所述支承轮可沿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滑动至所述主承载轮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总成还包括条形滑槽,沿所述条形滑槽的条长方向,所述条形滑槽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安装有电机,所述皮带靠近所述门架的部分固定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杰李明杨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子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