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17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34
一种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解决现有手动用喷枪吹料粉等切除残留物存在的作业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实现注塑自动化生产的问题。包括其上设置有底板的注塑机台,其特征在于:底板上方设置有模仁基座,模仁基座的模仁凹槽内设置的后模仁上布置有顶针顶料口,顶针顶料口上端的侧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模仁凹槽底面上的顶针升降通孔的内侧壁通过吹料粉进气孔与气管一端相连;模仁基座与底板之间的顶针板升降空间内设置的下顶针板的下侧,与顶针升降驱动杆相连;顶针升降通孔内设置的方顶针的下端与上顶针板相连。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实现注塑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保证产品质量。

Mould latent horn rubber feeding and powder blow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镀产品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注塑自动化生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电镀产品注塑大多是使用斜顶进胶工艺,产品注塑后再由人工手动切除进胶水口,注塑作业的工作量大,一个机台需要2~3个操作人员。同时,在手动切水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削缺、碰伤、划伤等情况,注塑生产合格率低,自动化程度差,增加生产成本。而采用潜伏式或牛角进胶工艺,在注塑过程中,模具自动切水口,人员工作量小。但是,在进胶口自动切断或拉断时,由于浇口的特殊结构形式,使其在自动切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料粉(料皮)等切除残留,这些残留的料粉(料皮)在下一次注塑时,会冲到产品的外表面上,在电镀后、形成外观缺陷,从而严重影响注塑产品的合格率。所以,现有潜伏式或牛角进胶工艺,在注塑过程中、每一模生产后,需停止注塑机和模具的动作,并通过手动用喷枪吹掉料皮,然后,再重新合模生产;进而导致注塑周期长,作业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实现注塑的自动化生产。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工艺的吹料粉方式和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注塑自动化生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包括注塑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台上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模仁基座,模仁基座由基座主体构成,基座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模仁凹槽,模仁凹槽内设置有后模仁,后模仁的模仁主体上设置有竖直布置、贯通模仁主体的顶针顶料口,顶针顶料口上端的侧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且牛角型流道与顶针顶料口相连通;所述模仁凹槽底面上、与后模仁的顶针顶料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顶针升降通孔,顶针升降通孔的内侧壁,通过基座主体侧部设置的吹料粉进气孔与气管的一端相连,气管的另一端与注塑机的气泵相连;模仁基座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方钢与底板的上侧相连,进而在模仁基座与底板之间形成顶针板升降空间,顶针板升降空间内设置有下顶针板,下顶针板的下侧与顶针升降驱动杆相连;所述模仁基座的顶针升降通孔内活动设置有方顶针,方顶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顶针排气槽;方顶针的下端与所述下顶针板上侧固定设置的上顶针板相连,方顶针的上端则位于后模仁的顶针顶料口内。所述方顶针由顶针主体构成,顶针主体包括下部的粗圆柱段和上部的细方柱段,粗圆柱段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固定部,细方柱段的上端设置有顶料部;并且,所述顶针排气槽竖直布置在方顶针细方柱段的外侧壁上;方顶针通过下端的连接固定部与上顶针板相连。以通过顶针升降驱动杆来带动下顶针板、上顶针板以及其上的方顶针进行升降;同时,在方顶针升起时,使方顶针细方柱段上的顶针排气槽上端与后模仁上的牛角型流道相连通,从而将经由吹料粉进气孔进入到顶针升降通孔内的压缩空气输送到牛角型流道内,吹出残留的料粉。所述模仁基座的顶针升降通孔的下端,可拆卸式设置有顶针导向块,且所述方顶针下部的粗圆柱段始终穿过顶针导向块中部的通孔。以利用顶针导向块对方顶针的升降进行导向,并确保方顶针的粗圆柱段一直位于顶针导向块的通孔内,进而避免压缩空气过多地从顶针升降通孔的下端流出,保证牛角型流道处的吹气力度。所述牛角型流道由流道组合体Ⅰ和流道组合体Ⅱ分体组装构成,流道组合体Ⅰ和流道组合体Ⅱ相互接触的两个竖向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形式布置的流道入口、流道出口,且流道出口与流道入口之间通过弧形流道相连;所述分体组装结构的牛角型流道可拆卸式设置在后模仁的上部,牛角型流道的流道出口与后模仁上的顶针顶料口相连通。以在利于加工制造的同时,方便牛角型流道的维护、清理和更换。所述顶针板升降空间内设置有若干根针板导向柱,所述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均活动套设在针板导向柱上。以通过针板导向柱对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的升降进行有效的导向,提升装置动作的平稳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其上设置有底板的注塑机台,底板上方设置模仁基座,模仁基座的基座主体的上部设置模仁凹槽,模仁凹槽内设置的后模仁的模仁主体上布置有顶针顶料口,顶针顶料口上端的侧部设置有与顶针顶料口相连通的牛角型流道;模仁凹槽底面上、与后模仁的顶针顶料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竖直布置的顶针升降通孔,顶针升降通孔的内侧壁通过吹料粉进气孔与气管一端相连,气管另一端与注塑机的气泵相连;模仁基座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方钢与底板的上侧相连,模仁基座与底板之间形成的顶针板升降空间内设置有下顶针板,下顶针板下侧与顶针升降驱动杆相连;模仁基座的顶针升降通孔内设置有方顶针,方顶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顶针排气槽;方顶针下端与下顶针板上侧的上顶针板相连,方顶针上端位于后模仁顶针顶料口内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实现注塑自动化生产,每个注塑周期可缩短10~20秒,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人工费用,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且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模仁基座的一种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后模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方顶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牛角型流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流道组合体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的一种内部结构剖视图。图8是图7中的方顶针上升顶出成形后注塑产品、并同时吹出残留料粉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序号说明:1注塑机台、2底板、3支撑方钢、4顶针板升降空间、5模仁基座、6模仁导向柱、7后模仁、8方顶针、9牛角型流道、10下顶针板、11上顶针板、12针板导向柱、13气管、14基座主体、15模仁凹槽、16顶针升降通孔、17吹料粉进气孔、18顶针导向块、19模仁主体、20顶针顶料口、21顶针主体、22粗圆柱段、23细方柱段、24连接固定部、25顶料部、26顶针排气槽、27流道组合体Ⅰ、28流道组合体Ⅱ、29流道入口、30流道出口、31弧形流道、32顶针升降驱动杆、33注塑产品。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9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包括注塑机台1,注塑机台1上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模仁基座5。模仁基座5包括基座主体14,基座主体14上侧的中部设置有模仁凹槽15,模仁凹槽15外侧的四周,则分别设置有四根用于为前模合模时进行导向的模仁导向柱6。模仁基座5的模仁凹槽15内设置有后模仁7,后模仁7由模仁主体19构成,模仁主体19的上侧设置有与注塑产品33形状相适应的凸起造型。后模仁7的模仁主体19上,还设置有竖直布置、贯通模仁主体19的顶针顶料口20。后模仁7的顶针顶料口20上端的侧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9。牛角型流道9由流道组合体Ⅰ27和流道组合体Ⅱ28分体组装构成,并且,流道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包括注塑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台(1)上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模仁基座(5),模仁基座(5)由基座主体(14)构成,基座主体(14)的上部设置有模仁凹槽(15),模仁凹槽(15)内设置有后模仁(7),后模仁(7)的模仁主体(19)上设置有竖直布置、贯通模仁主体(19)的顶针顶料口(20),顶针顶料口(20)上端的侧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9),且牛角型流道(9)与顶针顶料口(20)相连通;所述模仁凹槽(15)底面上、与后模仁(7)的顶针顶料口(2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顶针升降通孔(16),顶针升降通孔(16)的内侧壁,通过基座主体(14)侧部设置的吹料粉进气孔(17)与气管(13)的一端相连,气管(13)的另一端与注塑机的气泵相连;模仁基座(5)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方钢(3)与底板(2)的上侧相连,进而在模仁基座(5)与底板(2)之间形成顶针板升降空间(4),顶针板升降空间(4)内设置有下顶针板(10),下顶针板(10)的下侧与顶针升降驱动杆(32)相连;所述模仁基座(5)的顶针升降通孔(16)内活动设置有方顶针(8),方顶针(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顶针排气槽(26);方顶针(8)的下端与所述下顶针板(10)上侧固定设置的上顶针板(11)相连,方顶针(8)的上端则位于后模仁(7)的顶针顶料口(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包括注塑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台(1)上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模仁基座(5),模仁基座(5)由基座主体(14)构成,基座主体(14)的上部设置有模仁凹槽(15),模仁凹槽(15)内设置有后模仁(7),后模仁(7)的模仁主体(19)上设置有竖直布置、贯通模仁主体(19)的顶针顶料口(20),顶针顶料口(20)上端的侧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9),且牛角型流道(9)与顶针顶料口(20)相连通;所述模仁凹槽(15)底面上、与后模仁(7)的顶针顶料口(2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顶针升降通孔(16),顶针升降通孔(16)的内侧壁,通过基座主体(14)侧部设置的吹料粉进气孔(17)与气管(13)的一端相连,气管(13)的另一端与注塑机的气泵相连;模仁基座(5)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方钢(3)与底板(2)的上侧相连,进而在模仁基座(5)与底板(2)之间形成顶针板升降空间(4),顶针板升降空间(4)内设置有下顶针板(10),下顶针板(10)的下侧与顶针升降驱动杆(32)相连;所述模仁基座(5)的顶针升降通孔(16)内活动设置有方顶针(8),方顶针(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顶针排气槽(26);方顶针(8)的下端与所述下顶针板(10)上侧固定设置的上顶针板(11)相连,方顶针(8)的上端则位于后模仁(7)的顶针顶料口(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潜伏式牛角进胶吹料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顶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道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