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54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需要对焊钢材料且自动焊接的钢管对接焊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将两个钢管分别放置于两个焊接滚轮架上,所述钢管的外径均为1.6m,所述钢管的壁厚均为26mm,调节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间距为12mm;B.通过焊接滚轮架带动所述钢管每分钟转3‑4圈;C.调节焊机上的焊枪位于焊缝中心且位于偏于钢管中心40mm的方向上,所述焊枪偏向的方向与钢管转动的方向一致;D.利用自动焊接架对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处分别进行外焊和内焊,外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650‑700A,电压为40V,内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800A,电压为45V。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钢管焊接的技术领域。

A butt welding process of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钢管是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在很多场合都因为长度需要将两个钢管焊接起来,现有的焊接工艺是通过人工在焊缝处将焊料和接缝处的金属熔化连接而成,焊缝冷却后,即将两个钢管连接成整体,但是这种焊接工艺不仅需要焊接工的焊接能力,而且还需要先生产出和焊缝相适配的对焊钢材料,才能将两个钢管焊接成整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对焊钢材料且自动焊接的钢管对接焊接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将两个钢管分别放置于两个焊接滚轮架上,所述钢管的外径均为1.6m,所述钢管的壁厚均为26mm,调节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间距为12mm;B.通过焊接滚轮架带动所述钢管每分钟转3-4圈;C.调节焊机上的焊枪位于焊缝中心且位于偏于钢管中心40mm的方向上,所述焊枪偏向的方向与钢管转动的方向一致;D.利用自动焊接架对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处分别进行外焊和内焊,外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650-700A,电压为40V,内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800A,电压为45V。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焊接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纵向移动装置,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所述焊机设置于横向移动装置上,所述焊枪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的末端。更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对焊前需对两个钢管的坡口处及其周围清理干净油污、铁锈、水分等杂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直接将两个外径均为1.6m、壁厚均为26mm的钢管焊接成整体,且焊接效果好,其焊接处的强度和硬度都能达到生产的需要;另外将焊枪设置在位于焊缝中心且位于偏于钢管中心40mm的方向上,所述焊枪偏向的方向与钢管转动的方向一致,该设计有利于防止焊接时焊水外流,起到更好的焊接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将两个钢管分别放置于两个焊接滚轮架上,所述钢管的外径均为1.6m,所述钢管的壁厚均为26mm,调节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间距为12mm;B.通过焊接滚轮架带动所述钢管每分钟转3-4圈;C.调节焊机上的焊枪位于焊缝中心且位于偏于钢管中心40mm的方向上,所述焊枪偏向的方向与钢管转动的方向一致,所述焊枪位置的设置有利于防止焊水外流。D.利用自动焊接架对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处分别进行外焊和内焊,外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650-700A,电压为40V,内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800A,电压为45V。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焊接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纵向移动装置,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所述焊机设置于横向移动装置上,所述焊枪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的末端,此设计可以使焊枪先进入所述两个所述钢管内部进行内焊作业,完成内焊后,再通过横向移动装置和纵向移动装置的带动,使焊枪到达两个所述钢管外部进行外焊作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对焊前需对两个钢管的坡口处及其周围清理干净油污、铁锈、水分等杂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的坡口优先选用V型坡口采用这种坡口进行焊接能减少了焊接金属体积,降低了焊缝热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焊件的变形量。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钢管焊接的
虽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A.将两个钢管分别放置于两个焊接滚轮架上,所述钢管的外径均为1.6m,所述钢管的壁厚均为26mm,调节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间距为12mm;/nB.通过焊接滚轮架带动所述钢管每分钟转3-4圈;/nC.调节焊机上的焊枪位于焊缝中心且位于偏于钢管中心40mm的方向上,所述焊枪偏向的方向与钢管转动的方向一致;/nD.利用自动焊接架对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处分别进行外焊和内焊,外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650-700A,电压为40V,内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800A,电压为45V。/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两个钢管分别放置于两个焊接滚轮架上,所述钢管的外径均为1.6m,所述钢管的壁厚均为26mm,调节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间距为12mm;
B.通过焊接滚轮架带动所述钢管每分钟转3-4圈;
C.调节焊机上的焊枪位于焊缝中心且位于偏于钢管中心40mm的方向上,所述焊枪偏向的方向与钢管转动的方向一致;
D.利用自动焊接架对两个所述钢管的焊缝处分别进行外焊和内焊,外焊时自动焊接架上的焊机的电流为6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仁赵永志赵宝岩李锡聪李勤学程激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东方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