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70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中冷器芯体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为一长弯管,长弯管向中冷器芯体的右侧延伸,中冷器芯体底端右侧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为一短管,短管也向中冷器芯体的右侧延伸,中冷器芯体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中冷器芯体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结构相同,均设置有L型结构,其横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中冷器芯体上,竖边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螺孔,进气管与中冷器芯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泄气管,进气管上位于泄气管的左侧设置有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An automobile inter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中冷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中冷器。
技术介绍
中冷器是汽车散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增压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压气机对进入进气道的空气进行压缩,空气分子势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为了防止高温气体进入气缸造成不正常燃烧,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均需设有中冷器,通过中冷器冷却从压气机进入进气道的空气,以使高密度的空气温度满足发动机进气的需求,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因此,中冷器上是具有散热功能的关键构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汽车发动机工作效率的高低。目前,随着排放法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用户需求的提高,要求乘用车的车身逐渐减重,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也要进行减重,但现有的中冷器大都存在重量较重的问题,若简单的选用质量较轻的材质去生成,会影响中冷器的工作稳定性,此外,现有技术中,中冷器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大,造成空间过于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中的中冷器重量大、安装占用空间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中冷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中冷器,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芯体(1)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为一长弯管,长弯管向中冷器芯体(1)的右侧延伸,所述中冷器芯体(1)底端右侧设置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为一短管,短管也向中冷器芯体(1)的右侧延伸,所述中冷器芯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中冷器芯体(1)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结构相同,均设置有L型结构,其横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中冷器芯体(1)上,竖边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螺孔(7),所述进气管(2)与中冷器芯体(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泄气管(8),所述进气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芯体(1)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为一长弯管,长弯管向中冷器芯体(1)的右侧延伸,所述中冷器芯体(1)底端右侧设置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为一短管,短管也向中冷器芯体(1)的右侧延伸,所述中冷器芯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中冷器芯体(1)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结构相同,均设置有L型结构,其横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中冷器芯体(1)上,竖边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螺孔(7),所述进气管(2)与中冷器芯体(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泄气管(8),所述进气管(2)上位于泄气管(8)的左侧设置有吊耳(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元王颖浩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丰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